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苗

目录
《中药大辞典》大麦苗
《中华本草》大麦苗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大辞典》:大麦苗

【出处】《纲目》

【拼音名】Dà Mài Miáo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幼苗。

【功能主治】①《伤寒类要》:"治诸黄,利小便,杵汁日日服。"

②《纲目》:"治冬月面目手足皲瘃,煮汁洗之。"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药功效分类

《中华本草》:大麦苗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拼音名】Dà Mài Miáo

【英文名】Barley seedling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幼苗。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ordeum vulgare L.

采收和储藏:冬季采集,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大麦 越年生草本。秆粗壮,光滑无毛,直立,高50-100cm。叶鞘松驰抱茎;两侧有较大的叶耳;叶舌膜质,长1-2mm;叶片扁平,长9-20cm,宽6-20mm。穗状花序长3-8cm(芒除外),径约1.5cm小穗稠密,每节着生3枚发育的小穗,小穗通常无柄,长1-1.5cm(除芒外);颖线状披针形,微具短柔毛,先端延伸成8-14mm的芒;外稃背部无毛,有5脉,顶端延伸成芳,芒长8-15cm,边棱具细刺,内稃与外稃等长。颖果腹面有纵沟或内陷,先端有短柔毛,成熟时与外稃粘着,不易分离,但某些栽培品种容易分离。花期3-4月,果期4-5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我国各地普遍栽培。

资源分布:我国各地普遍栽培。

【性味】甘;辛;寒

药性查药:寒性热性温性凉性平性

药味查药:甘味苦味辛味酸味咸味涩味淡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煎水洗

【各家论述】1.《伤寒类要》:治诸黄,利小便,杵汁日日服。2.《纲目》:治冬月面目手足皲瘃,煮汁洗之。

【摘录】《中华本草》

中药拼音索引:d
打赏中医宝典
中药功效分类

大麦

中药功效分类

大麦 知识

中药功效分类

相关中药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主治

相关方剂

    【中医宝典】网站地图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