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廉
《雷公炮炙论》飞廉

引用:《雷公炮炙论》飞廉
《名医别录》飞廉

无毒.主治头眩顶重,皮间邪风如蜂螫针刺,鱼子细起,热疮,痈疽,痔,湿痹,止邪,咳嗽,下乳汁.久服益气,明目,不老.可煮可干.一名漏芦,一名天荠,一名伏猪一名伏兔,一名飞雉,一名木禾.生河内.正月采根;七月、八月采花,阴干.(得乌头恶麻黄.)
《本经》原文∶飞廉,味苦,平.主骨节热,胫重酸疼.久服令人身轻.一名飞轻.生川泽.
引用:《名医别录》飞廉
下载:《名医别录》chm电子书
《神农本草经》飞廉
《新修本草》飞廉

味苦,平,无毒。主骨节热,胫重酸疼。头眩顶重,皮间邪风如蜂螫针刺,鱼子细起,热疮咳嗽,下乳汁。久服令人身轻,益气明目不老。可煮可干。一名漏芦,一名天荠,一名伏猪,一名飞轻,一名伏兔,一名飞雉,一名木禾。生河内川泽。正月采根,七月、八月采花,阴干。
得乌头良,恶麻黄。 处处有。极似苦 ,惟叶下附茎,轻有皮起似箭羽,叶又多刻缺,花紫色。俗方殆无用,而道家服其枝茎,可得长生,又入神枕方。今既别有漏芦,则非此别名尔。
〔谨案〕此有两种∶一是陶证生平泽中者;其生山岗上者,叶颇相似,而无疏缺,且多毛,茎亦无羽,根直下,更无旁枝。生则肉白皮黑,中有黑脉;晒干则黑如玄参。用叶、茎及根,疗疳蚀杀虫,与平泽者俱有验。今俗以马蓟似苦为漏芦,并非是也。
引用:《新修本草》飞廉
下载:《新修本草》chm电子书
《证类本草》飞廉

味苦,平,无毒。主骨节热,胫重酸疼,头眩顶重,皮间邪风如蜂螫针刺,鱼子细起,热疮痈疽痔,湿痹,止风邪咳嗽,下乳汁。久服令人身轻,益气,明目,不老,可煮可干。一名漏芦,一名天荠,一名伏猪,一名飞轻,一名伏菟,一名飞雉,一名木禾。生河内川泽。正月采根,七月、八月采花,阴干。(得乌大良,恶麻黄。)
陶隐居云∶处处有,极似苦 (乌老切),唯叶下附茎,轻有皮起似箭羽,叶又多刻缺,花紫色。俗方殆无用,而道家服其枝茎,可得长生,又入神枕方。今既别有漏芦,则非此别名尔。唐本注云∶此有两种∶一是陶证,生平泽中者。其生山岗上者,叶颇相似,而无疏缺,且多毛,茎亦无羽,根直下,更无旁枝,生则肉白皮黑,中有黑脉,日干则黑如玄参。用叶茎及根,疗疳蚀,杀虫,与平泽者俱有验。今俗以马蓟以苦 为漏芦,并非是也。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叶似苦 ,茎似软羽,紫花,子毛白。今所在平泽皆有,五月、六月采,日干。药性论云∶飞廉,使,味苦,咸,有毒。主留血。萧炳云∶小儿疳痢,为散,以浆水下之,大效。
雷公云∶凡使,勿用赤脂蔓,与飞廉形状相似,只赤脂蔓见酒色便如血色,可表之。凡修事,先刮去粗皮了,杵,用苦酒拌之一夜,至明漉出,日干,细杵用之。千金翼∶治疳 食口齿及下部。飞廉蒿烧灰捣筛,以两钱匕着痛处,甚痛忍之;若不痛,非疳也。下部虫如马尾大,相缠出无数。十日瘥,二十日平复。
引用:《证类本草》飞廉
下载:《证类本草》chm电子书
《千金翼方》飞廉

味苦,平,无毒。主骨节热,胫重酸疼,头眩项重,皮间邪风,如蜂螫针刺,鱼子细起,热疮痈疽痔,湿痹,止风邪咳嗽,下乳汁。久服令人身轻,益气,明目不老,可煮可干。一名漏芦,一名天荠,一名伏猪,一名飞轻,一名伏兔,一名飞雉,一名木禾。生河内川泽,正月采根,七月八月采花,阴干。
引用:《千金翼方》飞廉
下载:《千金翼方》chm电子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