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天蜈蚣
《中药大辞典》:向天蜈蚣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拼音名】Xiànɡ Tiān Wú Gōnɡ
【别名】叶顶珠、铁精草(《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田菁的根及叶。夏季采收,鲜用。
【原形态】半灌木,高可达2~3米。茎直立,分枝,近秃净或被少数散生紧贴的毛,枝及叶轴平滑或有时有小凸点。双数羽状复叶,长15~30厘米;小叶20~30对,线状矩圆形,长8~20毫米,先端钝而有小锐尖。总状花序腋生,长3~10厘米,疏散,有花3~6朵;萼绿色,秃净,长4~5毫米,裂齿短而尖;花瓣淡黄色,长约1厘米,旗瓣有紫色斑点;雄蕊2束;子房线形,花柱内弯。荚果圆柱状条形,直或梢弯,长15~20厘米,宽约3毫米,有尖喙,种子25~30颗。花期9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原野。分布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等地。
【化学成份】木质部含氮0.02%、灰分0.71%、戊聚糖19.41%、纤维素56.21%、木质素20.40%。韧皮纤维含氮0.27%、灰分4.03%、戊聚糖13.69%、纤维素52.48%、木质素13.10%。
【性味】《福建民间草药》:"甘微苦,平。"
【归经】《泉州本草)):"入心、肾、膀胱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附方】①治男人下消,妇女赤白带:向天蜈蚣鲜根一两,银杏十四粒,冰糖一两。水煎服。
②治糖尿病:向天蜈蚣鲜根五钱至一两,淮山药一两,猪小肚一个。水煎,饭前服。
③治尿道炎,小便尿血:向天蜈蚣鲜叶二至四两。洗净,捣烂绞汁,约一小杯,调冰糖少许炖服。
④治毒蛇咬伤:向天蜈蚣鲜叶二两。捣烂,绞汁,入黄酒二两,炖服;渣敷患处。(选方出《泉州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向天蜈蚣

【出处】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拼音名】Xiànɡ Tiān Wú Gōnɡ
【英文名】Root of Common Sesbania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田菁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sbania cannabina(Retz.)Pers.[Aeschy nomene cannabina Retz.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田菁 一年生亚灌木状草本,高1-3m。茎直立,分枝,近秃净,嫩枝被紧贴柔毛,枝及叶轴平滑有时有小凸点。偶数羽状复叶,长15-30cm;小叶20-40对,叶片条状长圆表,长8-20mm,先端钝,有细尖,基部圆形,上面无毛,背面被紧贴疏毛;托叶早落。总状花序腋生,长3-10cm,疏散,花3-8朵;萼钟状,无毛,萼齿近三角形;花冠黄色,旗瓣扁圆形,长稍短于宽,有时具紫斑;雄蕊10,二体;子房线形,花柱内弯。荚果圆柱状条形,直或稍弯,长15-20cm,宽约3mm,有尖喙。种子多数,长圆形,绿褐色。花期9月,果期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田间路旁或潮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华东地区有栽培。
【化学成份】1.木质部含氮0.02%、灰分0.71%、戊聚糖19.41%、纤维素56.21%、木质素20.40%。2.韧皮纤维含氮0.27%、灰分4.03%、戊聚精13.69%、纤维素52.48%、木质素13.10%。
【性味】甘;微苦;平
【归经】心;肾;膀胱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蜈蚣
- 蜈蚣【本草纲目】
- 蜈蚣【本草纲目】图文版
- 蜈蚣【动物类中药】
- 蜈蚣【中草药图片】
- 蜈蚣【中药大全】
- 蜈蚣《本草备要》
- 蜈蚣《本草便读》
- 蜈蚣《本草崇原》
- 蜈蚣《本草崇原》
- 蜈蚣《本草从新》
- 蜈蚣《本草撮要》
- 蜈蚣《本草分经》
- 蜈蚣《本草纲目》
- 蜈蚣《本草害利》
- 蜈蚣《本草经集注》
- 蜈蚣《本草蒙筌》
- 蜈蚣《本草求真》
- 蜈蚣《本草衍义》
- 蜈蚣《本草易读》
- 蜈蚣《本草易读》
- 蜈蚣《本草择要纲目》
- 蜈蚣《本草择要纲目》
- 蜈蚣《本经逢原》
- 蜈蚣《得配本草》
- 蜈蚣《冯氏锦囊秘录》
- 蜈蚣《雷公炮制药性解》
- 蜈蚣《雷公炮炙论》
- 蜈蚣《雷公炮炙论》
- 蜈蚣《名医别录》
- 蜈蚣《千金翼方》
- 蜈蚣《神农本草经》
- 蜈蚣《外科全生集》
- 蜈蚣《新修本草》
- 蜈蚣《药性切用》
- 蜈蚣《医学入门》
- 蜈蚣《玉楸药解》
- 蜈蚣《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蜈蚣《证类本草》
- 蜈蚣《证类本草》
- 蜈蚣《中药学》
- 地蜈蚣《证类本草》
- 石蜈蚣【中药大全】
- 水蜈蚣【中药大全】
- 水蜈蚣《中药学》
- 吞蜈蚣《奇效简便良方》
- 蜈蚣草【中药大全】
- 蜈蚣草【中药图谱】
- 蜈蚣刺【中药大全】
- 蜈蚣疔《中医词典》
- 蜈蚣饯【方剂大全】
- 蜈蚣解《医学衷中参西录》
- 蜈蚣解《医学衷中参西录》
- 蜈蚣兰【中药大全】
- 蜈蚣漏《中医词典》
- 蜈蚣萍【中药大全】
- 蜈蚣七【中药大全】
- 蜈蚣散【方剂大全】
- 蜈蚣散《正体类要》
- 蜈蚣汤《备急千金要方》
- 蜈蚣藤【中药大全】
- 蜈蚣咬《奇方类编》
- 蜈蚣咬《医学纲目》
- 蜈蚣咬《证治准绳·疡医》
- 蜈蚣油【方剂大全】
- 蜈蚣油《外科全生集》
- 蜈蚣藻【中药大全】
- 岩蜈蚣【中药大全】
- 扒地蜈蚣【中药大全】
- 赤蜈蚣散【方剂大全】
- 大蜈蚣散【方剂大全】
- 地蜈蚣草【本草纲目】
- 飞天蜈蚣【中药大全】
- 铺地蜈蚣【中药大全】
- 铺地蜈蚣【中药图谱】
- 祛蜈蚣法《奇方类编》
- 入地蜈蚣【中药大全】
- 蜈蚣草根【中药大全】
- 蜈蚣叮疮《外科启玄》
- 蜈蚣叮疮《外科启玄》
- 蜈蚣哽喉《中医词典》
- 蜈蚣简介【中药基础】
- 蜈蚣旗根【中药大全】
- 蜈蚣入耳《奇方类编》
- 蜈蚣入耳《奇效简便良方》
- 蜈蚣入腹《冷庐医话》
- 蜈蚣螫方《外台秘要》
- 蜈蚣螫候《诸病源候论》
- 蜈蚣咬伤【中药主治】
- 蜈蚣咬伤《奇效简便良方》
- 蜈蚣咬伤《外科心法要诀》
- 蜈蚣咬伤《外科证治全书》
- 蜈蚣咬伤《医宗金鉴》
- 蜈蚣咬伤《医宗金鉴》
- 蜈蚣咬伤《中医词典》
- 蜈蚣蜇伤【疾病大全】
- 蜈蚣蜇伤【中毒昆虫咬伤】
- 蜈蚣中毒《中医词典》
- 误吞蜈蚣《外科证治全书》
- 治蜈蚣伤《是斋百一选方》
- 中蜈蚣毒《外科证治全书》
- 大飞天蜈蚣【中药大全】
- 短叶水蜈蚣【中药图谱】
- 鸡卵制蜈蚣《古今医统大全》
- 加味蜈蚣散【方剂大全】
- 舌状蜈蚣藻【中药大全】
- 蜈蚣矫正饮【方剂大全】
- 蜈蚣入耳方《外台秘要》
- 蜈蚣蛇蝎伤《孙真人海上方》
- 蜈蚣蛇蝎伤《孙真人海上方》
- 蜈蚣螫秘方《华佗神方》
- 小棘巨蜈蚣【中药图谱】
- 兴阳蜈蚣袋《古代房中秘方》
- 蜘蛛蜈蚣伤《圣济总录》
- 蜘蛛蜈蚣伤《圣济总录》
- 人工养殖蜈蚣【中药种贮】
- 识别真伪蜈蚣【中药鉴别】
- 蜈蚣的新功用【中药基础】
- 蜈蚣入耳秘方《华佗神方》
- 蜈蚣螫方八首《外台秘要》
- 蜈蚣咬门主方《疡医大全》
- 蜈蚣草栽培技术【中药种贮】
- 蜈蚣的炮制方法【中药炮制】
- 蜈蚣入耳方三首《外台秘要》
- 蜈蚣咬伤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 蜈蚣咬伤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 治蝎蜇蜈蚣咬方《奇方类编》
- 解中蜈蚣毒门主方《疡医大全》
- 救误吞蜈蚣门主方《疡医大全》
- 蜈蚣和千足虫咬伤《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治疗痹症—蜈蚣酒【偏方】
- 中药蜈蚣详细介绍【中药基础】
- 蜈蚣咬伤引起的皮炎【皮肤病】
- 治卒蜈蚣蜘蛛所螫方《肘后备急方》
- 治卒蜈蚣蜘蛛所螫方《肘后备急方》
- 灸蛇蝎蜈蚣蜘蛛咬伤歌《刺灸心法要诀》
- 灸蛇蝎蜈蚣蜘蛛咬伤歌《刺灸心法要诀》
- 灸蛇蝎蜈蚣蜘蛛咬伤歌《医宗金鉴》
- 灸蛇蝎蜈蚣蜘蛛咬伤歌《医宗金鉴》
- 南湖冒出大片蜈蚣草?【中药资源】
- 疯犬咬(毒蛇、蜈蚣咬)《医学心悟》
- 野外诱捕蜈蚣及饲养方法【中药种贮】
- 舌忽胀退场门外(俗曰蜈蚣毒)《回生集》
- 治蛇伤及蜈蚣蝎螫,诸毒虫咬方《是斋百一选方》
- 僵蚕全蝎诸蛇钓藤天竺黄铃羊角蜈蚣《轩岐救正论》
- 僵蚕全蝎诸蛇钓藤天竺黄铃羊角蜈蚣《轩岐救正论》
- 广西河池蜈蚣动态--2008.05.06【中药资源】
- 第二十五门(解毒 蕈毒 河豚 虫毒 蛇虫 蜂蝎 蜈蚣 猫犬 寸白虫 百虫入耳 去虱子)《是斋百一选方》
蜈蚣 知识
- 蜈蚣新用【中医知识】
- 蜈蚣咬伤【中医知识】
- 蜈蚣和接骨草【中医知识】
- 蜈蚣治病验方【中医知识】
- 蜈蚣的药理作用【中医知识】
- 蜈蚣的人工饲养技术【中医知识】
- 蜈蚣养殖及加工技术【中医知识】
- 以毒攻毒-蜈蚣战毒蛇【中医知识】
- 解毒消炎丸治疗蜈蚣咬伤【中医知识】
- 野外诱捕蜈蚣及饲养方法【中医知识】
- 以毒攻毒——蜈蚣战毒蛇【中医知识】
- 临床应用蜈蚣要注意不良反应【中医知识】
- 趣话:以毒攻毒—蜈蚣战毒蛇【中医知识】
- 蜈蚣的副作用-蜈蚣中毒与解救【中医知识】
- [原创]关于蜈蚣毒性的个人看法【中医知识】
- 中国药用动物驯化养殖的实例-蜈蚣【中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