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解马兜铃
- 目录
- 《中华本草》百解马兜铃
《中华本草》:百解马兜铃

【拼音名】Bǎi Jiě Mǎ Dōu Línɡ
【别名】白金果榄、山总管、百解薯。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tolochiawestlandiiHems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香港马兜铃 木质藤本;嫩枝绿色,密被短柔毛;叶柄长1-1.5cm,稍被毛;叶片革质或纸质,狭长圆状披针形或狭长圆形,长12-20cm,宽2-5cm,先端短尖,基部狭耳形,下面稍被长柔毛;基出脉3条,侧脉每边8-12条,弯拱向上至边缘互相连接,网脉在下面明显突起。总状花序被褐色丝质长柔毛;花梗长7-12cm,常向下弯垂;花被管中部急遽弯曲,下部长达5cm,直径1.5-2cm,弯曲处至檐部较下部短而粗,常彼此贴生,黄色而有紫色纵脉;檐部盘状,倒心形,直径8-13cm,上面黄白色而有紫色斑块,愈至管中部斑块愈明显,具网状脉纹,边缘不明显3浅裂或仅先端凹入;裂片平展,下面裂片稍大;喉部暗紫色,半圆形,直径约1.5cm;花药长圆形,成对贴生于合蕊柱近基部,并与其裂片对生;子房圆柱形,长约1.5cm;合蕊柱肉质,先端深3裂;裂片边缘向下延伸,具乳头状突起,花期3-4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和云南。
【性味】苦;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研末,醋调搽。
【摘录】《中华本草》

马兜铃
- 马兜铃【本草纲目】
- 马兜铃【本草纲目】图文版
- 马兜铃【中草药图片】
- 马兜铃【中药大全】
- 马兜铃【中药图谱】
- 马兜铃《本草备要》
- 马兜铃《本草便读》
- 马兜铃《本草乘雅半偈》
- 马兜铃《本草乘雅半偈》
- 马兜铃《本草从新》
- 马兜铃《本草撮要》
- 马兜铃《本草分经》
- 马兜铃《本草分经》
- 马兜铃《本草纲目》
- 马兜铃《本草害利》
- 马兜铃《本草蒙筌》
- 马兜铃《本草求真》
- 马兜铃《本草图经》
- 马兜铃《本草图经》
- 马兜铃《本草易读》
- 马兜铃《本草易读》
- 马兜铃《本草择要纲目》
- 马兜铃《本草择要纲目》
- 马兜铃《本经逢原》
- 马兜铃《得配本草》
- 马兜铃《冯氏锦囊秘录》
- 马兜铃《雷公炮制药性解》
- 马兜铃《雷公炮炙论》
- 马兜铃《雷公炮炙论》
- 马兜铃《汤液本草》
- 马兜铃《药笼小品》
- 马兜铃《药笼小品》
- 马兜铃《药性切用》
- 马兜铃《医学入门》
- 马兜铃《玉楸药解》
- 马兜铃《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马兜铃《证类本草》
- 马兜铃《证类本草》
- 北马兜铃【中药图谱】
- 马兜铃丹【方剂大全】
- 马兜铃散【方剂大全】
- 马兜铃散《妇人大全良方》
- 马兜铃汤【方剂大全】
- 马兜铃丸【方剂大全】
- 马兜铃饮【方剂大全】
- 宝兴马兜铃【中药图谱】
- 卵叶马兜铃【中药图谱】
- 马兜铃根汤【方剂大全】
- 绵毛马兜铃【中药大全】
- 绵毛马兜铃【中药图谱】
- 南粤马兜铃【中药大全】
- 识别真假马兜铃【中药鉴别】
- 马兜铃高产栽培技术【中药种贮】
- 中药马兜铃详细介绍【中药基础】
- 马兜铃(附:青木香、青木香藤)《中药学》
- 杏仁桑白皮款冬花马兜铃金沸草紫菀苏子射干百合桔梗《轩岐救正论》
- 杏仁桑白皮款冬花马兜铃金沸草紫菀苏子射干百合桔梗《轩岐救正论》
马兜铃 知识
- 马兜铃酸肾毒性探因【中医知识】
- 如何防治马兜铃酸肾病【中医知识】
- 中药中毒与解救:马兜铃【中医知识】
- 含马兜铃酸中药安全性研究完成【中医知识】
- 含马兜铃酸中药毒性作用机理阐明【中医知识】
- 慢性马兜铃酸肾病证候规律被揭示【中医知识】
- 马兜铃酸引出的问题——加强中药安全性的系统研究【中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