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花
《中药大辞典》:佛手花
【出处】《随息居饮食谱》
【拼音名】Fó Shǒu Huā
【别名】佛柑花(《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花朵和花蕾。于早晨日出前疏花时采收,或拾取落花,晒干或炕干。
【生境分布】主产四川、浙江。此外,云南、广东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花朵,长约1.5厘米,花柄短,约2~5毫米;花萼杯状,或略呈五角形,略有皱纹;花瓣5,长披针形,长1~1.2厘米,宽3~5毫米,两边向内卷曲,外表淡棕黄色,有棕褐色麻点;雄蕊多数,黄白色,长0.8~1厘米,着生于花盘周围;子房上部狭尖,体轻,质脆。气香,味微苦。以朵大、完整、香气浓厚者为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佛手花
【出处】出自《随息居饮食谱》。
【拼音名】Fó Shǒu Huā
【英文名】Flowr of Fleshfingered Citron
【别名】佛柑花。
【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var. sarcodactylis (Noot.)Swingle的花朵和花蕾。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trus medica L.var. sarcodactylis (Noot.)Swingle
采收和储藏:4-5月早晨日出前疏花时采摘,或拾取落花,晒干或炕干。
【原形态】佛手柑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老枝灰绿色,幼枝略带紫红色,有短而硬的刺。单叶互生;叶柄短,长3-6mm,无翼叶,无关节;叶片革质,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5-16cm,宽2.5-7cm,先端钝,有时微凹,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有浅波状钝锯齿。花单生,簇生或为总状花序;花萼杯状,5浅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内面白色,外面紫色;雄蕊多数;于房椭圆形,上部窄尖。柑果卵形或长圆形,先端分裂如拳状,或张开似指尖,其裂数代表心皮数,表面橙黄色,粗糙,果肉淡黄色。种子数颗,卵形,先端尖,有时不完全发育。花期4-5月,果熟期10-12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热带、亚热带。
资源分布:我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有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长约1.5cm,呈淡棕黄色,基部带有短花梗;花萼杯状,略有皱纹;药瓣四枚,呈线状矩圆形,外表可见众多的凹窝,质厚,二边向内卷曲;雄蕊多数,着生于花盘的周围;子房上部较尖。气微、味微苦。
【性味】微苦;微温
【归经】肝;胃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
【各家论述】《药材资料汇编》:平肝胃气痛。
【摘录】《中华本草》
佛手花
佛手
- 佛手【中草药图片】
- 佛手【中药大全】
- 佛手茶《茶饮保健》
- 佛手柑【中药大全】
- 佛手柑《本草撮要》
- 佛手柑《本草分经》
- 佛手柑《本草分经》
- 佛手柑《本草害利》
- 佛手柑《滇南本草》
- 佛手柑《滇南本草》
- 佛手柑《药性切用》
- 佛手膏【方剂大全】
- 佛手膏《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佛手酒【中医食疗内科食疗】
- 佛手酒《食物疗法》
- 佛手露【中药大全】
- 佛手散【方剂大全】
- 佛手散《妇人大全良方》
- 佛手散《回生集》
- 佛手散《明目至宝》
- 佛手散《仁术便览》
- 佛手散《删补名医方论》
- 佛手散《是斋百一选方》
- 佛手散《医学心悟》
- 佛手散《医宗金鉴》
- 佛手汤【方剂大全】
- 佛手丸【方剂大全】
- 山佛手【中药大全】
- 佛手柑根【中药大全】
- 佛手柑饮【方剂大全】
- 佛手柑饮《保健药膳》
- 佛手柑饮《保健药膳》
- 佛手柑粥【方剂大全】
- 佛手柑粥《保健药膳》
- 佛手柑粥《保健药膳》
- 佛手膏滋【养生膏方】
- 参便佛手散【方剂大全】
- 催生佛手散《奇方类编》
- 佛手祛毒膏【方剂大全】
- 佛手治胃痛【消化类偏方】
- 归经佛手散【方剂大全】
- 加料佛手散【方剂大全】
- 加味佛手散【方剂大全】
- 玫瑰佛手茶《茶饮保健》
- 神效佛手散【方剂大全】
- 保生大佛手汤【方剂大全】
- 佛手丸的制作【美容减肥偏方】
- 理气药之佛手【中药基础】
- 佛手柑真假识别【中药鉴别】
- 佛手露酒(胁痛)【百病药酒】
- 佛手瓜庭院栽培技术【中药种贮】
- 佛手酒三(胃脘痛)【百病药酒】
- 广佛手高产种植技术【中药种贮】
- 佛手瓜老根可再生利用【中药种贮】
- 怒火中烧煮点佛手菊花茶【情志养生】
- 佛手产业化如何进行下去?【中药营销】
- 药用佛手与食用佛手瓜的鉴别【中药鉴别】
- 宜州农民种植佛手收入高(图)【中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