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粱
- 目录
- 《中华本草》山高粱
《中华本草》:山高粱

【拼音名】Shān Gāo Liɑnɡ
【别名】红蓝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油芒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odiopogon cotulifer(Thunb.)Hack.[Andropogoncotulifer Thun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油芒,多年生草本。秆高60-160cm,具4-8节。叶鞘疏松裹茎,无毛,下部者长于节间,而上部者短于节间,鞘口疏具柔毛,叶舌干膜质,长2-3mm;叶片两面均疏具细柔毛或上部的毛较少而粗糙,长10-60cm,宽8-14mm。圆锥花序开展,长15-25cm每节具2至数个或上部的节仅具1个分枝;分枝细弱,长5-11cm,下部裸露而无小穗,上部具6-10节,每节具2小穗,1具称柄1具短短,柄之先端膨大而具细短毛。小穗长5-6mm,基部具短于小穗5-6倍的细毛;两颖近于相等,草质,先端常具短小尖头,第1颖具7-9脉,粗糙,边缘疏具柔毛,第2颖具7脉,主脉及附近疏具柔毛;第1外稃透明膜质,长圆状披针形,约短于颖的1/3;第2外稃透明膜质,长圆形,稍短于第1外稃,先端深2裂,裂齿间伸出1芒,芒长约12mm,中部以下膝曲,芒柱稍扭转,内稃长圆状披针形,先端啮蚀状,约短于外稃的1/3;雄蕊3,花药黄色,长2-3mm。花、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长于向阳山坡、山谷草地和荒芜之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及陕西等地。
【性味】味甘;性平
閹革拷閸旂喐鏅�閸掑棛琚敍锟�鐟欙綀銆冮懡锟�閵嗭拷濞撳懐鍎归懡锟�閵嗭拷濞夎绗呴懡锟�閵嗭拷缁佹盯顥撳﹢鑳祩閵嗭拷閼烘娊顩鹃崠鏍ㄧ畭閼斤拷閵嗭拷閸掆晜鎸夊〒妤佺畭閼斤拷閵嗭拷濞撯晠鍣烽懡锟�閵嗭拷閻炲棙鐨甸懡锟�閵嗭拷濞戝牆顕遍懡锟�閵嗭拷妞硅精娅曢懡锟�閵嗭拷濮濄垼顢呴懡锟�閵嗭拷濞叉槒顢呴懡锟�閵嗭拷閸栨牜妫稿銏犳尭楠炲啿鏋犻懡锟�閵嗭拷鐎瑰顨i懡锟�閵嗭拷楠炲疇鍊介悢鍕棑閼斤拷閵嗭拷瀵偓缁愬秷宓�閵嗭拷鐞涖儳娉懡锟�閵嗭拷閸ョ儤璁㈤懡锟�閵嗭拷婢舵牜鏁ら懡锟�閵嗗倶鈧偓閺囨潙顦块崝鐔诲厴娑撶粯涓�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高粱
- 高粱【中药大全】
- 高粱《本草分经》
- 高粱《食物疗法》
- 高粱《食物疗法》
- 高粱《药性切用》
- 高粱根【中药大全】
- 高粱泡【中药大全】
- 高粱七【中药大全】
- 田高粱【中药大全】
- 野高粱【中药大全】
- 高粱米糠【中药大全】
- 高粱泡根【中药大全】
- 高粱泡叶【中药大全】
- 高粱乌米【中药大全】
- 高粱火焰苞【中药大全】
- 高粱种植技术【中药种贮】
- 高粱乌米栽培方法【中药种贮】
- 幼儿遗尿食疗方-高粱粥【中医食疗儿科食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