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蝰
- 目录
- 《中华本草》海蝰
《中华本草》:海蝰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拼音名】Hǎi Kuí
【英文名】Praescutata viperina;Viperine
【来源】药材基源:为海蛇科动物海蝰除去内脏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aescutata viperina (Schmid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捕捉,捕得后除去皮和内脏,取肉鲜用或烘干。
【原形态】海蝰,全长约1m。头短宽,与颈部区分不明显。尾侧扁。背面青灰色,有时可辨别出深色菱形斑纹(34-43)+(3-6)个。腹面灰白色或灰黄色。眼前鳞1,眼后鳞2,前颞鳞多为2,偶有1或3,后颞鳞2、3或4。上唇鳞7(3-1-3),偶有8,下唇鳞8或9,偶为10。体鳞多呈六边形,镶嵌排列,具棱或结节;颈部鳞列27-35行,体最粗部鳞列40-51行。腹鳞明显,在体前段者较大,后段者较小;每鳞具2棱。雌性249-300,雄性239-279。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栖于海洋,常游泳于近海上层。以鳞类为食。卵胎生。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地沿海。
【性味】味咸;性平
【归经】肺;脾经
閹革拷閸旂喐鏅�閸掑棛琚敍锟�鐟欙綀銆冮懡锟�閵嗭拷濞撳懐鍎归懡锟�閵嗭拷濞夎绗呴懡锟�閵嗭拷缁佹盯顥撳﹢鑳祩閵嗭拷閼烘娊顩鹃崠鏍ㄧ畭閼斤拷閵嗭拷閸掆晜鎸夊〒妤佺畭閼斤拷閵嗭拷濞撯晠鍣烽懡锟�閵嗭拷閻炲棙鐨甸懡锟�閵嗭拷濞戝牆顕遍懡锟�閵嗭拷妞硅精娅曢懡锟�閵嗭拷濮濄垼顢呴懡锟�閵嗭拷濞叉槒顢呴懡锟�閵嗭拷閸栨牜妫稿銏犳尭楠炲啿鏋犻懡锟�閵嗭拷鐎瑰顨i懡锟�閵嗭拷楠炲疇鍊介悢鍕棑閼斤拷閵嗭拷瀵偓缁愬秷宓�閵嗭拷鐞涖儳娉懡锟�閵嗭拷閸ョ儤璁㈤懡锟�閵嗭拷婢舵牜鏁ら懡锟�閵嗗倶鈧偓閺囨潙顦块崝鐔诲厴娑撶粯涓� >>>
【用法用量】内服:10-15g。外用:适量,捣涂。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有除湿清热功效。主治皮肤湿疹、疮疖。
【摘录】《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