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桐皮

目录
《中药大辞典》川桐皮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大辞典》:川桐皮

【拼音名】Chuān Tónɡ Pí

【英文名】Septemlobate Kalopanax Bark

【别名】茨楸、棘揪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Koidz.的树皮。全年可采,以春季为好,晒干。

【原形态】落叶乔木,枝有粗刺。叶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掌状5~7裂,裂片三角状卵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先端渐尖或骤凸,边缘有细锯齿,下面幼时有短柔毛。伞形花序聚生为圆锥花序;花白色或淡黄绿色;萼齿5;花瓣5;雄蕊5,花丝比花瓣长1倍以上;子房下位,2室,花柱2,合生成柱状,先端分离。果球形,熟时黑色。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疏林中。产于安徽、湖北、湖南、广西。

【性状】树皮板状或向内卷曲,厚2~7mm。外表面浅灰黑色,有灰白色斑纹,或灰绿色至黑褐色地衣附着,具纵皱纹及裂纹并有棕褐色菱形皮孔,钉刺乳头状,稍呈纵向扁长,顶端有锐刺或因除掉而留下的痕迹,钉刺基部直径0.5~1cm,较大的钉刺有的稍有环纹;内表面黄棕色,平滑,有细纵纹。质坚硬,断面纤维性。气微,味微辛、略麻舌。

【化学成份】树皮含鞣质、黄酮、香豆素、树酯、精油及少量生物碱;根皮含刺楸毒甙(kalotoxin)、刺楸皂甙。

【性味】性平,味微苦。

药性查药:寒性热性温性凉性平性

药味查药:甘味苦味辛味酸味咸味涩味淡味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药拼音索引:c
打赏中医宝典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功效分类

川桐皮 知识

中药功效分类

桐皮

中药功效分类

桐皮 知识

中药功效分类

相关中药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主治

相关方剂


閸忓秷鐭楅悽铏閿涳拷閺堫剛鐝幍鈧張澶婂敶鐎归€涚矌娓氭稑寮懓鍐跨礉婵″倹鐏夐幃銊╂付鐟曚浇袙閸愬啿鍙挎担鎾绘6妫版﹫绱濆楦款唴閹劌鎸╃拠銏㈡祲閸忔娊顣崺鐔剁瑩娑撴矮姹夋竟顐犫偓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