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针

目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太阳针
《中药大辞典》太阳针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太阳针
中药功效分类

《全国中草药汇编》:太阳针

【拼音名】Tài Yánɡ Zhēn

【来源】珠藓科平珠藓属植物平珠藓Plagiopus oederi (Gunn.)Limpr.,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挤出水后阴干。

【性味】淡,平。

药性查药:寒性热性温性凉性平性

药味查药:甘味苦味辛味酸味咸味涩味淡味

【功能主治】镇静安惊。用于失眠心慌,癫痫

【用法用量】2~3钱。

【备注】(1)并齿藓Tetraplodon bryoides (Zoeg.)Lindb.,与前种功用相似,同等入药。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大辞典》:太阳针

【出处】《陕西中草药》

【拼音名】Tài Yánɡ Zhēn

【来源】为珠藓科植物平珠藓的全草。全年可采收,挤出水后阴干用。

【原形态】植物体密集呈大片垫状群落,高3~10厘米,上部绿色,下部黄棕色。茎直立,又状分枝,全部密被假根,横切面呈三角形。叶披针形,具长尖,边缘有双列锐齿,中肋强,在叶尖部消失,近尖端有锯齿。蒴柄紫红色,长约1厘米;孢蒴直立,近卵形,棕色。

【生境分布】生于高山石灰岩上。分布新疆、陕西,云南、四川等地。

【性味】味淡,性平。

药性查药:寒性热性温性凉性平性

药味查药:甘味苦味辛味酸味咸味涩味淡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

【附方】治心慌心烦太阳针、石豇豆各一至二钱,白糖为引,水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药功效分类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太阳针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壶藓科植物并齿藓Tetraplodonbryoides(Zoeg.)Lindb.与平珠藓功用相同。叶为宽倒卵形,内凹,基部渐狭,顶部具细长尖,全缘,中肋突出或成尾状尖。孢蒴圆筒形,壶部小,台部肥大长于壶部,黄棕色。蒴齿单层。蒴盖钝圆锥形。蒴帽圆锥状钟形,一侧开裂。分布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和陕西太白山等山地,常生于鸟粪土上或腐败动物尸体上。

【拼音名】Tài Yánɡ Zhēn

【英文名】annotinum Plagiopus

【来源】药材基源:为珠藓科植物平珠藓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agiopus oederi(Brid.) Limpr.[Bartramia oederi Brid.]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收,挤出水后阴干用。

【原形态】平珠藓,植物体密集呈大片垫状群落,高3-10cm,上部绿色,下部黄棕色。茎直立,叉状分枝,全部密被假根,横切面呈三角形。叶披针形,具长尖,边缘有双列锐齿,中肋强,在叶尖部消失,近尖端有锯齿。蒴柄紫红色,长约1cm;孢蒴直立,近卵形,棕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流水或滴水石壁上或沼泽地。春秋季习见。

资源分布:分布吉林、辽宁、内蒙古、青海、新疆、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云南、四川、西藏等地。

【性味】淡;平

药性查药:寒性热性温性凉性平性

药味查药:甘味苦味辛味酸味咸味涩味淡味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镇静安神。主心慌;心烦;痫症;中风不语;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中药拼音索引:t
打赏中医宝典
中药功效分类

相关中药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主治

相关方剂


鍏嶈矗鐢虫槑锛�鏈珯鎵€鏈夊唴瀹逛粎渚涘弬鑰冿紝濡傛灉鎮ㄩ渶瑕佽В鍐冲叿浣撻棶棰橈紝寤鸿鎮ㄥ挩璇㈢浉鍏抽鍩熶笓涓氫汉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