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槟榔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槟榔

【拼音名】Mǎ Bīnɡ Lɑnɡ
【来源】白花菜科山柑属植物马槟榔Capparis masaikaii Levl.,以种仁入药。秋季果实呈褐色时采收,剖开取出种子,洗去假种皮,晒干。
【性味】苦、甘,寒。
【用法用量】1~2枚。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马槟榔

【出处】《品汇精要》
【拼音名】Mǎ Bīnɡ Lɑnɡ
【别名】马金南(《记事珠》),马金囊(《云南志》),紫槟榔(《纲目》),水槟榔、太极子(《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屈头鸡(《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白花菜科植物水槟榔或马槟榔的种子。冬季采收成熟果实,击破硬壳,取出种子,晒干。
【原形态】①水槟榔
藤状灌木,高达3米以上。老枝光滑,幼枝先端密被黄褐色毛。单叶互生;叶片矩圆状卵形或椭圆形,长8~20厘米,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至黄褐色,两面均无毛,唯嫩叶常密被棕褐色毡样毛;叶柄有凹槽,刺状托叶2枚,质硬,下弯。花黄色,顶生或腋生,由多个伞形或伞房状花序组成硕大的圆锥花序;总花柄长1~4厘米,小花柄长1~2.5厘米,密被咖啡色短茸毛;萼片4,2轮,阔倒卵形,长1~2厘米,两面均被咖啡色短毛;花瓣4,长倒卵形,长1.3~1.7厘米,被白色柔毛;雄蕊多数;子房卵形,子房柄长4厘米,花柱不明显。果实球形,径约4~8厘米,黄红色,表面有不规则纵皱。种子数枚,黄白色或猩红色。花期4月。果期11月。
生山谷密林中或山涧旁。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②马槟榔
攀援灌木。老枝褐色,幼枝密被褐色毛。单叶互生成对生;有短柄;叶片椭圆形,长7~12厘米,宽4~7厘米,先端钝尖,基部阔楔形,全缘,表面绿色光亮,背面灰绿色,有细毛,叶脉羽状,两面突起,叶片干后为褐色;托叶有时变为钩刺。花白色;花萼4,两轮排列;花瓣4,覆瓦状排列;雄蕊多数;子房柄粗,长达3厘米,木质。果实卵形或近球形,长达2厘米,外果皮皱缩,有不规则棱及粗短的棘状突起。种子黑褐色或灰褐色。花期3~6、月。果期8~12月。
生于山谷密林中。分布云南、广西、广东、贵州等地
【生境分布】主产广西、云南。广东亦产。
【性状】①水槟榔的干燥种子,呈肾形或圆形而扁,一端常呈鸟喙状,径1~1.8厘米。外表光滑或略粗糙,黄白色、红棕色或青灰色不等。种子中央有一半环状痕迹,一端与种脐相遇。种脐明显,种脊通常不明显。种皮坚脆,厚约1毫米,种皮内面灰白色至黄白色,有纵纹理,并有薄膜紧贴于种皮上。胚白色至微黄色,部分有紫晕。子叶弯生成卷旋状。味先略苦而后甜。
②马槟榔的干燥种子,与上种相似,唯种子外表灰褐色或黑褐色。均以新鲜。饱满、种仁黄白色者为佳。
【性味】甘,寒。
①《品汇精要》:"味苦甘,性寒,无毒。"
②《纲目》:"实:甘,寒,无毒。核仁:苦甘,寒,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止渴。治伤寒热病暑热口渴,麻疹,喉痛,食滞胀满,肿毒。
①《品汇精要》:"主催生,若难产临死者用仁细嚼,井华水送下。""生产繁者,久服则子宫冷,自然绝矣。"
【用法用量】内服:生嚼或煎汤,1~2钱。外用:捣涂。
【附方】①治食滞胀满:水槟榔一至三钱,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②治喉头炎,暑热口渴:水槟榔二至三粒嚼烂,含咽药液。(《广西中草药》)
【备注】同属植物锡朋槌果藤(分布广东、广西)的种子,在广东亦作马槟榔使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马槟榔

【出处】出自《品汇精要》
【拼音名】Mǎ Bīnɡ Lɑnɡ
【英文名】Seed of Masaikai Caper
【别名】马金南、马金囊、紫槟榔、山槟榔、太极子、屈头鸡。
【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花菜科植物马槟榔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pparis masaikai Levl.
采收和储藏:冬季采收成熟果实,击破硬壳,取出种子晒干。
【原形态】山槟榔 灌木或攀援植物。枝略扁平,带红色,密被诱色短绒毛;刺粗壮,花枝上常无刺。叶柄粗壮,长12-21mm,被毛与技相同;叶片椭图形或长圆形,有时椭圆状披针形,长7-20cm,宽3.5-9cm,先端圆形或钝形,有时急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近革质,背面密被脱落较迟的诱色短绒毛;中脉稍宽阔,表面微凹,背面淡紫色,凸起。亚伞形花序腋生及在枝端再组成10-20cm长的圆锥花序,花序中常有不正常发育的小叶,各部均被锈色短绒毛,亚伞形花序有花3-8朵,总花使长1-5cm;花白色或粉红色;萼片长8-12mm,宽5-8mm,外面密被锈色短绒毛,花瓣长12-15mm,两面均被绒毛,上面2个较宽,长圆状倒卵形,基部包着花盘,下面2个较狭,长圆形;雄蕊40-50;雌蕊柄长2-3mm;子房卵球形,表面有数条纵行的棱与沟。果球形或近椭圆形,长4-6cm,直径4-5cm,成熟及干后紫红褐色,表面有4-8条纵行鸡冠状高3-6mm的肋棱,先端有数至15mm长的喙;花梗及雌蕊柄果时木化增粗,果皮硬革质,厚约5mm,紫红色;种子数至10余粒,长约1.8cm,宽约1.5cm,高约1cm,种皮紫红褐色。花期5-6月,果期11-12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沟谷或山坡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 种子不规则扁圆形,直径l-2cm。表面棕褐色,常有黑褐色果肉残留,边缘有鸟嘴状突出,其凹人处可见类三角形的种脐;胚乳膜质,内表面及膜质胚乳表面均可见紫棕色弯月形的种脊斑痕。种仁黄白色,胚轴长,子叶折叠,盘旋弯曲如蜗牛状。气微,味微涩、腥、甜。以个大、饱满、种仁色黄白、味甜者为佳。
显微鉴别 种子横切面:种皮厚壁细胞3-4列,细胞类圆形、卵形式多角形.直径15-45μm,壁厚5-15μm,孔沟及层 纹明显,分枝状石细胞长163-450m,直径30-45μm,胞腔明个散在或成,长吏900-300μm,直径25-40μm,壁厚10-15μmu。
径7-20μm。薄壁组织层细胞8-10列,有一具偏光性的带。胚乳细胞2-7列,多角形,壁增厚,内含糊粉粒及油滴。
【化学成份】马槟榔成熟种子中含有2种甜味蛋白,分别命名为马槟榔甜蛋白(mabinlin)Ⅰ及Ⅱ。甜蛋白Ⅰ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 600,等电点为11.8;甜蛋白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 400,等电点为 11.3。种子吸胀或浸泡水中并保温一段时间,会产生一种苦味物质:(口恶)唑烷硫酮(oxazolidine-2-thione),它是由于种子中所含的2-羟乙基芥子油甙(2-hydroxyethylglucosi-nolate)酶解时所产生的,可将甜味掩盖。
【药理作用】同属植物Capparisdecidua的果壳和种子的醇提取物(挥发性含硫的有机化合物)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及霍乱弧菌等均有抗菌作用,但无抗真菌作用。
【鉴别】理化鉴别 ( l)取本品粉末5g,加水50ml,置水浴中温湿1-2h,滤过。取滤液2ml,置试管中,用力振摇1min,产生大量蜂窝状泡沫,放置10min,无明显消失。(检查皂式)(2)取本品粉末10g,置带塞锥形瓶中,加乙醚50ml,浸泡2h,滤过。取滤液2ml,置表面皿中挥发干,加无水硫酸钠少量共热,产生气泡,并有白色、具刺激性臭气。(检查油脂类化合物)
【性味】甘;寒
【归经】脾;胃;肺经
【用法用量】内服:生嚼1-2枚;或煎汤,3-6g。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未婚未育女性慎久服,孕妇禁服。
【各家论述】1.《品汇精要》:主催生,若难产临死者用仁细嚼,并华水送下。生产繁者,久服则子宫冷,自然绝矣。
2.《纲目》:伤寒热病,食数枚,冷水下。又治恶疮肿毒,内食一枚,冷水下,外爵涂之,即无所伤。
【摘录】《中华本草》

相关记载
马槟榔
槟榔
- 槟榔【本草纲目】
- 槟榔【本草纲目】图文版
- 槟榔【果实类中药】
- 槟榔【中草药图片】
- 槟榔【中药大全】
- 槟榔【中药图谱】
- 槟榔《本草备要》
- 槟榔《本草便读》
- 槟榔《本草乘雅半偈》
- 槟榔《本草乘雅半偈》
- 槟榔《本草从新》
- 槟榔《本草撮要》
- 槟榔《本草分经》
- 槟榔《本草纲目》
- 槟榔《本草害利》
- 槟榔《本草经集注》
- 槟榔《本草经解》
- 槟榔《本草经解》
- 槟榔《本草蒙筌》
- 槟榔《本草求真》
- 槟榔《本草图经》
- 槟榔《本草图经》
- 槟榔《本草新编》
- 槟榔《本草新编》
- 槟榔《本草衍义》
- 槟榔《本草易读》
- 槟榔《本草易读》
- 槟榔《本草择要纲目》
- 槟榔《本草择要纲目》
- 槟榔《本经逢原》
- 槟榔《得配本草》
- 槟榔《冯氏锦囊秘录》
- 槟榔《顾松园医镜》
- 槟榔《海药本草》
- 槟榔《雷公炮制药性解》
- 槟榔《雷公炮炙论》
- 槟榔《雷公炮炙论》
- 槟榔《冷庐医话》
- 槟榔《临床营养学》
- 槟榔《名医别录》
- 槟榔《千金翼方》
- 槟榔《食疗本草》
- 槟榔《汤液本草》
- 槟榔《外科全生集》
- 槟榔《新修本草》
- 槟榔《药鉴》
- 槟榔《药鉴》
- 槟榔《药笼小品》
- 槟榔《药笼小品》
- 槟榔《药性切用》
- 槟榔《医学入门》
- 槟榔《饮食须知》
- 槟榔《玉楸药解》
- 槟榔《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槟榔《瘴疟指南》
- 槟榔《瘴疟指南》
- 槟榔《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槟榔《证类本草》
- 槟榔《证类本草》
- 槟榔《中药炮制》
- 槟榔《中药学》
- 槟榔《中医饮食营养学》
- 槟榔饼【方剂大全】
- 槟榔丹【方剂大全】
- 槟榔花【中药大全】
- 槟榔煎【方剂大全】
- 槟榔皮《本草择要纲目》
- 槟榔皮《本草择要纲目》
- 槟榔散【方剂大全】
- 槟榔散《备急千金要方》
- 槟榔散《博济方》
- 槟榔散《博济方》
- 槟榔散《博济方》
- 槟榔散《冯氏锦囊秘录》
- 槟榔散《妇人大全良方》
- 槟榔散《普济本事方》
- 槟榔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槟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槟榔散《外科理例》
- 槟榔散《小儿药证直诀》
- 槟榔散《小儿药证直诀》
- 槟榔散《医学心悟》
- 槟榔汤【方剂大全】
- 槟榔汤《备急千金要方》
- 槟榔汤《备急千金要方》
- 槟榔汤《备急千金要方》
- 槟榔汤《普济本事方》
- 槟榔丸【方剂大全】
- 槟榔丸《扁鹊心书》
- 槟榔丸《扁鹊心书》
- 槟榔丸《普济本事方》
- 槟榔丸《儒门事亲》
- 槟榔丸《退思集类方歌注》
- 槟榔饮【方剂大全】
- 槟榔粥【方剂大全】
- 焦槟榔【中药大全】
- 山槟榔【中药大全】
- 野槟榔【中药大全】
- 枣槟榔【中药大全】
- 白槟榔散【方剂大全】
- 槟榔饼子【方剂大全】
- 槟榔加工【中药知识】
- 槟榔煎丸【方剂大全】
- 槟榔简介【中药基础】
- 槟榔汤方《备急千金要方》
- 槟榔子丸【方剂大全】
- 大槟榔散【方剂大全】
- 大槟榔丸【方剂大全】
- 法制槟榔【方剂大全】
- 木香槟榔《汤头歌诀》
- 木香槟榔《汤头歌诀》
- 小槟榔丸《儒门事亲》
- 槟榔苍柏丸【方剂大全】
- 槟榔大黄汤【方剂大全】
- 槟榔附子汤【方剂大全】
- 槟榔鹤虱散【方剂大全】
- 槟榔滑石散【方剂大全】
- 槟榔黄葵散【方剂大全】
- 槟榔橘红散【方剂大全】
- 槟榔橘皮汤【方剂大全】
- 槟榔利膈丸【方剂大全】
- 槟榔糯米粥【健体活血偏方】
- 槟榔糯米粥【偏方】
- 槟榔遣虫散《冯氏锦囊秘录》
- 槟榔神芎丸【方剂大全】
- 槟榔四消片【脾胃病症中成药】
- 槟榔四消丸【方剂大全】
- 槟榔消痞散【方剂大全】
- 槟榔一物汤【方剂大全】
- 槟榔益气汤【方剂大全】
- 槟榔枳壳丸【方剂大全】
- 沉香槟榔汤【方剂大全】
- 沉香槟榔丸【方剂大全】
- 疮药槟榔散【方剂大全】
- 大黄槟榔丸【方剂大全】
- 导气槟榔散【方剂大全】
- 法制槟榔片【方剂大全】
- 防己槟榔丸【方剂大全】
- 甘遂槟榔散【方剂大全】
- 鹤虱槟榔汤【方剂大全】
- 厚朴槟榔汤【方剂大全】
- 黄连槟榔散【方剂大全】
- 茴香槟榔散【方剂大全】
- 加减槟榔汤【方剂大全】
- 降气槟榔丸【方剂大全】
- 解毒槟榔丸【方剂大全】
- 利气槟榔散【方剂大全】
- 木瓜槟榔丸【方剂大全】
- 木香槟榔茶《茶饮保健》
- 木香槟榔散《儒门事亲》
- 木香槟榔丸【方剂大全】
- 木香槟榔丸《仁术便览》
- 木香槟榔丸《儒门事亲》
- 木香槟榔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木香槟榔丸《退思集类方歌注》
- 木香槟榔丸《医方考》
- 木香槟榔丸《医方论》
- 木香槟榔丸《瘴疟指南》
- 木香槟榔圆【方剂大全】
- 七宝槟榔散《冯氏锦囊秘录》
- 下气槟榔散【方剂大全】
- 枳实槟榔丸【方剂大全】
- 槟榔化学成份【中药化学】
- 槟榔饮可美容【美容减肥偏方】
- 槟榔栽培技术【中药种贮】
- 槟榔真假识别【中药鉴别】
- 理气药之槟榔【中药基础】
- 槟榔散石榴根煎《医方考》
- 槟榔杀虫救兰香【中医文化中医八卦】
- 大效使君槟榔丸【方剂大全】
- 绀珠木香槟榔丸【方剂大全】
- 槟榔行气杀虫消积滞【药物养生】
- 槟榔四消丸(6g)【脾胃病症中成药】
- 槟榔四消丸(水丸)【方剂大全】
- 常嚼槟榔 害处多多【膳食养生】
- 调胃承气加木香槟榔汤【方剂大全】
- 槟榔四消丸(安庆药业)【脾胃病症中成药】
- 槟榔四消丸(佛慈制药)【脾胃病症中成药】
- 槟榔四消丸(佛仁制药)【脾胃病症中成药】
- 槟榔四消丸(河西制药)【脾胃病症中成药】
- 槟榔四消丸(岐黄药业)【脾胃病症中成药】
- 槟榔四消丸(泰康制药)【脾胃病症中成药】
- 槟榔四消丸(天原药业)【脾胃病症中成药】
- 幼儿伤食食疗方-槟榔饮【中医食疗儿科食疗】
- 槟榔四消丸(御生堂集团)【脾胃病症中成药】
- 槟榔四消丸(同仁堂天然药物)【脾胃病症中成药】
- 论升麻柴胡槟榔木香四味同用功效《药鉴》
- 论升麻柴胡槟榔木香四味同用功效《药鉴》
- 槟榔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槟榔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槟榔四消丸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疾患57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槟榔四消丸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疾患57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麦芽谷芽山楂神曲浓朴橘红枳实青皮枳壳薄桂乌药大腹皮莱菔子槟榔《轩岐救正论》
- 麦芽谷芽山楂神曲浓朴橘红枳实青皮枳壳薄桂乌药大腹皮莱菔子槟榔《轩岐救正论》
槟榔 知识
- 槟榔的故事【中医知识】
- 木香槟榔丸【中医知识】
- 槟榔杀虫救兰香【中医知识】
- 行气导滞说槟榔【中医知识】
- 杀虫消积数槟榔【中医知识】
- 中药文化:槟榔【中医知识】
- 槟榔为你御瘴舒心【中医知识】
- 驱虫除胀.话槟榔【中医知识】
- 槟榔行气杀虫消积滞【中医知识】
- 谁说湖南槟榔致癌?【中医知识】
- 槟榔被认定为一级致癌物【中医知识】
- 六神丸、鲜槟榔助你戒烟【中医知识】
- 幼儿伤食食疗方-槟榔饮【中医知识】
- 槟榔的副作用-槟榔中毒解救【中医知识】
- 儿童长期嚼槟榔可影响牙齿发育【中医知识】
- 台花莲口腔癌死亡率增当局吁减嚼槟榔【中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