大花威灵仙
- 目录
- 《中华本草》大花威灵仙
《中华本草》:大花威灵仙

【拼音名】Dà Huā Wēi Línɡ Xiān
【别名】威灵仙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植物大花威灵仙的根和茎藤。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courtoisii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大花威灵仙,本质藤本,长2-4m。须根黄褐色,新鲁时微辣。茎圆柱形,棕红色或深棕色,幼时被开展的柔毛,后脱落近无毛。叶对生,三出复叶或二回二出复叶;叶柄长6-11cm,基部微膨大;小叶片薄纸质或亚革质,长圆形或卵状披我形,长5-7cm,宽2-3.5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全缘,上面主脉被短柔毛,下面被柔毛;小叶柄短或长1-2cm,被柔毛。花两性,单生叶腋;花梗长12-18cm,被短柔毛,花梗 中部有1对叶状苞片,宽卵形,长4.5-7cm,宽2.5-4.5cm,宽1.5-2.5cm,先端锐尖,外面沿3条中脉形成一紫色的带,被柔毛,内面无毛,脉纹明显;花瓣无;雄蕊多数,长达1.5cm,暗紫色,外轮较长,花丝长为花药的2倍,花药长5mm;心皮多数,子房及花柱基部被长柔毛,花柱上部被短柔毛,柱头膨大。瘦果倒卵形,长约5mm,被疏柔毛,宿存花柱羽毛状,柱头宿存,长1.5-3cm。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500m的山坡、溪旁或足旁杂木林中攀援于树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浙江北部、河南南部、湖南东部。
【性状】性状鉴别,茎藤可达4m,缠绕或切断,直径2-6mm,具纵棱,表面棕红色或深棕色,质硬。有的可见对生叶,完整的叶二回三出复叶,具长柄,小叶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全缘,枯绿色,薄纸质。气微辛涩。
根簇生在不规则的根茎上细长圆柱形,表面黄褐色,断面类白色。气微,味微辛、苦。
【性味】味苦;微辛;性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
【摘录】《中华本草》

威灵仙
- 威灵仙【本草纲目】
- 威灵仙【本草纲目】图文版
- 威灵仙【方剂大全】
- 威灵仙【中草药图片】
- 威灵仙【中药大全】
- 威灵仙【中药基础】
- 威灵仙【中药图谱】
- 威灵仙《本草备要》
- 威灵仙《本草便读》
- 威灵仙《本草乘雅半偈》
- 威灵仙《本草乘雅半偈》
- 威灵仙《本草从新》
- 威灵仙《本草撮要》
- 威灵仙《本草纲目》
- 威灵仙《本草蒙筌》
- 威灵仙《本草求真》
- 威灵仙《本草图经》
- 威灵仙《本草图经》
- 威灵仙《本草新编》
- 威灵仙《本草新编》
- 威灵仙《本草衍义》
- 威灵仙《本草易读》
- 威灵仙《本草易读》
- 威灵仙《本草择要纲目》
- 威灵仙《本草择要纲目》
- 威灵仙《本经逢原》
- 威灵仙《得配本草》
- 威灵仙《滇南本草》
- 威灵仙《滇南本草》
- 威灵仙《顾松园医镜》
- 威灵仙《雷公炮制药性解》
- 威灵仙《汤液本草》
- 威灵仙《轩岐救正论》
- 威灵仙《轩岐救正论》
- 威灵仙《药笼小品》
- 威灵仙《药笼小品》
- 威灵仙《药性切用》
- 威灵仙《医学入门》
- 威灵仙《玉楸药解》
- 威灵仙《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威灵仙《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威灵仙《证类本草》
- 威灵仙《证类本草》
- 威灵仙《中药炮制》
- 威灵仙《中药学》
- 威灵仙茶《茶饮保健》
- 威灵仙散【方剂大全】
- 威灵仙丸【方剂大全】
- 威灵仙叶【中药大全】
- 威灵仙饮【方剂大全】
- 草本威灵仙【中药大全】
- 服威灵仙法《苏沈良方》
- 服威灵仙法《苏沈良方》
- 铜脚威灵仙【中药大全】
- 威灵仙偏方【中药偏方秘方】
- 杜仲威灵仙散【方剂大全】
- 铁脚威灵仙叶【中药大全】
- 威灵仙(散)《本草分经》
- 威灵仙偏方几则【中药偏方秘方】
- 威灵仙真假识别【中药鉴别】
- 中药威灵仙详细介绍【中药基础】
- 威灵仙的病虫害防治及田间管理【中药种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