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轴莎草
- 目录
- 《中华本草》毛轴莎草
《中华本草》:毛轴莎草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Ⅱ卷》。
【拼音名】Máo Zhóu Suō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Pilose Galingal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perus pilosus Vah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毛轴莎草,多年生草本,高30-70cm。根茎细长。秆散生,粗装,锐三角形,上部较粗糙。叶片宽6-8mm,边缘粗糙。叶鞘短,淡褐色。叶状苞片3,长于花序。聚伞花序复出;穗状花序卵形,长1.5-3cm,无总花梗。花序梗被淡黄色粗硬毛;小穗线状披针形,长5-10,有花8-18,小穗轴有白色狭翅;鳞片排列稍松,宽卵形,长约2mm,先端有短尖,脉5-7,中间绿色,两侧黄褐色,边缘有白色稼明的翅;雄蕊3,花药短,长圆形;花柱细长,有棕色斑,柱头3。小坚果三棱状卵形,长约1mm,具短尖,熟时黑色。花、果期8-11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水田边、路旁潮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化学成份】含(2E,6E,10E)-3,7,11-三甲基-2,6,10-十二碳三烯二酸二甲酯[di-methyl(2E,6E,10E)-3,7,11-trimethyl-2,6,10-dodecatrienedioate],香附子烯(cyperene),β-芹子烯(β-selinene),α-荜澄茄醇(α-cadinol),(2E,6E)-金合欢醇[(2E,6E)-farnesol],(2E,6E)-金合欢酸甲酯[methy(2Z,6E)-farnesate],丁午烯(caryohpyllene),桧脑(juniper camphor),(2E,6E)-金合欢醇乙酸酯[(2E,6E)-farnesyl acetate],棕榈酸甲酯(methyl palmitate),十七碳至二十五碳烷烃(C17-C25 alkanes) .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肝;肾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民间用于跌打、浮肿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莎草
- 莎草【中药大全】
- 莎草《本草乘雅半偈》
- 莎草《本草乘雅半偈》
- 莎草《本草图经》
- 莎草《本草图经》
- 莎草《本草衍义》
- 伞莎草【中药大全】
- 莎草根《本草经集注》
- 莎草根《雷公炮炙论》
- 莎草根《雷公炮炙论》
- 莎草根《名医别录》
- 莎草根《千金翼方》
- 莎草根《新修本草》
- 莎草根《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莎草根《证类本草》
- 莎草根《证类本草》
- 莎草蕨【中药大全】
- 水莎草【中药大全】
- 莎草根散【方剂大全】
- 莎草根丸【方剂大全】
- 穇穗莎草【中药大全】
- 异型莎草【中药大全】
- 莎草香附子【本草纲目】图文版
- 莎草香附子《本草纲目》
- 莎草香附子《得配本草》
- 莎草,香附子【本草纲目】
- 莎草栽培技术【中药种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