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菜子
《中药大辞典》:荠菜子

【出处】《千金·食治》
【拼音名】Jì Cài Zǐ
【别名】蒫、荠实(《尔雅》),菥蓂子(《食性本草》),蒫实(《纲目》),粽子(《东北药植志》)。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荠菜的种子。夏至果实成热时,采下果枝,晒干后将种子揉出。
【生境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性状】干燥的种子细小,长约0.8毫米,棕褐色,以放大镜观察,呈扁长形,一端钝圆,一端略狭而有白色种脐,两面有长环形的沟,形成中央长形隆起。
【化学成份】果实的绿色果皮中含香叶木甙。种子含脂肪油22.5%。
【药理作用】香叶木甙有维生素P样作用,其降低兔毛细血管渗透性的作用比芦丁强,治疗毛细血管脆性增加的效果比芦丁好,并且毒性较低。
【性味】《纲目》:"甘,平,无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附方】治黄疸:荠菜子一至二两,大青根或叶一至二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荠菜子

【出处】出自《千金.食治》
【拼音名】Jì Cài Zǐ
【英文名】Seed of Shepherdspurse
【别名】荠实、差、荠熟干实、荠子。
【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荠菜Capsellae bursa-pastoris(L.)Medic.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psellae bursapastoris (L.)Medic.
采收和储藏:6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摘果枝,晒干,揉出种子。
【原形态】荠菜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20-50cm。茎直立,有分枝,稍有分枝毛或单毛。基生叶丛生,呈莲座状,具长叶柄,达5-40mm;叶片大头羽状分裂,长可达12cm,宽可达2.5cm,顶生裂片较大,卵形至长卵形,长5-30mm,侧生者宽2-20mm,裂片3-8对,较小,狭长,呈圆形至卵形,先端渐尖,浅裂或具有不规则粗锯齿;茎生叶狭被外形,长1-2cm,宽2-15mm,基部箭形抱茎,边缘有缺刻或锯齿,两面有细毛或无毛。总状花序项生或腋生,果期延长达20cm;萼片长圆形;花瓣白色,匙形或卵形,长2-3mm,有短爪。短均果倒卵状三角形或倒心状三角形,长5-8mm,宽4-7mm,扁平,无毛,先端稍凹,裂瓣具网脉,花柱长约0.5mm。种子2行,呈椭圆形,浅褐色。花、果期4-6月。
【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或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 种子呈小圆球形,或卵圆形,直径约2mm。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一端可见类白色小脐点。种皮薄,易压碎。气微香,味淡。
【化学成份】果实的绿色果皮中含香叶木甙( diosmin)。种子含脂肪油22.5%。
【药理作用】香叶木甙有维生素P样作用,其降低兔毛细血管渗透性的作用比芦丁强,治疗毛细血管脆性增加的效果比芦丁好,并且毒性较低。
【性味】甘;平
【归经】肝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
【附方】治黄疸:荠菜子一至二两,大青根或叶一至二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2.《别录》:主明目,目痛。
3.《药性论》:主青盲病不见物,补五脏不足。
4.《食性本草》:主壅,去风毒邪气,明目去翳障,能解毒。久食视物鲜明。
【摘录】《中华本草》

相关记载
荠菜子
荠菜
- 荠菜【本草纲目】图文版
- 荠菜【中药大全】
- 荠菜【中药图谱】
- 荠菜《本草从新》
- 荠菜《本草分经》
- 荠菜《本草分经》
- 荠菜《本草纲目》
- 荠菜《滇南本草》
- 荠菜《滇南本草》
- 荠菜《食物疗法》
- 荠菜《食物疗法》
- 荠菜《药性切用》
- 荠菜《饮食须知》
- 荠菜花【中药大全】
- 荠菜花《中药学》
- 荠菜粥《保健药膳》
- 荠菜粥《保健药膳》
- 大叶香荠菜【中药大全】
- 淡菜荠菜汤【循环类偏方】
- 荠菜拌豆腐《保健药膳》
- 荠菜拌豆腐《保健药膳》
- 荠菜拌豆腐《减肥新法与技巧》
- 荠菜炒肉丝《保健药膳》
- 荠菜炒肉丝《保健药膳》
- 荠菜栽培技术【中药种贮】
- 荠菜治高血压【循环类偏方】
- 春天荠菜当灵丹【春季养生】
- 健脾止血荠菜花【中药基础】
- 荠菜蜜枣藕节汤《保健药膳》
- 荠菜蜜枣藕节汤《保健药膳》
- 三月三 荠菜香【膳食养生】
- 三月三荠菜当灵丹【顺时养生】
荠菜 知识
- 春见溪边荠菜花【中医知识】
- 健脾止血荠菜花【中医知识】
- 眼睛干涩吃荠菜【中医知识】
- 春季孕妇忌食荠菜【中医知识】
- 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中医知识】
- 药用植物荠菜病毒病【中医知识】
- 春季哮喘患者忌食用荠菜【中医知识】
- 抗疲劳药膳-三稔煲荠菜【中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