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爪花果

目录
《中华本草》鹰爪花果
中药功效分类

《中华本草》:鹰爪花果

【拼音名】Yīnɡ Zhǎo Huā Guǒ

【别名】鹰爪果

【来源】药材基源:为番荔枝科植物鹰爪花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abotrys hexapetalus(L.f.)Bhandari[Annona hexapetala L.f.]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鲜用或晒干研粉。

【原形态】攀援灌木。常借钩状的总花梗攀援于它物上。叶互生;叶片纸质,长圆形或阔披针形,长6-16m,宽2.5-6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花1-2朵,生于木质钩状的总花梗上,淡绿色或淡黄色,芳香;萼片3,绿色,卵形,长约8mm;花瓣6,2轮,长圆状披针形,长3-4.5cm,近基部收缩;雄蕊多数,紧贴,药隔三角形;心皮多数,长圆形,各具胚珠2颗,柱头线状长圆形。果实卵圆状,长2.5-4cm,数个群集于果托上。花期6-8月,果期5-12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多栽培,少数为野生。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辛;微苦;微寒

药性查药:寒性热性温性凉性平性

药味查药:甘味苦味辛味酸味咸味涩味淡味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烂或研末,黄酒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中药拼音索引:y
打赏中医宝典
中药功效分类

相关中药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主治

相关方剂

拼音:Y 相关书籍

    【中医宝典】网站地图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