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墨七

【来源】毛茛科墨七Aconitum vaginatum Pritz.,以根入药。
【生境分布】陕西、湖北、贵州、四川。
【性味】辛、苦,温。有小毒。
【用法用量】1钱。泡酒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墨七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拼音名】Mò Qī
【英文名】Root of Sheathed Monkshood
【别名】活血连、凉水渣子、血散七、龙胡子、土莎莲、一口血、独儿七、笋尖七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花葶乌头或聚叶葶乌头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conitum scaposum Franch.2.Aconitum scaposum Franch.var.vaginatum(Priz.)Rapaics[A.vaginatum Pritz.]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1.花葶乌头,多年生草本,高35-67cm。根近圆柱形,长约10cm直径0.8cm。茎直立,稍密被反曲的淡黄色短尾。叶互生;基生叶3-4,有长柄,柄长13-40cm,基部有鞘;叶片肾状五角形,长5.5-11cm,宽8.5-22cm,基部有鞘;叶片肾状五角形,长5.5-11cm,宽8.5-22cm,基部心形,3裂稍超过中部,中央裂片斜扇形,急尖,稀渐尖,不明显3浅裂,边缘有粗齿,侧裂片倒梯状菱形,急尖,稀渐尖,不明显3浅裂,边缘有粗齿,侧裂片斜扇形,不等2浅裂,两面有短伏毛;茎生叶小,2-4,集中在近基部,有时不存在,叶柄长约达5cm,叶片长约2cm,或完全退化,叶柄鞘状。总状花序有15-40朵花;苞片生花梗基部。花两性,两侧对称;萼片5,花瓣状,蓝紫色,外面疏被开展的微糙毛,上萼片圆筒形,高1.3-1.8cm,外缘近直,与向下斜展的下缘形成尖喙;花瓣2,距比瓣片长2-3倍,拳郑,疏被短毛或无毛;雄蕊鑫数,无毛;心皮3,疏被长毛。蓇葖果,长0.8-1.3cm。种子多数,倒卵形,长约1.5mm,密生横狭翅。花期8-9月,果期9-10月。
2.聚叶花葶乌头,本种形态与花葶乌头相近,其主要区别在于:茎生叶3-5,最下部的茎生叶距茎基部6-20cm,其他茎生叶在花序之下密集,有发育的叶鞘,最上部的1-3叶的叶片极小,长0.5-2cm,或完全退化。萼片紫色,偶为黄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1200-2000m的山地沟谷或林中阴湿处。
2.生于海拔1850-2000m的山地林中或林缘。
资源分布:1.分布于陕西南部、江西东部、河南西南部、湖北、四川坡口、贵州北部。
2.分布于陕西南部、甘肃、湖北醅、湖南北部、四川南部、贵州、云南东北部。
【性状】性状鉴别,根呈不规则圆柱形,多弯财,有时分枝,长5-10cm,直径0.5-1cm。表面黑棕色,有多数纵、横皱纹及须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气微,味辛、苦,微麻。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后生皮层为4-5列棕色木栓化细胞;皮层细胞6-7列,切向长条状或不规则形;内皮层细胞凯氏点明显。上、中下段均为单一管状中柱。初生韧皮纤维群10余束排列成一轮,每一束有10-20个纤维,纤维直径8-20μm;筛管群近形成层处较明显。形成层环状。木质部束有导管5-10列,径向排列,导管直径10-25μm。中央髓部为薄壁组织。
粉末特征:淀粉粒细小,类圆形或类三角形,直径4-16μm;脐点明显,人字形或一字形。
【化学成份】花葶乌头根含花葶乌头宁(scaconine),花葶乌头碱(scaconitine),N-去乙酰花葶乌头碱(N-deacetylscacoitine)。
【性味】味辛;苦;性温;小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泡酒。外用:适量,磨涂。
【附方】①治月经不调:活血连、赶血王各三钱。泡酒服。(《贵州民间药物》)②治跌打损伤:活血连、见血飞、赤芍各五钱。加水、酒各半煎服。(《贵州民间药物》)
【各家论述】《药学学报》(10:692,1965):治跌打损伤;化痰,止咳喘。外用擦无名肿毒。
【摘录】《中华本草》

墨
- 墨【本草纲目】
- 墨【本草纲目】图文版
- 墨【中药大全】
- 墨《本草备要》
- 墨《本草便读》
- 墨《本草从新》
- 墨《本草撮要》
- 墨《本草分经》
- 墨《本草纲目》
- 墨《本草蒙筌》
- 墨《本草衍义》
- 墨《得配本草》
- 墨《冯氏锦囊秘录》
- 墨《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墨《证类本草》
- 墨《证类本草》
- 铛墨《证类本草》
- 铛墨《证类本草》
- 雷墨【本草纲目】
- 雷墨【本草纲目】图文版
- 墨地【中药大全】
- 香墨《本草易读》
- 香墨《本草易读》
- 柏墨散【方剂大全】
- 柏墨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半墨丸【方剂大全】
- 蟾酥墨【方剂大全】
- 铛墨散【方剂大全】
- 铛下墨《医学入门》
- 釜脐墨【本草纲目】
- 釜脐墨【本草纲目】图文版
- 釜脐墨【中药大全】
- 釜脐墨《本草便读》
- 釜脐墨《本草从新》
- 釜脐墨《本草撮要》
- 釜脐墨《本草分经》
- 釜脐墨《本草纲目》
- 釜脐墨《本草易读》
- 釜脐墨《药性切用》
- 古墨霜【方剂大全】
- 姜墨煎【方剂大全】
- 姜墨丸【方剂大全】
- 京墨散【方剂大全】
- 京墨丸【方剂大全】
- 六岁墨【方剂大全】
- 墨旱莲【中草药图片】
- 墨旱莲【中药大全】
- 墨奴散《备急千金要方》
- 墨石子《雷公炮炙论》
- 墨石子《雷公炮炙论》
- 蘖墨散【方剂大全】
- 松烟墨《医学入门》
- 太岁墨《外科十三方考》
- 文墨丹【方剂大全】
- 洗油墨《是斋百一选方》
- 八宝药墨【方剂大全】
- 禾叶墨斛【中药大全】
- 墨迹技术《医学心理学》
- 墨汁鬼伞【中药大全】
- 松烟细墨《药性切用》
- 八宝金药墨【方剂大全】
- 桂心釜墨散【方剂大全】
- 姜丝炒墨鱼【方剂大全】
- 墨鱼鸡肉饮【偏方】
- 青记脸如墨《医林改错》
- 王监京墨丸《冯氏锦囊秘录》
- 洗墨污衣服《是斋百一选方》
- 《医林绳墨》《中医词典》
- 《医林绳墨》《中医词典》
- 八宝止血药墨【方剂大全】
- 墨鱼丸炖豆腐【膳食养生】
- 乌贼鱼腹中墨【中药大全】
- 复方墨旱莲软膏【方剂大全】
- 墨斗鱼瘦身食谱【饮食减肥】
- 墨旱莲凉血止血【中药知识】
- 墨旱莲栽培技术【中药种贮】
- 七方十剂绳墨订《儒门事亲》
- 七方十剂绳墨订《儒门事亲》
- 识别真假墨旱莲【中药鉴别】
- 墨旱莲的养生介绍【药物养生】
- 墨鱼女人保健食疗【中医食疗妇科食疗】
- 烧盐灶突墨擦牙方《医方考》
- 桃仁墨鱼可乌发养颜【美容减肥偏方】
- 一代名医施今墨先生【中医名家】
- 疮出未辨用津润墨围论《外科精要》
- 疮出未辨用津润墨围论《外科精要》
- 京城四大名医之施今墨【中医文化中医典故】
- 墨鱼:女性的理想保健品【保健产品】
- 墨鱼食疗 让女人更女人【中医食疗妇科食疗】
- 笔墨丹青 纸上的书画太极【乐娱养生】
- 食东补西:最益女性的墨鱼【偏方】
- 墨鱼可治疗男性肾虚所致遗精【男性饮食】
- 新婚益精填髓饮品海蛤墨鱼汤【新婚期保健】
- 施今墨(1881-1969年)《中医词典》
- 墨西哥采用耳蜗植入法治疗先天性耳聋【五官耳鼻喉科耳聋】
- 专家建议学龄前儿童任何时候都别戴墨镜【五官眼科青光眼】
- 第三十门(杂方 合油 洗油墨漆 驱蚊 浇烛)《是斋百一选方》
- 程两峰瘀血发黄吐出秽恶如烂猪肺状大便色如墨(有发明)《孙文垣医案》
- 程两峰瘀血发黄吐出秽恶如烂猪肺状大便色如墨(有发明)《孙文垣医案》
墨 知识
- 施今墨【中医知识】
- 中药与墨【中医知识】
- 施今墨 简历【中医知识】
- 医墨流芳之九【中医知识】
- 医墨流芳之六【中医知识】
- 医墨流芳之十二【中医知识】
- 医墨流芳之十九【中医知识】
- 医墨流芳之十六【中医知识】
- 医墨流芳之十七【中医知识】
- 医墨流芳之十四【中医知识】
- 医墨流芳之十五【中医知识】
- 医墨流芳之十一【中医知识】
- 医墨流芳之二十二【中医知识】
- 医墨流芳之二十一【中医知识】
- 墨鱼食疗让女人更女人【中医知识】
- 甲亢患者夏日墨镜不离身【中医知识】
- 女性多吃墨鱼可美容塑身【中医知识】
- 新生儿的大便是墨绿色的【中医知识】
- 墨西哥开发出白血病新疗法【中医知识】
- 墨西哥开发出皮肤过敏症新药【中医知识】
- 墨西哥开发出仙人掌系列食品【中医知识】
- 墨西哥利用千日红研制避孕药【中医知识】
- 墨西哥青葱引发美国甲肝疫情【中医知识】
- 墨西哥重视研究利用传统草药【中医知识】
- 医海墨缘——谈中医与中国书画【中医知识】
- 墨法专家发现查格斯病的致病蛋白【中医知识】
- 墨西哥肌电控制假肢临床应用成功【中医知识】
- 墨西哥为九旬老人切除腹主动脉瘤【中医知识】
- 墨科学家从草药中分离出抗结核物质【中医知识】
- 墨科学家在青蛙体内发现天然抗生素【中医知识】
- 墨科学家研究用光动力疗法治疗宫颈癌【中医知识】
- 墨西哥:高热量快餐造成大量肥胖患者【中医知识】
- 墨西哥研发出1小时诊断儿童癌症芯片【中医知识】
- 墨西哥发现导致结核杆菌产生抗药性的基因【中医知识】
- 墨西哥科学家发明乳腺早期癌变诊断新技术【中医知识】
- 墨研究人员从牛蛙皮肤中提取出天然抗生素【中医知识】
- 墨专家认为:防止肥胖关键是稳定血糖水平【中医知识】
- 墨专家认为稳定血糖水平是防止肥胖的关键【中医知识】
- 弘扬中医国粹 医墨万古流芳 医墨流芳之九【中医知识】
- 弘扬中医国粹 医墨万古流芳--医墨流芳之七【中医知识】
- 墨科学家合成可开发治疗老年痴呆症药物的新分子【中医知识】
- 一部难得的好医书——《国医大师何任医案墨迹》【中医知识】
- 郴州医疗卫生:浓墨重彩书写2003抗击非典事迹【中医知识】
- 古砚微凹聚墨多--《徐福松实用中医男科学》推介【中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