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树花

目录
《中华本草》灰树花
中药功效分类

《中华本草》:灰树花

【拼音名】Huī Shù Huā

【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贝叶多孔菌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porus frondosus(Dicks.)Fr.[Boletus frondosus Dicks.]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子实体成熟时采收,除去柄蒂部及杂物,晒干。

【原形态】贝叶多孔菌 子实体有柄或近无柄,柄可多次分枝,形成一丛覆瓦状的菌盖,直径可达40cm以上。菌盖半圆形、扇形至匙形,宽2-7cm,厚2-7mm,肉质或半肉质;盖面灰色,干后灰褐色,有细纤毛或绒毛,渐脱落至光滑,无环纹;盖缘波状,薄而锐。菌柄短或长,有分枝,扁柱状,与盖面同色,侧生。菌管白色,下延,管厚2-3mm;管口面白色;管口圆形、近圆形至多角形,每1mm间2-3个。菌肉白色或近白色,纤维状肉质,厚达2mm。孢子卵形至椭圆形,无色、光滑,(5-6)μm×(3.5-5)μm。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阔叶树的树干上或木桩周围。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河北、浙江、福建、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1.性状鉴别 子实体覆瓦状丛生,有柄或近无柄。菌盖扇形或匙形,宽2-7cm,厚1-2mm。表面灰褐色,较光滑,有时可见短茸毛;孔面白色至淡黄色,密生延生的菌管,管口近圆形至多角形。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不平坦。气腥,味微甘。

2.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类白色或浅灰黄色。菌丝偶见分枝,壁薄,有横隔,无锁状联合,直径5.5-10μm。孢子卵圆形至椭圆形,无色,光滑,直径3.5-6μm。

【化学成份】含多糖。尚含微量钙、镁、汞等。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分成小片。60-80℃烘干或晒干。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补虚扶正。主脾虚气弱;体倦乏力;神疲懒言;饮食减少;食后腹胀肿瘤患者放疗或化疗后有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

【摘录】《中华本草》

中药拼音索引:h
打赏中医宝典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功效分类

灰树花 知识

中药功效分类

树花

中药功效分类

树花 知识

中药功效分类

相关中药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主治

相关方剂

拼音:H 相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