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果小甘菊
- 目录
- 《中华本草》毛果小甘菊
《中华本草》:毛果小甘菊

【拼音名】Máo Guǒ Xiǎo Gān Jú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crinia lasiocarpa C. Wink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毛果小甘菊 多年生草本,高7-15cm。有纤细术质化的主根。茎直立或斜升,基部分枝,被白色绵毛。叶柄被绵毛,基部扩大;叶灰绿色,被白色绵毛,叶片披针状卵形至长圆形,长7-15mm,宽5-8mm,羽状全裂,裂片全缘或浅裂。头产太花序单生茎顶,直立,梗长4-8cm;总苞直径8-12mm,被绵毛;总苞片约3层,草质,外层少数,条状披针形,先端尖,几无膜质边缘,内层条状矩圆形,边缘宽膜质,先端边缘撕裂状;花冠黄色,檐部5齿裂,具腺点。瘦果长约2mm,疏生长毛,具5条纵肋;冠毛膜片状,5裂,分裂几达基部,其中3枚具芒尖,长约1.8mm。花、果期6-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多石砾地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宁夏及甘肃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主根纤细木质化。茎基部分枝,被白色棉毛。叶灰绿色,被白色绵毛,叶片披针形至长圆形,羽状全裂,裂片全缘或浅裂;叶柄被绵毛,基部扩大。花序干缩,梗长4-8cm;总苞被绵毛;总苞片草质,条状披针形或条状矩圆形;花冠黄棕色,檐部5齿裂,具腺点。
【性味】味苦;辛;性微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24g。
【摘录】《中华本草》

甘菊
- 甘菊【中药大全】
- 甘菊《本草便读》
- 甘菊《本草求真》
- 甘菊《本草易读》
- 甘菊《本草易读》
- 甘菊《雷公炮制药性解》
- 甘菊《药鉴》
- 甘菊《药鉴》
- 甘菊《药笼小品》
- 甘菊《药笼小品》
- 白甘菊《外科全生集》
- 甘菊膏【方剂大全】
- 甘菊花《本草备要》
- 甘菊花《本草从新》
- 甘菊花《本草撮要》
- 甘菊花《本草分经》
- 甘菊花《本草分经》
- 甘菊花《本草分经》
- 甘菊花《本草分经》
- 甘菊花《本草经解》
- 甘菊花《本草经解》
- 甘菊花《本草蒙筌》
- 甘菊花《本草新编》
- 甘菊花《本草新编》
- 甘菊花《本草择要纲目》
- 甘菊花《本草择要纲目》
- 甘菊花《顾松园医镜》
- 甘菊花《药性切用》
- 甘菊花《玉楸药解》
- 甘菊花《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甘菊苗《饮食须知》
- 甘菊散【方剂大全】
- 甘菊汤【方剂大全】
- 甘菊丸【方剂大全】
- 甘菊花露【中药大全】
- 甘菊花散【方剂大全】
- 甘菊花汤【方剂大全】
- 甘菊花丸【方剂大全】
- 宝鉴甘菊丸《冯氏锦囊秘录》
- 甘菊〈平〉《食疗本草》
- 甘菊花饮子【方剂大全】
- 甘菊荆芥汤【方剂大全】
- 洋甘菊治疗痔疮【中药用法】
- 羌活独活防风荆芥白附石南紫苏防已川乌白芷本蔓荆甘菊细辛薄荷蝉蜕马兜《轩岐救正论》
- 羌活独活防风荆芥白附石南紫苏防已川乌白芷本蔓荆甘菊细辛薄荷蝉蜕马兜《轩岐救正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