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菌
- 目录
- 《中华本草》朱砂菌
《中华本草》:朱砂菌

【出处】吴林息园《吴蕈谱》载:“橘皮蕈,红如橘皮,味亦带辣。”即指多孔菌科栓菌属红栓菌,而其变种外形及生境分布与正种基本相同,因此也应当包括其变种血红栓菌。
【拼音名】Zhū Shā Jūn
【别名】橘皮蕈、胭脂菰、胭脂栓菌
【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红栓菌及血红栓菌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红栓菌 Trametes cinnabarina (Jacp.) Fr.[Polyporus cinnabarinus Jacp.ex Fr.; Boletus cinnabarinus Jacp.]2.Trametes cinnabarina (Jacp.) Fr.var. san-guinea(L.ex Fr.) Pilat[Polystictus sanguineus F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烘干备用。
【原形态】1.红栓菌子实体侧生无柄,木栓质,单生至覆瓦状叠生生,偶有半平伏而反卷。菌盖半圆形至扇形,(4-10)cm ×(4-15)cm,厚0.5-0.2cm,干后变硬,盖面朱红色,有细软之短绒毛至无毛,粗糙,无环纹,后期稍平滑,橙红色、污红渐褪至淡红色或淡红褐色;盖缘薄或稍钝,全缘。菌肉淡红色至橙红色,木栓质,厚1-1.5mm。菌管与菌肉同色,菌管长4-9mm;管口面朱红色、橙红色或暗红色,后期呈黑色,管口圆形至多角形,每1mm间2-4个。孢子圆筒形,无色至淡黄色,平滑,(5-7)μm×(2-4)μm.2.血红栓菌 子实体木栓质,与红栓菌极相似.唯菌盖厚度在5mm以下,盖面血红色,后褪至白色,常有浓淡相间的环纹.管口面暗红色,管口小,圆形,每1mm间6-8个。孢子无色,长椭圆形,稍弯曲,(7-8)μm×(2.5-3)μm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多种阔叶树腐木上,偶生于针叶树上。
2.生于阔叶树腐木上,偶生于针叶树上。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中南、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2.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吉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1.红栓菌 子实体无柄,菌盖扁半圆形或扇形,基部狭小,长径3-11cm,短径2-7cm,厚5-20mm。表面朱红色,有或无毛,微有皱纹。管口面橙红色、朱红色或黑色,管口圆形或多角形,每1mm间2-4个。木栓质。气微,味淡。
2.血红栓菌 菌盖厚2-5mm,表面初血红色后苍白色。管口面暗红色,管口圆形,每1mm间6-8个。
【化学成份】1.红栓菌 含朱红菌酸(cnnabarinic acid),朱红菌素(cinnabarine),朱红栓菌素(tramesanguin)等。
2.血红栓菌:含血红栓菌素(pycnosanguine),朱红菌素(cinnabarine)和4个吩恶嗪-3-酮类(phenoxazin-3-ones),4-羟甲基喹啉(4-hydroxymethylquinoline),注游离糖,糖醇及有机酸等。
【性味】微辛;涩;性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外敷。
【摘录】《中华本草》

朱砂
- 朱砂【矿物类中药】
- 朱砂【中草药图片】
- 朱砂【中药大全】
- 朱砂《本草便读》
- 朱砂《本草从新》
- 朱砂《本草分经》
- 朱砂《本草分经》
- 朱砂《本草择要纲目》
- 朱砂《本草择要纲目》
- 朱砂《顾松园医镜》
- 朱砂《雷公炮炙论》
- 朱砂《雷公炮炙论》
- 朱砂《汤液本草》
- 朱砂《外科全生集》
- 朱砂《药笼小品》
- 朱砂《药笼小品》
- 朱砂《药性切用》
- 朱砂《长沙药解》
- 朱砂《长沙药解》
- 朱砂《中药炮制》
- 朱砂《中药学》
- 乳朱砂《是斋百一选方》
- 朱砂草【中药大全】
- 朱砂丹【方剂大全】
- 朱砂膏【方剂大全】
- 朱砂膏《明目至宝》
- 朱砂膏《苏沈良方》
- 朱砂膏《苏沈良方》
- 朱砂根【本草纲目】
- 朱砂根【中药大全】
- 朱砂煎【方剂大全】
- 朱砂解《医学衷中参西录》
- 朱砂解《医学衷中参西录》
- 朱砂莲【中药大全】
- 朱砂莲【中药图谱】
- 朱砂七【中药大全】
- 朱砂散【方剂大全】
- 朱砂散《冯氏锦囊秘录》
- 朱砂藤【中药大全】
- 朱砂丸【方剂大全】
- 朱砂丸《扁鹊心书》
- 朱砂丸《扁鹊心书》
- 朱砂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朱砂银【本草纲目】
- 朱砂圆【方剂大全】
- 白朱砂莲【中药大全】
- 白朱砂散【方剂大全】
- 大朱砂丸【方剂大全】
- 软朱砂法《是斋百一选方》
- 小朱砂丸【方剂大全】
- 小朱砂丸《博济方》
- 又朱砂丸《仁术便览》
- 朱砂根叶【中药大全】
- 朱砂简介【中药基础】
- 矮茎朱砂根【中药大全】
- 大红朱砂膏【方剂大全】
- 点眼朱砂煎【方剂大全】
- 定光朱砂膏【方剂大全】
- 含化朱砂丹【方剂大全】
- 琥珀朱砂丸【方剂大全】
- 揩齿朱砂散【方剂大全】
- 牛黄朱砂丸《博济方》
- 谦甫朱砂丸《正体类要》
- 朱砂安神丸【方剂大全】
- 朱砂安神丸《内外伤辨》
- 朱砂安神丸《仁术便览》
- 朱砂安神丸《删补名医方论》
- 朱砂安神丸《时方歌括》
- 朱砂安神丸《医方考》
- 朱砂安神丸《医学心悟》
- 朱砂安神丸《医宗金鉴》
- 朱砂滚涎散《儒门事亲》
- 朱砂红丸子【方剂大全】
- 朱砂黄连丸【方剂大全】
- 朱砂凉膈丸【方剂大全】
- 朱砂凉膈丸《内外伤辨》
- 朱砂消痰饮【方剂大全】
- 补益药之朱砂【中药基础】
- 玄冥煮朱砂法《中藏经》
- 朱砂真假识别【中药鉴别】
- 加味朱砂安神丸【方剂大全】
- 朱砂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别】
- 朱砂的炮制方法【中药炮制】
- 朱砂功过古今谈【质量管理】
- 朱砂伪品的鉴别【中药鉴别】
- 含朱砂中药易伤肾【不良反应】
- 含朱砂中药易伤肾【不良反应】
- 含朱砂中药易伤肾【中药禁忌】
- 姜附赤石脂朱砂丹【方剂大全】
- 桃仁朱砂酒(心悸)【百病药酒】
- 红润肌肤—桃仁朱砂酒【偏方】
- 含朱砂类中成药应用禁忌【中药禁忌】
- 桃仁朱砂酒(面色不华)【偏方】
- 小朱砂丸(出《博济方》)《苏沈良方》
- 小朱砂丸(出《博济方》)《苏沈良方》
- 《灵苑方》朱砂酸枣仁乳香散《医方考》
- 桃仁朱砂煎酒方(风疾诸病)【百病药酒】
- 朱砂安神丸(加味朱砂安神丸)《仁术便览》
- SFDA答复朱砂雄黄药用价值再评价提案【中药研究】
朱砂 知识
- 朱砂【中医知识】
- 灵丹朱砂【中医知识】
- 党参朱砂蛋【中医知识】
- 秀才巧识朱砂【中医知识】
- 活血凉血朱砂莲【中医知识】
- 朱砂的鉴别技巧【中医知识】
- 朱砂功过古今谈【中医知识】
- 朱砂伪品的鉴别【中医知识】
- 含有朱砂偏方要慎服【中医知识】
- 一种朱砂伪品的鉴别【中医知识】
- 正确认识朱砂的毒性【中医知识】
- 含朱砂类中成药应用禁忌【中医知识】
- 如何鉴别朱砂、雄黄与铅丹【中医知识】
- 何首乌与朱砂七、翼蓼的区别【中医知识】
- 朱砂的副作用-朱砂中毒解救【中医知识】
- SFDA答复朱砂雄黄药用价值再评价提案【中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