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马蹄乌

目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马蹄乌
《中药大辞典》红马蹄乌
《中华本草》红马蹄乌
中药功效分类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马蹄乌

【拼音名】Hónɡ Mǎ Tí Wū

【别名】金边莲马蹄草、红马蹄窝、酸猪草

【来源】蓼科山蓼属植物中华山蓼Oxyria sinensis Hemsl.,以根状茎和叶入药。秋采根,夏采叶,鲜用或晒干。

【性味】甘,平。

【用法用量】2~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大辞典》:红马蹄乌

【出处】《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Hónɡ Mǎ Tí Wū

【来源】为蓼科植物中华山蓼的根。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大,紫色。茎高约30厦米,粗大,紫色,被短毛或近于无毛。基生叶多数,具紫色长柄,长约8厘米,基部有长而呈截头状的托叶鞘;叶片阔心脏形,长约6厘米,宽约7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心形,边缘略呈浅波状,并疏生短刺,上面平滑,绿色,叶脉及边缘均呈紫色,下面脉上有毛;茎生叶互生,托叶鞘阔大;叶柄愈向上愈短。总状花序顶生,排列成圆锥花序式;花梗长约3毫米;花被4,白色,边缘紫色;雄蕊6;子房压扁,花柱2。瘦果两面凸起,具2翅。花期6~7月。

【生境分布】生于高山区草坡向阳处。分布我国西南部及东北部。

【性味】性平,味甘涩.无毒。

【功能主治】补五脏通经络治跌打损伤,五痨七伤及腰酸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浸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药功效分类

《中华本草》:红马蹄乌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Hónɡ Mǎ Tí Wū

【别名】蓼子

【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中华山蓼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xyria sinensis Hemsl.

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50cm。根茎粗大,紫色。茎直立,粗壮,具深纵沟,紫色,密被短硬毛。基生叶多数,具紫色长柄,长约8cm;基部有长而呈截头状的托叶鞘;叶片圆心形或圆肾形,近肉质,长约6cm,宽约7cm,先端短尖,基部心形,边缘呈浅波状,并疏生短刺,上面平滑,绿色,叶脉及边缘约呈紫色,下面脉上有毛;茎生叶互生,叶柄愈向上愈短;托叶鞘扩大。总状花序顶生,排成圆锥状,分枝密集;花梗长约3mm;花被4,白色,边缘紫色,内轮2片增大,紧贴果实,外轮2片较小,反折;雄蕊6;子房压扁,花柱2,柱头画笔状。瘦果两面凸起,具2翅,成圆形,翅淡红色,具小齿。花期6-7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0-3700m的高山区草坡或河谷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

【性味】甘;涩;性平

【归经】肝;脾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场,6~15g;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中药拼音索引:h
打赏中医宝典
中药功效分类

相关中药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主治

相关方剂

拼音:H 相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