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菜
《中药大辞典》:竹叶菜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拼音名】Zhú Yè Cài
【别名】马耳草(《贵州民间方药集》),竹菜、竹仔菜、竹竹菜(《福建民间草药》),火柴头(《苏南种子植物》),千日晒、大叶兰花竹仔草(《福建中草药》)。
【原形态】匍匐、多年生草本,或茎上部上举,多少被毛,节上生根。叶草质;椭圆状卵形,长3~7厘米,宽1.5~4厘米,先端钝或短尖,基部急剧收缩而成一阔柄,鞘和叶柄被疏长毛。佛焰毡与上部叶对生,或2~4个聚生,有极短的柄,漏斗形而压扁,长和宽约8~14毫米,淡绿色,被疏毛;花蓝色,每一毡内数朵;萼片3,膜质;花瓣3,长3~4毫米。蒴果膜质,长4~5毫米,有种子5颗,粗糙。花期夏、秋。
【生境分布】生于阴湿地或林下。分布华东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性味】《福建民间草药》:"苦,寒,无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附方】①治小便不通,淋沥作痛:竹叶菜一至二两,酌加水煎,可代茶常饮。(《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疔疮肿毒,红肿疼痛:竹叶菜一握,以冷开水洗净,和冬蜜捣匀敷贴,口换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蛇伤:鲜竹叶菜,以冷开水洗净,捣烂绞汁冷服,渣敷伤部。(《福建民间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竹叶菜

【出处】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拼音名】Zhú Yè Cài
【英文名】Herb of Bengal Dayflower
【别名】鸭菜、鹅冠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四孔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anotis cristata(L.)D.Don [Commelina cristat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 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饭包草,柔弱匍匐草本。分枝近直立,幼时有1列柔毛,渐变无毛。叶互生;叶片狭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稀卵形,长2-6.5cm,宽1-1.5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下延成鞘状,全缘,具长缘毛或近无毛,上面无毛,下面被硬毛。聚伞花序大型,呈半圆形,明显的鸡冠状,通常顶生,少数腋生;总花梗长1-7cm;总苞片近叶状,阔披针形,长25cm,宽7-10mm,边缘具睫毛;苞片镰刀状披针形,2-10片排成覆瓦状,2列,长1-1.5cm,宽约6mm,边缘具缘毛;萼片3,披针形,分离,长约5mm,背面具龙骨状突起,上部被疏柔毛;花瓣3,蓝色,膜质,倒卵状长圆形,长约5mm;雄蕊6,全育,花丝上部具毛;子房近圆柱形,3室,长约1mm,先端具疏毛。蒴果近球形,长约2.5mm,先端具疏毛或近无毛。种子每室2颗,褐黑色,长立方形,先端有4个极小窝孔。花期6-8月,果期9-12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地海拔300-2750m的山坡、荒地、岩石向阳处或混交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竹叶菜
竹叶
- 竹叶【本草纲目】
- 竹叶【中药大全】
- 竹叶《本草乘雅半偈》
- 竹叶《本草乘雅半偈》
- 竹叶《本草崇原》
- 竹叶《本草崇原》
- 竹叶《本草从新》
- 竹叶《本草撮要》
- 竹叶《本草分经》
- 竹叶《本草分经》
- 竹叶《本草分经》
- 竹叶《本草害利》
- 竹叶《本草经解》
- 竹叶《本草经解》
- 竹叶《本草经解》
- 竹叶《本草求真》
- 竹叶《本草衍义》
- 竹叶《本经逢原》
- 竹叶《顾松园医镜》
- 竹叶《雷公炮制药性解》
- 竹叶《名医别录》
- 竹叶《千金翼方》
- 竹叶《神农本草经》
- 竹叶《汤液本草》
- 竹叶《新修本草》
- 竹叶《药笼小品》
- 竹叶《药笼小品》
- 竹叶《药征续编》
- 竹叶《药征续编》
- 竹叶《医学入门》
- 竹叶《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竹叶《长沙药解》
- 竹叶《长沙药解》
- 竹叶《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竹叶《证类本草》
- 竹叶《证类本草》
- 慈竹叶【中药大全】
- 刺竹叶【中药大全】
- 淡竹叶【本草纲目】
- 淡竹叶【本草纲目】图文版
- 淡竹叶【全草类中药】
- 淡竹叶【中草药图片】
- 淡竹叶【中药大全】
- 淡竹叶【中药图谱】
- 淡竹叶《本草备要》
- 淡竹叶《本草便读》
- 淡竹叶《本草乘雅半偈》
- 淡竹叶《本草乘雅半偈》
- 淡竹叶《本草从新》
- 淡竹叶《本草撮要》
- 淡竹叶《本草分经》
- 淡竹叶《本草纲目》
- 淡竹叶《本草蒙筌》
- 淡竹叶《本草易读》
- 淡竹叶《本草易读》
- 淡竹叶《本草易读》
- 淡竹叶《本草易读》
- 淡竹叶《本草择要纲目》
- 淡竹叶《本草择要纲目》
- 淡竹叶《本经逢原》
- 淡竹叶《得配本草》
- 淡竹叶《得配本草》
- 淡竹叶《滇南本草》
- 淡竹叶《滇南本草》
- 淡竹叶《冯氏锦囊秘录》
- 淡竹叶《顾松园医镜》
- 淡竹叶《名医别录》
- 淡竹叶《千金翼方》
- 淡竹叶《汤液本草》
- 淡竹叶《外科全生集》
- 淡竹叶《药性切用》
- 淡竹叶《玉楸药解》
- 淡竹叶《中药炮制》
- 淡竹叶《中药学》
- 苦竹叶【本草纲目】
- 苦竹叶【中药大全】
- 毛竹叶《滇南本草》
- 毛竹叶《滇南本草》
- 青竹叶《滇南本草》
- 青竹叶《滇南本草》
- 水竹叶【中药大全】
- 鲜竹叶《中药学》
- 竹叶艾【中药大全】
- 竹叶参【中药大全】
- 竹叶茶《茶饮保健》
- 竹叶膏【方剂大全】
- 竹叶椒【中药大全】
- 竹叶椒【中药图谱】
- 竹叶蕉【中药大全】
- 竹叶酒《保健药膳》
- 竹叶酒《保健药膳》
- 竹叶兰【中药大全】
- 竹叶莲【中药大全】
- 竹叶榕【中药大全】
- 竹叶散《明目至宝》
- 竹叶汤【方剂大全】
- 竹叶汤《备急千金要方》
- 竹叶汤《备急千金要方》
- 竹叶汤《备急千金要方》
- 竹叶汤《备急千金要方》
- 竹叶汤《备急千金要方》
- 竹叶汤《备急千金要方》
- 竹叶汤《备急千金要方》
- 竹叶汤《备急千金要方》
- 竹叶汤《妇人大全良方》
- 竹叶汤《妇人大全良方》
- 竹叶汤《妇人大全良方》
- 竹叶汤《金匮悬解》
- 竹叶汤《仁术便览》
- 竹叶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竹叶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竹叶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竹叶汤《医方论》
- 竹叶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竹叶心【中药大全】
- 竹叶粥《保健药膳》
- 竹叶粥《保健药膳》
- 竹叶子【中药大全】
- 大竹叶汤【方剂大全】
- 淡竹叶汤【方剂大全】
- 淡竹叶汤《医学心悟》
- 淡竹叶饮【方剂大全】
- 淡竹叶粥【方剂大全】
- 黄竹叶汤《备急千金要方》
- 卷心竹叶《药性切用》
- 苦竹叶散【方剂大全】
- 苦竹叶粥【方剂大全】
- 南天竹叶【中药大全】
- 竹叶防风【中药大全】
- 竹叶防风《滇南本草》
- 竹叶防风《滇南本草》
- 竹叶甘茶《茶饮保健》
- 竹叶黄汤《冯氏锦囊秘录》
- 竹叶黄汤《删补名医方论》
- 竹叶黄汤《外科理例》
- 竹叶黄汤《正体类要》
- 竹叶简介【中药基础】
- 竹叶椒根【中药大全】
- 竹叶椒叶【中药大全】
- 竹叶卡喉《奇效简便良方》
- 竹叶马豆【中药大全】
- 竹叶汤方《伤寒杂病论》
- 竹叶汤方《医宗金鉴》
- 竹叶茵茶《茶饮保健》
- 竹叶饮子《备急千金要方》
- 淡竹叶简介【中药基础】
- 灯心竹叶汤【方剂大全】
- 甘豆竹叶汤【方剂大全】
- 黄耆竹叶汤【方剂大全】
- 加味竹叶汤【方剂大全】
- 姜枣竹叶汤【方剂大全】
- 苦竹叶及沥《名医别录》
- 阔叶水竹叶【中药大全】
- 人参竹叶汤【方剂大全】
- 人参竹叶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薏苡竹叶散【方剂大全】
- 竹叶薄荷茶《茶饮保健》
- 竹叶车前茶《茶饮保健》
- 竹叶防风汤《妇人大全良方》
- 竹叶葛风茶《茶饮保健》
- 竹叶归耆汤【方剂大全】
- 竹叶黄耆汤【方剂大全】
- 竹叶黄耆汤《医宗金鉴》
- 竹叶黄芩汤【方剂大全】
- 竹叶黄芩汤《备急千金要方》
- 竹叶吉祥草【中药大全】
- 竹叶苦丁茶【中医临床中医五官科】
- 竹叶苓石茶《茶饮保健》
- 竹叶柳蒡汤【方剂大全】
- 竹叶芹竹叶《本草经集注》
- 竹叶芍药汤【方剂大全】
- 竹叶石参茶《茶饮保健》
- 竹叶石膏汤【方剂大全】
- 竹叶石膏汤《冯氏锦囊秘录》
- 竹叶石膏汤《目经大成》
- 竹叶石膏汤《仁术便览》
- 竹叶石膏汤《伤寒括要》
- 竹叶石膏汤《伤寒寻源》
- 竹叶石膏汤《伤寒寻源》
- 竹叶石膏汤《时病论歌括新编》
- 竹叶石膏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竹叶石膏汤《汤头歌诀》
- 竹叶石膏汤《汤头歌诀》
- 竹叶石膏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 竹叶石膏汤《医方考》
- 竹叶石膏汤《医方论》
- 竹叶石膏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竹叶石膏汤《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 竹叶石膏汤《正体类要》
- 竹叶万丈深【中药图谱】
- 竹叶泻经汤【方剂大全】
- 竹叶泻经汤《目经大成》
- 竹叶玉女煎【方剂大全】
- 寒凉药之竹叶【中药基础】
- 竹叶石膏汤方《伤寒论》
- 竹叶石膏汤方《伤寒杂病论》
- 竹叶石膏汤方《伤寒杂病论》
- 竹叶石膏汤方《医宗金鉴》
- 竹叶石膏汤证《临证实验录》
- 竹叶石膏汤证《临证实验录》
- 大枣陈皮竹叶汤【方剂大全】
- 加减竹叶石膏汤【方剂大全】
- 减味竹叶石膏汤【方剂大全】
- 人参竹叶石膏汤【方剂大全】
- 箬竹叶包绿豆粽《食物疗法》
- 白虎加人参竹叶汤【方剂大全】
- 淡竹叶(碎骨子)【本草纲目】
- 淡竹叶的炮制方法【中药炮制】
- 龙山小米淡竹叶粥【膳食养生】
- 服蛮煎加竹叶石膏汤【方剂大全】
- 承气兼三黄竹叶石膏汤【方剂大全】
- 淡竹叶(竹茹、竹沥)《本草新编》
- 淡竹叶(竹茹、竹沥)《本草新编》
- 竹叶石膏杏子甘草汤方《伤寒杂病论》
- 竹叶心玉米须治慢腺炎【男科前列腺炎】
- 产后虚烦戒服竹叶石膏汤《女科经纶》
- 竹叶石膏黄芩泽泻半夏甘草汤方《伤寒杂病论》
- 不分经之病理中丸证、竹叶石膏汤证《医学衷中参西录》
- 不分经之病理中丸证、竹叶石膏汤证《医学衷中参西录》
竹叶 知识
- 淡竹叶药话【中医知识】
- 淡竹叶作用【中医知识】
- 竹叶的功效【中医知识】
- 竹叶的作用【中医知识】
- 竹叶柳蒡汤【中医知识】
- 竹叶兰的功效【中医知识】
- 竹叶青酒与中药【中医知识】
- 竹叶开发前景看好【中医知识】
- 单味竹叶治口腔溃疡【医案心得】
- 竹叶酒(三)——(口疮)【中医知识】
- 不分经之病理中丸证、竹叶石膏汤证【医案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