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樟果


《中药大辞典》:猴樟果

【出处】《贵州草药》
【拼音名】Hóu Zhānɡ Guǒ
【性味】性温,味辛。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猴樟果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拼音名】Hóu Zhānɡ Guǒ
【英文名】fruit of Bodinier Cinnamon
【别名】香樟果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猴樟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bodinieri Lévl.[C.hupehanum Gamble]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去净杂质,晒干。
【原形态】猴樟乔木,高达16m。树皮红褐色;小枝圆柱形,暗紫色,末节有角棱;芽卵形,具绢状毛。叶互生,厚纸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8-17cm,宽3-10cm,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上面幼时稍有细毛,后变光亮,下面初有灰色绢丝状毛,后则稍有短柔毛,呈灰白色,中脉暗红色,侧脉4-6对,互生,下部叶脉有时对生,脉腋有腺点;叶柄长2-3cm。圆锥花序腋生或侧生,长10-15cm,2回叉状分歧;总梗长4-6cm;花被6裂,花被管漏斗状;裂片卵形,先端反曲,内面有白色绢毛,早落;发育雄蕊9,花药4室,第三轮雄蕊花药外向瓣裂。果实球形,径7-8mm,果梗先端膨大,宿存花被的先端反曲,果托盘状。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野丛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湖北等地。亦有人工栽培。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肝;胃经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3g。

猴樟
樟
- 樟【本草纲目】
- 樟【本草纲目】图文版
- 樟【中药大全】
- 樟《本草纲目》
- 臭樟【中药大全】
- 钓樟【本草纲目】
- 钓樟【本草纲目】图文版
- 钓樟《本草纲目》
- 钓樟《医学入门》
- 黄樟【中药大全】
- 香樟【中药大全】
- 樟梨【中药大全】
- 樟木【中药大全】
- 樟脑【本草纲目】
- 樟脑【本草纲目】图文版
- 樟脑【中草药图片】
- 樟脑【中药大全】
- 樟脑《本草备要》
- 樟脑《本草便读》
- 樟脑《本草从新》
- 樟脑《本草撮要》
- 樟脑《本草分经》
- 樟脑《本草纲目》
- 樟脑《本草求真》
- 樟脑《本草易读》
- 樟脑《本草易读》
- 樟脑《本草择要纲目》
- 樟脑《本草择要纲目》
- 樟脑《本经逢原》
- 樟脑《得配本草》
- 樟脑《冯氏锦囊秘录》
- 樟脑《外科全生集》
- 樟脑《药性切用》
- 樟脑《中药学》
- 樟树【中药图谱】
- 浙樟【中药大全】
- 豹皮樟【中药大全】
- 豺皮樟【中药大全】
- 大叶樟【中药大全】
- 狗爪樟【中药大全】
- 香樟根【中药大全】
- 香樟果【中药大全】
- 香樟叶【中药大全】
- 樟冰散【方剂大全】
- 樟梨子【中药大全】
- 樟柳散【方剂大全】
- 樟柳头【中药大全】
- 樟木子【中药大全】
- 樟木钻【中药大全】
- 樟脑丹【方剂大全】
- 樟树根【中药大全】
- 樟树果【中药大全】
- 樟树皮【中药大全】
- 樟树叶【中药大全】
- 樟树子【中药大全】
- 豺皮樟根【中药大全】
- 大叶钓樟【中药大全】
- 钓樟根皮【中药大全】
- 钓樟根皮《本草经集注》
- 钓樟根皮《名医别录》
- 钓樟根皮《千金翼方》
- 钓樟根皮《新修本草》
- 钓樟枝叶【中药大全】
- 狗爪樟皮【中药大全】
- 解樟疠毒《奇效简便良方》
- 越南樟皮【中药大全】
- 龙脑樟种植技术【中药种贮】
- 钓樟(音草)根皮《证类本草》
- 钓樟(音草)根皮《证类本草》
- 风痛药酒(樟树制药)【经络肢体病症中成药】
- 樟树中药饮片炮制特点【中药炮制】
- 半夏天麻丸(樟树制药)【经络肢体病症中成药】
- 樟树药交会39届今日开幕【中药视野】
- 樟交会签约项目34个 合同资金34.95亿元【中药资源】
樟 知识
- 龙脑樟种植技术【中医知识】
- 樟的副作用-樟中毒解救【中医知识】
- 樟木制家具卧室里不宜放【中医知识】
- 龙脑樟为天然冰片最佳资源【中医知识】
- 辩证论治樟树皮粉治下肢溃疡【中医知识】
- 樟脑丸、消毒液到底致癌不致癌【中医知识】
- 科学家推断“樟脑丸”可能致癌原因【中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