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花蛇菰
- 目录
- 《中华本草》穗花蛇菰
《中华本草》:穗花蛇菰

【拼音名】Suì Huā Shé Gū
【别名】地荔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lanophora spicata Hayata[Poly-plethia spicata (Hayata) Nakai]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泥土、杂质,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草本,高8-18cm。根茎红色至棕红色,分枝或不分枝,分枝时呈倒卵形,不分枝时呈不规则球形,长3.5-5cm,直径2.5-3cm,表面密被颗粒状粗疣瘤,并有明显淡红色或淡黄色星芒状皮孔,顶端的裂鞘4-6裂。花茎长1-9cm;鳞状苞片肉质,通常对生,内凹,长1.5-2.5cm,宽达1cm,多少抱着花茎。花雌雄异株(序);雄花序呈穗状,绿色带红色,后渐呈紫红色,长4.5-12cm,雄花疏生,无梗,黄色,花被裂片6,不等大,其中、上、下(花被)裂片各1枚,侧(花被)裂片4,较小,聚药雄蕊近圆盘状,花药短裂,药室多数;雌花序红色,卵形或长圆状圆柱形,长3-6.5cm,直径1.5-2.5cm,先端钝或近锐尖,子房近球形,着生于附属体基部,花柱丝状,比子房长2-3倍,附属体呈长棍棒状,长达lmm,先端平坦或稍突起,基部纤细。花期8-12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2400m的山谷阔叶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苦;微涩;性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菰
- 菰【本草纲目】
- 菰【本草纲目】图文版
- 菰【中药大全】
- 菰《本草纲目》
- 菰《得配本草》
- 茨菰《医学入门》
- 慈菰《玉楸药解》
- 菰根【中药大全】
- 菰根《本草蒙筌》
- 菰根《本草图经》
- 菰根《本草图经》
- 菰根《本草衍义》
- 菰根《冯氏锦囊秘录》
- 菰根《名医别录》
- 菰根《千金翼方》
- 菰根《新修本草》
- 菰根《医学入门》
- 菰根《证类本草》
- 菰根《证类本草》
- 菰米【本草纲目】
- 菰米【本草纲目】图文版
- 菰米【中药大全】
- 菰米《本草从新》
- 菰米《本草撮要》
- 菰米《本草分经》
- 菰米《药性切用》
- 野菰【中药大全】
- 野菰【中药图谱】
- 东野菰【中药大全】
- 磨菰蕈《饮食须知》
- 蘑菰蕈【本草纲目】
- 蘑菰蕈【本草纲目】图文版
- 蘑菰蕈《本草纲目》
- 山慈菰《医学入门》
- 山慈菰《玉楸药解》
- 山慈菰根《证类本草》
- 菰菜、茭首《食疗本草》
- 茨菰(慈姑)《食疗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