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豆壳
《中药大辞典》:刀豆壳

【出处】《医林纂要》
【拼音名】Dāo Dòu Ké
【来源】为豆科植物刀豆的果壳。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实,晒干,剥去种子,将果壳晒至全干。贮藏干燥通风处,防虫蛀。
【生境分布】主产江苏、湖北、安徽等地。
【性状】干燥果壳具扭曲粗壮的果柄;荚果长剑状,略作螺旋形扭曲或破碎,长可达30厘米,宽约4.5厘米,先端尖,微弯,外表面黄色至深黄色,具皱纹,散生黑色斑点,被有稀疏短毛及斜向排列的白色细条纹,内面有白色海绵状物。未开裂的荚果,在腹背缝线处各有肋1条。果皮带纤维性。以长而宽大、完整、外面黄色、内部洁白无虫蛀者为佳。
【炮制】拣去杂质,用水洗净,稍润,切丝,晒干。
【性味】甘,平。
①(《医林纂要》:"甘苦咸,平。"
②《泉州本草》:"甘,平,无毒。"
閹革拷閸旂喐鏅�閸掑棛琚敍锟�鐟欙綀銆冮懡锟�閵嗭拷濞撳懐鍎归懡锟�閵嗭拷濞夎绗呴懡锟�閵嗭拷缁佹盯顥撳﹢鑳祩閵嗭拷閼烘娊顩鹃崠鏍ㄧ畭閼斤拷閵嗭拷閸掆晜鎸夊〒妤佺畭閼斤拷閵嗭拷濞撯晠鍣烽懡锟�閵嗭拷閻炲棙鐨甸懡锟�閵嗭拷濞戝牆顕遍懡锟�閵嗭拷妞硅精娅曢懡锟�閵嗭拷濮濄垼顢呴懡锟�閵嗭拷濞叉槒顢呴懡锟�閵嗭拷閸栨牜妫稿銏犳尭楠炲啿鏋犻懡锟�閵嗭拷鐎瑰顨i懡锟�閵嗭拷楠炲疇鍊介悢鍕棑閼斤拷閵嗭拷瀵偓缁愬秷宓�閵嗭拷鐞涖儳娉懡锟�閵嗭拷閸ョ儤璁㈤懡锟�閵嗭拷婢舵牜鏁ら懡锟�閵嗗倶鈧偓閺囨潙顦块崝鐔诲厴娑撶粯涓�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烧存性研末撒。
【附方】①治膈食呕吐,不能吞咽:刀豆壳五钱,咸橄榄三粒,半夏三钱。煎汤服。(《泉州本草》)
②治虚寒呃逆:刀豆壳烧灰存性,研末,每次二至三钱,开水送服。(《福建中草药》)
④治腰痛:刀豆壳烧存性研末,好酒调服,外以皂角烧烟熏之。(《万氏家抄方》)
⑤治妇女经闭、腹胁胀痛:刀豆壳焙为末,每服一钱,黄酒下,少加麝香尤妙。(《经验广集》)
⑥治喉痹:刀豆壳(烧存性)、膏黛,共研末吹之。(《泉州本草》)
⑦治喉癣:刀豆壳烧灰,以二、三厘吹之。(《张氏秘效方》)
⑧治牙根臭烂:刀豆壳烧灰,加冰片擦上,涎出即安。(《医方一盘珠》)
⑨治颈淋巴结结核初起:鲜刀豆壳一两,鸭蛋一个。酒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刀豆壳
刀豆壳 知识
刀豆
- 刀豆【本草纲目】
- 刀豆【本草纲目】图文版
- 刀豆【根茎类中药】
- 刀豆【健体活血偏方】
- 刀豆【中药大全】
- 刀豆《本草备要》
- 刀豆《本草从新》
- 刀豆《本草撮要》
- 刀豆《本草分经》
- 刀豆《本草纲目》
- 刀豆《得配本草》
- 刀豆《滇南本草》
- 刀豆《滇南本草》
- 刀豆《冯氏锦囊秘录》
- 刀豆《药性切用》
- 刀豆根【中药大全】
- 刀豆散【方剂大全】
- 刀豆素【中药成分】
- 刀豆子《本草便读》
- 刀豆子《饮食须知》
- 生善刀豆饮《保健药膳》
- 生善刀豆饮《保健药膳》
- 刀豆真假识别【中药鉴别】
- 刀豆(《救荒本草》)《中医饮食营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