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皮紫萁
- 目录
- 《中华本草》桂皮紫萁
《中华本草》:桂皮紫萁

【出处】始载于《长白山植物药志》。
【拼音名】Guì Pí Zǐ Qí
【英文名】asiatica Cinnamon Fern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萁科植物分株紫萁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munda cinnamomea L.[O.cinnamomea L.var.asiatica Fernald;O.cinnamomea L.var.fokiensis Copel.]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收,洗净,除去须根及叶柄,晒干。
【原形态】陆生蕨类,植株高50-100cm。根茎粗短或具粗肥圆柱形的主轴。叶丛生,二型;营养叶柄禾秆色,干后淡棕色,长20-40cm;叶片二回羽状深裂,长圆形或狭椭圆形,长35-60cm,宽12-24cm;羽片12-20对,近对生,无柄,基部有关节,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8-12cm,宽1.2-2.4cm;裂片12-14对,长圆形,长约1cm,宽约4-6mm,全缘,纸质,幼时有淡棕色绒毛;中脉明显,侧脉二叉分枝;孢子叶柄长24-40cm;叶片二回羽状,长20-40cm,宽3-4cm;羽片12-14对,紧缩成线形,背面密被暗棕色的孢子囊。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沼泽地或潮湿山谷。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等地。
【化学成份】叶含高含量淀粉,叶绿素;叶柄含白色花青甙(leukoanthocyanine),木质素(ligning),纤维,果胶,糖,儿茶酸(catechuic acid)等。还含氨基酸:谷氨酸(glutamic acid),苯丙氨酸(phenylaanine),脯氨酸(proline),丙氨酸(alanine)等。
【性味】苦;微寒
【归经】肝经
閹革拷閸旂喐鏅�閸掑棛琚敍锟�鐟欙綀銆冮懡锟�閵嗭拷濞撳懐鍎归懡锟�閵嗭拷濞夎绗呴懡锟�閵嗭拷缁佹盯顥撳﹢鑳祩閵嗭拷閼烘娊顩鹃崠鏍ㄧ畭閼斤拷閵嗭拷閸掆晜鎸夊〒妤佺畭閼斤拷閵嗭拷濞撯晠鍣烽懡锟�閵嗭拷閻炲棙鐨甸懡锟�閵嗭拷濞戝牆顕遍懡锟�閵嗭拷妞硅精娅曢懡锟�閵嗭拷濮濄垼顢呴懡锟�閵嗭拷濞叉槒顢呴懡锟�閵嗭拷閸栨牜妫稿銏犳尭楠炲啿鏋犻懡锟�閵嗭拷鐎瑰顨i懡锟�閵嗭拷楠炲疇鍊介悢鍕棑閼斤拷閵嗭拷瀵偓缁愬秷宓�閵嗭拷鐞涖儳娉懡锟�閵嗭拷閸ョ儤璁㈤懡锟�閵嗭拷婢舵牜鏁ら懡锟�閵嗗倶鈧偓閺囨潙顦块崝鐔诲厴娑撶粯涓�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炒炭研末,每次3g,每日2-3次。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茎:味苦,涩,性微寒。有清热解毒、利尿镇痛、止血杀虫的功能。
【摘录】《中华本草》

桂皮
- 桂皮【中药大全】
- 桂皮《药鉴》
- 桂皮《药鉴》
- 桂皮《饮食须知》
- 桂皮《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川桂皮【中药大全】
- 桂皮散【方剂大全】
- 桂皮数【方剂大全】
- 山桂皮【中药大全】
- 土桂皮【中药大全】
- 香桂皮【中药大全】
- 野桂皮【中药大全】
- 大桂皮汤【方剂大全】
- 桂皮山楂饮【健体活血偏方】
- 桂皮山楂饮《保健药膳》
- 桂皮山楂饮《保健药膳》
- 桂皮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别】
- 桂皮、肉桂须鉴别使用【中药鉴别】
- 饮食加桂皮可预防Ⅱ型糖尿病【糖尿病糖尿病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