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漏芦根
- 目录
- 《中华本草》砂漏芦根
《中华本草》:砂漏芦根

【拼音名】Shā Lòu Lú Gēn
【别名】砂兰刺头头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砂蓝刺头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chinops gmelinii Turcz.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砂蓝刺头 一年或多年生草本,高30-60cm。不分枝或下部分枝,有腺毛。叶互生;无叶柄;叶片条状披针形,长2-5cm,宽1-1.5cm,先端锐尖,基部半抱茎,边缘有白色硬刺,刺长约5mm,两面淡黄绿色,上部叶有遥毛,下部叶被绵毛。复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球形,直径约3cm,白色或淡蓝色;小头状花序的外总苞为白色冠毛状刚毛,完全分离;内总苞片外部的先端尖成芒状,上端遂状,上部边缘无有羽状眼毛;花冠筒白色,长约3mm,裂片5,条形,淡蓝色,与筒的等长。瘦果密生绒毛;冠毛下部联合。花期6-9月。
【性状】性状鉴别 根呈倒圆锥形,较细小,完整者长15-25cm,直径4-8mm;根头部无纤维状叶柄维管束,但有少数白色绵毛。表面土共色或淡黄色,有细的纵皱纹,下部常有支根;质地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呈裂片状,无黄黑相间的菊花纹;气微,味淡。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最外层由2-3列木栓细胞组成,皮层中有10-20个长椭圆形树脂道;韧皮部较窄,约占根半径的1/5,外侧有5-45个类圆形分泌腔,直径25-70(-100)μm,韧皮部无石细胞和树脂纤维:木质部发达,木射线由1-3列细胞组成,壁稍增厚且木化,韧皮射线不明显;本品菊糖结晶极少,具形较小。
【性味】味咸;苦;性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
【摘录】《中华本草》

漏芦
- 漏芦【本草纲目】
- 漏芦【食物解毒偏方】
- 漏芦【中草药图片】
- 漏芦【中药大全】
- 漏芦《本草备要》
- 漏芦《本草便读》
- 漏芦《本草撮要》
- 漏芦《本草经集注》
- 漏芦《本草蒙筌》
- 漏芦《本草求真》
- 漏芦《本草思辨录》
- 漏芦《本草思辨录》
- 漏芦《本草图经》
- 漏芦《本草图经》
- 漏芦《本草易读》
- 漏芦《本草易读》
- 漏芦《本草择要纲目》
- 漏芦《本草择要纲目》
- 漏芦《本经逢原》
- 漏芦《得配本草》
- 漏芦《滇南本草》
- 漏芦《滇南本草》
- 漏芦《冯氏锦囊秘录》
- 漏芦《雷公炮炙论》
- 漏芦《雷公炮炙论》
- 漏芦《名医别录》
- 漏芦《千金翼方》
- 漏芦《神农本草经》
- 漏芦《新修本草》
- 漏芦《药性切用》
- 漏芦《医学入门》
- 漏芦《玉楸药解》
- 漏芦《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漏芦《证类本草》
- 漏芦《证类本草》
- 漏芦《中药炮制》
- 漏芦《中药学》
- 漏芦茶《茶饮保健》
- 漏芦膏【方剂大全】
- 漏芦散【方剂大全】
- 漏芦散《备急千金要方》
- 漏芦散《妇人大全良方》
- 漏芦散《妇人大全良方》
- 漏芦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漏芦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漏芦汤【方剂大全】
- 漏芦汤《备急千金要方》
- 漏芦汤《备急千金要方》
- 漏芦汤《备急千金要方》
- 漏芦汤《妇人大全良方》
- 漏芦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漏芦汤《仙传外科集验方》
- 漏芦汤《医方考》
- 漏芦汤《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 漏芦丸【方剂大全】
- 论漏芦《苏沈良方》
- 论漏芦《苏沈良方》
- 沙漏芦【中药大全】
- 祁州漏芦【中药图谱】
- 禹州漏芦【中药大全】
- 化疔漏芦汤【方剂大全】
- 化毒漏芦饮【方剂大全】
- 加减漏芦汤【方剂大全】
- 连翘漏芦汤【方剂大全】
- 漏芦橘皮汤【方剂大全】
- 漏芦连翘汤《备急千金要方》
- 漏芦升麻汤【方剂大全】
- 木通漏芦茶《茶饮保健》
- 千金漏芦汤【方剂大全】
- 千金漏芦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寒凉药之漏芦【中药基础】
- 漏芦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别】
漏芦 知识
芦根
- 芦根【中草药图片】
- 芦根【中药大全】
- 芦根《本草备要》
- 芦根《本草便读》
- 芦根《本草乘雅半偈》
- 芦根《本草乘雅半偈》
- 芦根《本草从新》
- 芦根《本草撮要》
- 芦根《本草分经》
- 芦根《本草分经》
- 芦根《本草害利》
- 芦根《本草经集注》
- 芦根《本草蒙筌》
- 芦根《本草求真》
- 芦根《本草图经》
- 芦根《本草图经》
- 芦根《本草易读》
- 芦根《本草易读》
- 芦根《本经逢原》
- 芦根《得配本草》
- 芦根《冯氏锦囊秘录》
- 芦根《顾松园医镜》
- 芦根《雷公炮制药性解》
- 芦根《雷公炮炙论》
- 芦根《雷公炮炙论》
- 芦根《名医别录》
- 芦根《千金翼方》
- 芦根《汤液本草》
- 芦根《新修本草》
- 芦根《药笼小品》
- 芦根《药笼小品》
- 芦根《医学入门》
- 芦根《玉楸药解》
- 芦根《证类本草》
- 芦根《证类本草》
- 芦根《中药炮制》
- 芦根《中药学》
- 白芦根《药性切用》
- 藜芦根《药性切用》
- 芦根茶《茶饮保健》
- 芦根散【方剂大全】
- 芦根汤【方剂大全】
- 芦根汤《医方论》
- 芦根饮【方剂大全】
- 芦根粥【方剂大全】
- 葫芦根散【方剂大全】
- 芦根简介【中药基础】
- 芦根饮子【方剂大全】
- 芦根饮子《备急千金要方》
- 生芦根饮【方剂大全】
- 生芦根粥【方剂大全】
- 生芦根粥《保健药膳》
- 生芦根粥《保健药膳》
- 实葫芦根【中药大全】
- 水葫芦根【中药大全】
- 鲜芦根粥【偏方】
- 鲜芦根粥【食物解毒偏方】
- 葱白芦根汤《妇人大全良方》
- 黄芩芦根汤【方剂大全】
- 芦根白酒汤【方剂大全】
- 芦根代茶饮《保健药膳》
- 芦根代茶饮《保健药膳》
- 芦根清肺饮【方剂大全】
- 芦根清胃饮【方剂大全】
- 芦根竹茹粥《保健药膳》
- 芦根竹茹粥《保健药膳》
- 芒果芦根茶《茶饮保健》
- 泄热芦根散【方剂大全】
- 寒凉药之芦根【中药基础】
- 识别真假芦根【中药鉴别】
- 苇茎、芦根解《医学衷中参西录》
- 苇茎、芦根解《医学衷中参西录》
- 芦根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别】
- 盛夏喝杯芦根茶【夏季养生】
- 胃热呕吐-鲜芦根粥【中医食疗内科食疗】
- 小儿保健方——芦根乌梅汤【幼儿期保健】
芦根 知识
- 芦根的功效【中医知识】
- 鲜芦根的功效【中医知识】
- 芦根麦冬消暑汤【中医知识】
- 妙用芦根清热生津【中医知识】
- 胃热呕吐-鲜芦根粥【中医知识】
- 芦根,不用钱的退烧药【中医知识】
- 药用植物芦苇(芦根)锈病【中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