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地紫菀
- 目录
- 《中药大辞典》白地紫菀
《中药大辞典》:白地紫菀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拼音名】Bái Dì Zǐ Wǎn
【别名】大火草、牛耳朵火草(《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白叶不翻、小一支箭、白头翁(《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菊科植物钩毛大丁草的根。秋、冬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根细长须状,多数。叶基生,椭圆状卵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长5~12厘米,宽2~4厘米,基部平截,下延,边缘微波状,上面绿色,下面密被灰白色绵毛;叶柄长2~6厘米。花茎由根基抽出。头状花序单生于顶端;总苞片覆瓦状,多列,外层苞片钻形,向内渐成披针形,均被毛;花白色至粉红色,后变淡红紫色,舌状花雌性,管状花两性,先端5齿裂,稍2唇形。瘦果有喙,冠毛刺毛状。花期2~4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边、草丛中。
【性味】辛微苦,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研末撒。
【注意】孕妇忌服。
【备注】性味以下出《云南中草药选》
【摘录】《中药大辞典》

白地紫菀 知识
紫菀
- 紫菀【本草纲目】
- 紫菀【本草纲目】图文版
- 紫菀【根茎类中药】
- 紫菀【中药大全】
- 紫菀【中药图谱】
- 紫菀《本草备要》
- 紫菀《本草便读》
- 紫菀《本草乘雅半偈》
- 紫菀《本草乘雅半偈》
- 紫菀《本草崇原》
- 紫菀《本草崇原》
- 紫菀《本草从新》
- 紫菀《本草撮要》
- 紫菀《本草分经》
- 紫菀《本草分经》
- 紫菀《本草纲目》
- 紫菀《本草经集注》
- 紫菀《本草经解》
- 紫菀《本草经解》
- 紫菀《本草蒙筌》
- 紫菀《本草求真》
- 紫菀《本草图经》
- 紫菀《本草图经》
- 紫菀《本草新编》
- 紫菀《本草新编》
- 紫菀《本草衍义》
- 紫菀《本草择要纲目》
- 紫菀《本草择要纲目》
- 紫菀《本经逢原》
- 紫菀《得配本草》
- 紫菀《滇南本草》
- 紫菀《滇南本草》
- 紫菀《顾松园医镜》
- 紫菀《雷公炮制药性解》
- 紫菀《雷公炮炙论》
- 紫菀《雷公炮炙论》
- 紫菀《名医别录》
- 紫菀《千金翼方》
- 紫菀《神农本草经》
- 紫菀《吴普本草》
- 紫菀《新修本草》
- 紫菀《药笼小品》
- 紫菀《药笼小品》
- 紫菀《医学入门》
- 紫菀《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紫菀《长沙药解》
- 紫菀《长沙药解》
- 紫菀《证类本草》
- 紫菀《证类本草》
- 紫菀《中药炮制》
- 紫菀《中药学》
- 藏紫菀【中药大全】
- 山紫菀【中药大全】
- 水紫菀【中药大全】
- 紫菀茶《茶饮保健》
- 紫菀膏【方剂大全】
- 紫菀茸《药性切用》
- 紫菀散【方剂大全】
- 紫菀散《冯氏锦囊秘录》
- 紫菀汤【方剂大全】
- 紫菀汤《备急千金要方》
- 紫菀汤《冯氏锦囊秘录》
- 紫菀汤《妇人大全良方》
- 紫菀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紫菀汤《汤头歌诀》
- 紫菀汤《汤头歌诀》
- 紫菀汤《医方论》
- 紫菀汤《医方论》
- 紫菀丸【方剂大全】
- 紫菀丸《备急千金要方》
- 大紫菀丸【方剂大全】
- 单头紫菀【中药大全】
- 高山紫菀【中药大全】
- 接骨紫菀【中药大全】
- 陀罗紫菀【中药大全】
- 紫菀简介【中药基础】
- 紫菀茸汤【方剂大全】
- 紫菀茸汤《外科理例》
- 阿尔泰紫菀【中药大全】
- 八味紫菀汤【方剂大全】
- 百部紫菀丸【方剂大全】
- 百合紫菀汤【方剂大全】
- 沉香紫菀丸【方剂大全】
- 大效紫菀丸【方剂大全】
- 单头紫菀根【中药大全】
- 海藏紫菀散《仁术便览》
- 加减紫菀汤【方剂大全】
- 加味紫菀汤【方剂大全】
- 金露紫菀丸【方剂大全】
- 人参紫菀汤《是斋百一选方》
- 太白小紫菀【中药大全】
- 天冬紫菀酒【方剂大全】
- 天冬紫菀酒【中医食疗内科食疗】
- 竹茹紫菀汤【方剂大全】
- 紫菀七味汤【方剂大全】
- 识别真假紫菀【中药鉴别】
- 阿尔泰紫菀图片【全草类中药】
- 加味人参紫菀散【方剂大全】
- 紫菀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别】
- 紫菀的炮制方法【中药炮制】
- 甘桔加阿胶紫菀汤【方剂大全】
- 紫菀高产栽培技术【中药种贮】
- 阿尔泰紫菀栽培技术【中药种贮】
- 杏仁桑白皮款冬花马兜铃金沸草紫菀苏子射干百合桔梗《轩岐救正论》
- 杏仁桑白皮款冬花马兜铃金沸草紫菀苏子射干百合桔梗《轩岐救正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