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叶

目录
《中药大辞典》黄瓜叶
《中华本草》黄瓜叶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大辞典》:黄瓜叶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Huánɡ Guā Yè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叶片。夏、秋采收。

【性味】《本草拾遗》:"味苦,平,小毒。"

药性查药:寒性热性温性凉性平性

药味查药:甘味苦味辛味酸味咸味涩味淡味

【功能主治】腹泻痢疾

①《本草拾遗》:"主小儿闪,一岁服一叶,生挼绞汁服,得下良。"

②《分类草药性》:"治小儿水泻消食积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捣汁。

【附方】治小儿腹泻湿热痢疾黄瓜叶一大把,搓汁,兑开水加白糖服。(《重庆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药功效分类

《中华本草》:黄瓜叶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拼音名】Huánɡ Guā Yè

【英文名】Cucumber leaf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叶片。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cumis sativus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一年生蔓生草本。茎枝伸长,有纵沟及棱,被白以硬糙毛。卷须细,不分枝,具白色柔毛。单叶互生;叶柄稍粗糙;叶片三角状宽卵形,膜质,长、宽均12-18cm,两面甚粗糙,掌状3-5裂,裂片三角形并具锯齿,有时边缘具缘毛。花萼简狭钟状圆筒形,密被白色长柔毛,花萼裂征钻形,开展与花萼近等长;花垸共同白色,长约2cm,花冠裂片长圆状披针形,急尖;雄蕊3,花丝近无;雌花单生,或稀簇生,花梗粗壮,被柔毛。子房纺锤形,柱头3。果实长圆形或圆柱形,长10-30(-50)cm,熟时黄绿以,表面粗糙,具有刺尖的瘤状凸起,极稀近于平滑。种子小,狭卵形,白色,无边缘。花、果期为夏、秋季。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且许多地区均有温室或塑料大篷进行栽培,已做到全年供应,现广泛种植于热带和温带地区。

【性味】味苦;性寒

药性查药:寒性热性温性凉性平性

药味查药:甘味苦味辛味酸味咸味涩味淡味

【用法用量】内服:10-15g,鲜品加倍;或绞汁饮。外用:适量,捣敷或绞汁涂。

【附方】治小儿风热腹泻,湿热痢疾: 黄瓜叶一大把,搓汁,兑开水加白糖服。(《重庆草药》)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主小儿闪癖,一岁服一叶,生挼绞汁服,得下良。

2.《分类草药性》:治小儿水泻消食积痢疾

【摘录】《中华本草》

中药拼音索引:h
打赏中医宝典
中药功效分类

黄瓜

中药功效分类

黄瓜 知识

中药功效分类

相关中药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主治

相关方剂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