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实
《中药大辞典》:苦参实

【出处】《唐本草》
【拼音名】Kǔ Shēn Shí
【别名】苦参子(《纲目》),苦豆(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来源】为豆科植物苦参的种子。7~8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去其荚壳,晒干收藏。
【化学成份】种子含油14.76%;另含少量金雀花碱。
【性味】《纲目》:"苦,寒。"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3~5分。
【附方】①治急性菌痢:苦豆研末,分装胶囊或压制成片。每次服0.5克,一日四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苦参实

【出处】出自《唐本草》。
【拼音名】Kǔ Shēn Shí
【英文名】Seed of Lightyellow Sophora
【别名】苦参子、苦豆。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phora flavescens Ait.[S.angustifolia Sieb.et Zucc.]
采收和储藏:7-8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打下种子,去净果壳、杂质,再晒干。
【原形态】苦参 落叶半灌木,高1.5-3m。根圆柱状,外皮黄白色。茎直立,多分枝,具纵沟;幼枝被疏毛,后变无毛。奇数羽状复叶,长20-25cm,互生;小叶15-29,叶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3-4cm,宽1.2-2cm,先端渐尖,基部圆,有短柄,全缘,背面密生平贴柔毛;托叶线形。总状花序顶生,长15-20cm,被短毛,苞片线形;萼钟状,扁平,长6-7mm,5浅裂;花冠蝶形,淡黄白色;旗瓣匙形,翼瓣无耳,与龙骨瓣等长;雄蕊10,花丝分离;子房柄被细毛,柱头圆形。荚果线形,先端具长喙,成熟时不开裂,长5-8cm。种子间微缢缩,呈不明显的串珠状,疏生短柔毛。种子3-7颗,近球形,黑色。花期5-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沙地或向阳山坡丛中及溪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
【化学成份】种子中含有左旋5a-羟基槐根碱(5a-hydroxyophocarpine),左旋槐根碱(sophocarpine),左旋N-甲基金雀花碱(N-methylcytisine),右旋9a-羟基苦参碱(9a-hydroxymatrine),左旋5a,9a-二羟基苦参碱(5a,9a-dihydroxymatrine),右旋苦参碱-N-氧化物(matrine-N-oxide),右旋槐花醇-N-氧化物(sophoranol N-oxide)。
【性味】苦;寒
【归经】肝;脾;大肠经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6-1.5g,每日4次。
【各家论述】1.《唐本草》:明目。
【摘录】《中华本草》

苦参实 知识
苦参
- 苦参【本草纲目】
- 苦参【本草纲目】图文版
- 苦参【中草药图片】
- 苦参【中药大全】
- 苦参【中药图谱】
- 苦参《本草备要》
- 苦参《本草便读》
- 苦参《本草乘雅半偈》
- 苦参《本草乘雅半偈》
- 苦参《本草崇原》
- 苦参《本草崇原》
- 苦参《本草从新》
- 苦参《本草撮要》
- 苦参《本草分经》
- 苦参《本草纲目》
- 苦参《本草害利》
- 苦参《本草经集注》
- 苦参《本草蒙筌》
- 苦参《本草求真》
- 苦参《本草图经》
- 苦参《本草图经》
- 苦参《本草新编》
- 苦参《本草新编》
- 苦参《本草衍义》
- 苦参《本草易读》
- 苦参《本草易读》
- 苦参《本草择要纲目》
- 苦参《本草择要纲目》
- 苦参《本经逢原》
- 苦参《得配本草》
- 苦参《滇南本草》
- 苦参《滇南本草》
- 苦参《冯氏锦囊秘录》
- 苦参《顾松园医镜》
- 苦参《雷公炮制药性解》
- 苦参《雷公炮炙论》
- 苦参《雷公炮炙论》
- 苦参《名医别录》
- 苦参《千金翼方》
- 苦参《神农本草经》
- 苦参《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苦参《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苦参《汤液本草》
- 苦参《外科全生集》
- 苦参《吴普本草》
- 苦参《新修本草》
- 苦参《药鉴》
- 苦参《药鉴》
- 苦参《药笼小品》
- 苦参《药笼小品》
- 苦参《药性切用》
- 苦参《药征续编》
- 苦参《药征续编》
- 苦参《医学入门》
- 苦参《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苦参《长沙药解》
- 苦参《长沙药解》
- 苦参《证类本草》
- 苦参《证类本草》
- 苦参《中药炮制》
- 苦参《中药学》
- 苦参膏【方剂大全】
- 苦参煎【方剂大全】
- 苦参酒【方剂大全】
- 苦参散【方剂大全】
- 苦参散《备急千金要方》
- 苦参散《儒门事亲》
- 苦参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苦参水【方剂大全】
- 苦参汤【方剂大全】
- 苦参汤《备急千金要方》
- 苦参汤《备急千金要方》
- 苦参汤《备急千金要方》
- 苦参汤《金匮悬解》
- 苦参汤《医方考》
- 苦参汤《医学心悟》
- 苦参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苦参丸【方剂大全】
- 苦参丸《妇人大全良方》
- 苦参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苦参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苦参丸《外科理例》
- 苦参丸《医方考》
- 苦参饮【方剂大全】
- 苦参圆【方剂大全】
- 小苦参【中药大全】
- 苦参大丸【方剂大全】
- 苦参汤方《伤寒杂病论》
- 苦参汤方《医宗金鉴》
- 苦参洗剂【方剂大全】
- 苦参洗汤【方剂大全】
- 苦参酝酒【方剂大全】
- 苦参治验《寿世保元》
- 苦参子膏【方剂大全】
- 白术苦参汤【方剂大全】
- 陈氏苦参丸【方剂大全】
- 儿茶和苦参【方剂大全】
- 黄连苦参汤【方剂大全】
- 加味苦参丸【方剂大全】
- 苦参(寒)《本草分经》
- 苦参(寒)《本草分经》
- 苦参的妙用【中药基础】
- 苦参地黄丸【方剂大全】
- 苦参甘草汤【方剂大全】
- 苦参橘皮丸【方剂大全】
- 苦参橘皮丸《备急千金要方》
- 苦参石膏汤【方剂大全】
- 苦参天麻酒【方剂大全】
- 苦参通淋方【方剂大全】
- 苦参外洗方【方剂大全】
- 苦参藓皮汤【方剂大全】
- 苦参消石酒【方剂大全】
- 苦参栀子丸【方剂大全】
- 苦参子仁酊【方剂大全】
- 淋洗苦参汤【方剂大全】
- 龙胆苦参丸【方剂大全】
- 葶苈苦参散【方剂大全】
- 皂角苦参丸【方剂大全】
- 寒凉药之苦参【中药基础】
- 苦参十二味丸【方剂大全】
- 苦参吐毒热汤【方剂大全】
- 苦参苡米洗剂【方剂大全】
- 苦参栽培技术【中药种贮】
- 当归贝母苦参丸【方剂大全】
- 当归贝母苦参丸《金匮悬解》
- 当归贝母苦参丸《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加减大造苦参丸【方剂大全】
- 苦参子治休息痢《冷庐医话》
- 当归贝母苦参丸方《伤寒杂病论》
- 当归贝母苦参丸方《医宗金鉴》
- 苦参酒二(癞病)【百病药酒】
- 苦参酒方(癞病)【百病药酒】
- 苦参酒三(疫毒)【百病药酒】
- 苦参酒(痔疮肿痛)【偏方】
- 苦参酒一(疥癣病)【百病药酒】
- 苦参酿酒方(癞病)【百病药酒】
- 苦参酝酒方(癞病)【百病药酒】
- 藤黄苦参酒(毛囊炎)【偏方】
- 苦参黄柏酒(肿痛欲脱)【偏方】
- 苦参解毒酒(食物中毒)【百病药酒】
- 大造苦参丸(加减大造苦参丸)《冯氏锦囊秘录》
- 国家药典委员会关于复方苦参注射液质量标准的复函【药典修订】
- 处方简单 缓释明显 便于给药——中国药大制备出苦参素胃内滞留缓释片【中药研究】
苦参 知识
- 苦参汤【中医知识】
- 苦参作用【中医知识】
- 苦参的功效【中医知识】
- 苦参的药用【中医知识】
- 苦参的作用【中医知识】
- 苦参栓的效果【中医知识】
- 苦参素软胶囊【中医知识】
- 苦参治病验方【中医知识】
- 苦参煎剂止瘙痒【中医知识】
- 苦参中毒与解救【中医知识】
- 良药苦口话苦参【中医知识】
- 苦参 中药诗赏析【中医知识】
- 苦参的现代药理研究【中医知识】
- 沈括首载苦参副作用【中医知识】
- 苦参酒方——(癞病)【中医知识】
- 苦参酿酒方——(癞病)【中医知识】
- 苦参酝酒方——(癞病)【中医知识】
- 苦参酒(二)——(癞病)【中医知识】
- 苦参天麻酒——(疥癣病)【中医知识】
- 复方苦参碱可防治增生性瘢痕【中医知识】
- 苦参酒(一)——(疥癣病)【中医知识】
- 苦参生物碱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中医知识】
- 苦参碱可诱发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凋亡【中医知识】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疗效观察【中医知识】
- 中国药大制备出苦参素胃内滞留缓释片处方简单缓释明显【中医知识】
- 处方简单缓释明显便于给药——中国药大制备出苦参素胃内滞留缓释片【中医知识】
- 复方苦参注射液加白细胞介素2加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25例【中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