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露
《中药大辞典》:桂花露

【出处】《纲目拾遗》
【拼音名】Guì Huā Lù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木犀的花经蒸馏而得的液体。
【性味】《纲目拾遗》:"味微苦。"
【用法用量】内服:炖温,1~2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桂花露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拼音名】Guì Huā Lù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木犀的花经蒸馏而得的液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manthus fragrans (Thunb.)Lour.[Olea fragrans Thunb.]
采收和储藏:花采收后,阴干,经蒸馏而得的液体。
【原形态】常绿乔木或灌木,最高可达18m。树皮灰褐色。小枝黄褐色,无毛。叶对生,叶柄长0.8-1.2cm;叶片革质,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7-14.5cm,宽2.6-4.5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呈楔形或宽楔形,全缘或通常上半部具细锯齿,腺点在两面连成小水泡状突起。聚伞花序簇生于叶腋,或近于帚状,每腋内有花多朵;苞片2,宽卵形,质厚,长2-4mm,具小尖头,基部合生;花梗细弱;花极芳香;花萼钟状,4裂,长约1mm,裂片稍不整齐;花冠裂片4,黄白色、淡黄色、黄色或橘红色,长3-4mm,花冠管仅长0.5-1mm;雄蕊2,着生于花冠管中部,花丝极短,药隔在花药先端稍延伸呈不明显的小尖头;雌蕊长约1.5mm,花柱长约0.5mm。果歪斜,椭圆形,长1-1.5cm,呈紫黑色。花期9-10月,果期翌年3月。
【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多有栽培。原产我国西南部。
【性味】微辛;微苦;性温
【用法用量】内服:炖温,30~60g。
【各家论述】1.《金氏药帖》:专治龈胀牙痛,口燥咽干。
2.《纲目拾遗》:明目疏肝,止口臭。
【摘录】《中华本草》

桂花
- 桂花【中药大全】
- 桂花饼【方剂大全】
- 桂花饼《医学入门》
- 桂花酒《医学入门》
- 桂花散【方剂大全】
- 桂花汤【方剂大全】
- 桂花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桂花瘴《古今医案按》
- 桂花枝【中药大全】
- 桂花子【中药大全】
- 马桂花【中药大全】
- 山桂花【中药大全】
- 野桂花【中药大全】
- 桂花跌打【中药大全】
- 桂花岩陀【中药大全】
- 桂花荷叶茶《茶饮保健》
- 苡米桂花粥《保健药膳》
- 苡米桂花粥《保健药膳》
- 楂肉桂花汤【中医食疗美容食疗】
- 冰糖桂花莲子《保健药膳》
- 冰糖桂花莲子《保健药膳》
- 中秋桂花传说【顺时养生】
- 桂花酒 助长寿【膳食养生】
- 自制暖胃桂花茶【百病药茶】
- 中秋桂花酒 益寿又延年【节日养生】
桂花 知识
- 楂肉桂花汤【中医知识】
- 暖胃喝桂花茶【中医知识】
- 药用植物桂花炭疽病【中医知识】
- 桂花肉桂不能混为一谈【中医知识】
- 延缓衰老食谱-瓜仁桂花饮【中医知识】
- 源流活水 桂花成实——读《临证必读歌诀》有感【中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