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皮根

目录
《中药大辞典》黄皮根
《中华本草》黄皮根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大辞典》:黄皮根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拼音名】Huánɡ Pí Gēn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皮的根。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用。

【性味】《南宁市药物志》:"辛微苦,温。"

药性查药:寒性热性温性凉性平性

药味查药:甘味苦味辛味酸味咸味涩味淡味

【功能主治】①《福建民间草药》:"治胃痛。"

②《南宁市药物志》:"消肿,止气痛利小便。治黄疸疟疾预防流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酒水同煎,1~2两。

【附方】治胃痛:干黄皮根一至二两。水炖服。(《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药功效分类

《中华本草》:黄皮根

【出处】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拼音名】Huánɡ Pí Gēn

【英文名】Root of Chinese Wampee

【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黄皮Clausena lansium (Lour.)Skeels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ausena lansium (Lour.)Skeels [Quinaria lansium Lour.]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黄皮 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2m。幼枝、花轴、叶轴、叶柄及嫩叶下面脉上均有集生成簇的丛状短毛及长毛,有香味。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柄长4-8mm;小叶片5-13,顶端1枚最大,向下逐渐变小,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6-13cm,宽2.5-6cm,先端锐尖或短渐尖,基部宽楔形,不对称,边浅波状或具浅钝齿。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枝扩展,多花;萼片5,广卵形;花瓣5,白色,匙形,长不超过5mm,开放时反展;雄蕊10,长短互间;子房上位,5室,密被毛。浆果球形、扁圆形,长1.2-3cm,淡黄色至暗黄色,密被毛。种子绿色。花期4-5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化学成份】黄皮根中含呋喃香豆精欧前胡内酯(impera-torin),黄皮呋喃香豆精(wampetin)即去氢印黄皮内酯(dehy-droindicolactone),8-牻牛儿氧基补骨脂素(8-geranoxypsoralen)和倍半萜酮右旋日本刺参萜酮(oplopanone),卡巴唑生物碱3-甲酰基-6-甲氧基卡巴唑(3-formyl-6-methoxy carbazole),6-甲氧基卡巴唑-3-羧酸甲酯(methyl 6-methoxycarbazole-3-carboxy-late),3-甲酰基-1,6-二甲氧基卡巴唑(3-formyl-1,6-dimethoxy-carbazole),3-甲酰基卡巴唑(3-formyl carbazole),卡巴唑-3-羧酸甲酯(methyl carbazole-3-carboxylate),九里香碱(murrayanine),山小桔灵(glycozoline),印度黄皮唑碱(indizoline)等。

【性味】辛;微苦;温

药性查药:寒性热性温性凉性平性

药味查药:甘味苦味辛味酸味咸味涩味淡味

【归经】;肝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60g。

【附方】治胃病: 干黄皮根一至二两。水炖服。(《福建中草药》)

【各家论述】1.《福建民间草药》:治胃痛。

2.《南宁市药物志》:消肿,止气痛,利小便。治黄疸疟疾预防流感

【摘录】《中华本草》

中药拼音索引:h
打赏中医宝典
中药功效分类

黄皮

中药功效分类

黄皮 知识

中药功效分类

相关中药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主治

相关方剂


闁稿繐绉烽惌妤呮偨閾忣偅顫栭柨娑虫嫹闁哄牜鍓涢悵顖炲箥閳ь剟寮垫径濠傛暥閻庡綊鈧稓鐭屽〒姘☉瀵剟鎳撻崘璺ㄧ濠碘€冲€归悘澶愬箖閵娾晜浠橀悷鏇氭祰琚欓柛鎰暱閸欐寧鎷呴幘缁橈紪濡増锕槐婵嗩嚈妤︽鍞撮柟顔哄妼閹糕晝鎷犻姀銏$ゲ闁稿繑濞婇。顐﹀春閻斿墎鐟╁☉鎾寸煯濮瑰绔熼鐘亾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