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高良姜
- 目录
- 《中华本草》滇高良姜
《中华本草》:滇高良姜

【出处】滇高良姜始载于《滇南本草》,名良姜。《植物名实图考》卷二十五芳草类载:“高良姜,滇生者,叶润根肥,破茎生葶,先作红苞,火焰炫目;苞分两层,中吐黄花,亦两长瓣相抱。复突出尖,黄心长半寸许,有黑纹一缕,上缀金黄蕊如半米。另有长须一缕,尖擎小绿珠……故圃中多植之。”根据上述及附图,应为喙花姜 Rhynchanthus beesianus W.W.Smith,而非高良姜Alp
【拼音名】Diān Gāo Liánɡ Jiānɡ
【别名】良姜
【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喙花姜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ynchanthus beesianus W.W.Sinth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喙花姜,多年生草本,高0.5-1.5m。具肉质、增厚的根茎,须根粗,密被茸毛。茎中部以下被张开的鳞片状鞘。叶片3-6枚;叶柄极短,长约4mm,内面红色;叶舌膜质,长约2mm,鞘部张开,具紫色斑纹;叶片椭圆状长圆形,长15-30cm,宽4.5-9cm,先端短尾状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两面均无毛,干时边缘褐色。穗状花序顶生,长10-15cm,直立,有花约12朵,花序柄短;苞片线状被针形,长3-7cm,鲜时红色,平时紫红色,薄膜质,小苞片管状,长约1.5cm;花萼管长2.5-3cm,上部一侧开裂,先端2裂,具2个绿色的小尖头;红冠管长2-4.5cm,红色,上部稍扩大,裂片卵状被针形,长1.5-3cm,直立,上部淡黄色,基部淡红色,无唇瓣及侧生退化雄蕊;花丝突出于花冠之外,舟状,长约4.5cm,基部较阔;花药长6-8mm,花柱线形;子房被短柔毛,长约5mm。花期7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1900m的疏林、灌丛、草地或附生于树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性味】味辛;性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高良姜
- 高良姜【本草纲目】
- 高良姜【本草纲目】图文版
- 高良姜【中草药图片】
- 高良姜【中药大全】
- 高良姜【中药图谱】
- 高良姜《本草备要》
- 高良姜《本草乘雅半偈》
- 高良姜《本草乘雅半偈》
- 高良姜《本草纲目》
- 高良姜《本草害利》
- 高良姜《本草经集注》
- 高良姜《本草蒙筌》
- 高良姜《本草图经》
- 高良姜《本草图经》
- 高良姜《本草新编》
- 高良姜《本草新编》
- 高良姜《本经逢原》
- 高良姜《得配本草》
- 高良姜《冯氏锦囊秘录》
- 高良姜《雷公炮制药性解》
- 高良姜《名医别录》
- 高良姜《千金翼方》
- 高良姜《外科全生集》
- 高良姜《新修本草》
- 高良姜《药性切用》
- 高良姜《医学入门》
- 高良姜《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高良姜《证类本草》
- 高良姜《证类本草》
- 高良姜《中药炮制》
- 大高良姜【中药大全】
- 高良姜酒【方剂大全】
- 高良姜散【方剂大全】
- 高良姜散《妇人大全良方》
- 高良姜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高良姜汤【方剂大全】
- 高良姜汤《备急千金要方》
- 高良姜丸【方剂大全】
- 高良姜粥【方剂大全】
- 高良姜理中丸【方剂大全】
- 高良姜十味散【方剂大全】
- 高良姜羊肉汤【方剂大全】
- 识别真假高良姜【中药鉴别】
- 温热药之高良姜【中药基础】
- 高良姜的采收加工【中药种贮】
- 高良姜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别】
- 高良姜酒方(霍乱)【百病药酒】
- 高良姜(附:红豆寇)《中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