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鹅绒藤

【拼音名】é Rónɡ Ténɡ
【别名】羊奶角角、祖子花、趋姐姐叶、老牛肿
【来源】萝藦科鹅绒藤Cynanchum chinense R. Brown,以根、乳汁入药。
【生境分布】辽宁、河北、陕西、山西、宁夏、甘肃、山东、江苏、浙江、河南。
【性味】根:苦,寒。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鹅绒藤

【出处】《宁夏中草药手册》
【拼音名】é Rónɡ Ténɡ
【别名】羊奶角角,牛皮消
【来源】为萝藦科植物鹅绒藤茎中的白色乳汁。夏、秋间随用随采。
【原形态】多年生缠绕草本,有乳汁。茎密生短柔毛。叶对生;宽三角状心形,先端狭突尖,基部心形,全缘;有长柄。聚伞花序腋生;花萼外面被柔毛;花冠白色,裂片5,两面无毛;副花冠杯状,顶端裂成10个丝状体,外轮约与花冠裂片等长,内轮略短。蓇葖果,长角状,双生或仅有1个发育。种子矩圆形,顶端有白绢质种毛。
【生境分布】生于田边、地埂及村庄附近,分布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河南及华东等地。
【功能主治】治寻常性疣赘(刺瘊)。
【用法用量】取鲜羊奶角角茎浆涂患处。经数次涂抹后,疣赘层层自行脱落。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鹅绒藤

【出处】出自《宁夏中草药手册》
【拼音名】é Rónɡ Ténɡ
【英文名】juice of Chinese Swallowword
【别名】羊奶角角、牛皮消、软毛牛皮消、祖马花、趋姐姐叶、老牛肿
【来源】药材基源:为萝藦科植物鹅绒藤茎中的白色乳汁及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nanchum chinense R. Br.
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随采乳汁随用。
【原形态】主根圆柱形,长约20cm,直径约5mm,干后灰黄色。叶对生,薄纸质;叶柄长2.5-5cm;叶片宽三角状心形,长4-9cm,宽4-7cm,先端锐尖,基部心形叶面深绿色,叶背苍白色,两面均被短柔毛,脉上较密。伞形聚伞花序腋生,二歧,有花约20朵;花萼外被柔毛;花冠白色裂片5,长圆状披针形;副花冠二形,杯状,上端裂成10个丝状体,分为2轮;外轮约与花冠裂片等长,内轮略短;花粉块每室1个,下垂花柱头先端2裂。蓇葖果双生或仅有1个发育,细圆柱状,向端部渐尖,长达11cm,直径约5mm。种子长圆形先端具白色绢质种毛。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m以下的山坡向阳灌木丛中或路旁、河畔、田梗边。
资源分布:分布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河南 及华东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呈圆柱形,长约20cm,直径5-8mm。表面灰黄色,平滑或有细皱纹,栓皮易剥离,剥离处显灰白色。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色,中空。气微,味淡。
【性味】甘;凉
【归经】肝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5g;外用:取汁涂抹患处。
【各家论述】治寻常性疣赘(刺瘊),取鲜羊奶角角茎浆涂患处。经数次涂抹后,疣赘层层自行脱落。
【摘录】《中华本草》

鹅
- 鹅【本草纲目】
- 鹅【本草纲目】图文版
- 鹅【中药大全】
- 鹅《本草从新》
- 鹅《本草撮要》
- 鹅《本草分经》
- 鹅《本草纲目》
- 鹅《本草求真》
- 鹅《本草求真》
- 鹅《本经逢原》
- 鹅《滇南本草》
- 鹅《滇南本草》
- 鹅《食疗本草》
- 鹅《食物疗法》
- 鹅《食物疗法》
- 鹅《饮膳正要》
- 鹅《中医词典》
- 白鹅【方剂大全】
- 苍鹅《冯氏锦囊秘录》
- 单鹅《中医词典》
- 鹅抱【本草纲目】
- 鹅抱《证类本草》
- 鹅臎【中药大全】
- 鹅胆【本草纲目】
- 鹅胆【中药大全】
- 鹅膏【方剂大全】
- 鹅酒《医学入门》
- 鹅聚《中医词典》
- 鹅口《寿世保元》
- 鹅口《医述》
- 鹅口《医学纲目》
- 鹅口《医宗金鉴》
- 鹅口《医宗金鉴》
- 鹅口《幼科推拿秘书》
- 鹅口《幼科推拿秘书》
- 鹅口《幼科心法要诀》
- 鹅口《证治准绳·幼科》
- 鹅口《中医词典》
- 鹅卵【本草纲目】
- 鹅毛【本草纲目】
- 鹅毛【中药大全】
- 鹅肉【本草纲目】
- 鹅肉【中药大全】
- 鹅肉《药性切用》
- 鹅肉《饮食须知》
- 鹅屎【本草纲目】
- 鹅涎【本草纲目】
- 鹅涎【中药大全】
- 鹅血【本草纲目】
- 鹅血【中药大全】
- 乳鹅《中医词典》
- 竖鹅《中医词典》
- 双鹅《中医词典》
- 天鹅《医学入门》
- 天鹅《饮膳正要》
- 白鹅膏【本草纲目】
- 白鹅膏【中药大全】
- 白鹅膏《本草经集注》
- 白鹅膏《本草蒙筌》
- 白鹅膏《名医别录》
- 白鹅膏《千金翼方》
- 白鹅膏《新修本草》
- 白鹅膏《证类本草》
- 白鹅肉《医学入门》
- 单鹅风《喉科秘诀》
- 单鹅风《喉科秘诀》
- 单鹅风《重楼玉钥》
- 单鹅症《喉舌备要秘旨》
- 鹅鼻骨《中医词典》
- 鹅肠菜【中药大全】
- 鹅肠菜《滇南本草》
- 鹅肠菜《滇南本草》
- 鹅肠草【中药大全】
- 鹅胆膏【方剂大全】
- 鹅蛋壳【中药大全】
- 鹅墩饮【方剂大全】
- 鹅骨梢【中药大全】
- 鹅观草【中药大全】
- 鹅管散【方剂大全】
- 鹅管石【中药大全】
- 鹅管石《医学入门》
- 鹅管痔《中医词典》
- 鹅喉管【中药大全】
- 鹅黄散【方剂大全】
- 鹅脚板【中药大全】
- 鹅脚板【中药图谱】
- 鹅口白《奇效简便良方》
- 鹅口疮【疾病大全】
- 鹅口疮【中药主治】
- 鹅口疮《百病自测》
- 鹅口疮《百病自测》
- 鹅口疮《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鹅口疮《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鹅口疮《外科心法要诀》
- 鹅口疮《外科正宗》
- 鹅口疮《外科正宗》
- 鹅口疮《小儿常见病单验方》
- 鹅口疮《小儿常见病单验方》
- 鹅口疮《医门补要》
- 鹅口疮《医门补要》
- 鹅口疮《医宗金鉴》
- 鹅口疮《医宗金鉴》
- 鹅口疮《中医词典》
- 鹅口疮《中医儿科学》
- 鹅口疮《中医儿科学》
- 鹅口疮《自我调养巧治病》
- 鹅口疮《自我调养巧治病》
- 鹅口疳《中医词典》
- 鹅口疙《中医词典》
- 鹅口候《诸病源候论》
- 鹅口症《喉舌备要秘旨》
- 鹅琅丸【方剂大全】
- 鹅梨汤【方剂大全】
- 鹅翎丹【方剂大全】
- 鹅翎散【方剂大全】
- 鹅内金【中药大全】
- 鹅石散【方剂大全】
- 鹅实散【方剂大全】
- 鹅腿骨【中药大全】
- 鹅掌风【方剂主治】
- 鹅掌风【疾病大全】
- 鹅掌风【外科骨伤科术语解释】
- 鹅掌风【中药主治】
- 鹅掌风【中医名词术语】外科病症
- 鹅掌风【中医药浴】
- 鹅掌风《急救广生集》
- 鹅掌风《解围元薮》
- 鹅掌风《奇效简便良方》
- 鹅掌风《外科启玄》
- 鹅掌风《外科启玄》
- 鹅掌风《外科全生集》
- 鹅掌风《外科心法要诀》
- 鹅掌风《外科正宗》
- 鹅掌风《外科正宗》
- 鹅掌风《医宗金鉴》
- 鹅掌风《医宗金鉴》
- 鹅掌风《中医词典》
- 鹅掌风《中医名词词典》
- 鹅掌楸【中药大全】
- 鹅掌藤【中药图谱】
- 鹅掌油【方剂大全】
- 鹅爪风《外科全生集》
- 鹅爪风《中医词典》
- 飞鹅风《喉科秘诀》
- 飞鹅风《喉科秘诀》
- 槐鹅散【方剂大全】
- 腊鹅膏【方剂大全】
- 牛皮鹅《中医词典》
- 牛皮鹅《中医词典》
- 扑鹅痧《痧胀玉衡》
- 扑鹅痧《痧胀玉衡》
- 扑鹅痧《松峰说疫》
- 扑鹅痧《松峰说疫》
- 双鹅风《喉科秘诀》
- 双鹅风《喉科秘诀》
- 双鹅风《中医词典》
- 双鹅风《重楼玉钥》
- 双鹅症《喉舌备要秘旨》
- 双活鹅《中医词典》
- 天鹅毛【中药大全】
- 白鹅膏粥【方剂大全】
- 大鹅儿肠【中药大全】
- 黛鹅黄散【方剂大全】
- 鹅不食草【方剂大全】
- 鹅不食草【中药大全】
- 鹅不食草【中药图谱】
- 鹅不食草《中药炮制》
- 鹅管眼药【方剂大全】
- 鹅脚板根【中药大全】
- 鹅脚木叶【中药大全】
- 鹅口白疮《中医词典》
- 鹅口白屑《竹林女科证治》
- 鹅口疮案【中医文化中医医案】
- 鹅口口疮《卫生易简方》
- 鹅口口疮《卫生易简方》
- 鹅梨煎丸【方剂大全】
- 鹅梨煎丸《博济方》
- 鹅虱入耳《古今医统大全》
- 鹅掌风病《回生集》
- 鹅掌风膏【方剂大全】
- 鹅掌揪根【中药大全】
- 鹅掌楸根【中药大全】
- 黑鹅脚板【中药大全】
- 华鹅耳枥【中药大全】
- 舌黄鹅口《中医词典》
- 小儿鹅白《急救广生集》
- 小儿鹅口《圣济总录》
- 小儿鹅口《圣济总录》
- 野鹅脚板【中药大全】
- 治鹅掌风《回生集》
- 治鹅掌癣《奇方类编》
- 重舌鹅喉《喉舌备要秘旨》
- 重舌鹅喉《喉舌备要秘旨》
- 重舌鹅口《丹台玉案》
- 重舌鹅口《丹台玉案》
- 重舌鹅口《活幼心书》
- 重舌鹅口《奇效简便良方》
- 重舌鹅口《小儿推拿广意》
- 重舌鹅口《小儿推拿广意》
- 白花鹅掌柴【中药大全】
- 苍鹅鼻炎片【耳鼻喉科中成药】
- 初生有鹅口《幼幼新书》
- 初生有鹅口《幼幼新书》
- 大种鹅儿肠【中药大全】
- 多脉鹅耳枥【中药大全】
- 鹅口门推法《推拿抉微》
- 鹅口门推法《推拿抉微》
- 鹅梨汁煎丸【方剂大全】
- 鹅毛管眼药【方剂大全】
- 鹅肉忌鸭梨【饮食宜忌偏方】
- 鹅首马先蒿【中药大全】
- 鹅掌风浸剂【方剂大全】
- 鹅掌风秘方《华佗神方》
- 鹅掌风药水【方剂大全】
- 鹅掌金星草【中药大全】
- 鹅掌上黄皮【本草纲目】
- 鹅掌上黄皮【中药大全】
- 红花鹅掌柴【中药大全】
- 密脉鹅掌柴【中药大全】
- 女人鹅掌疯《女科切要》
- 球序鹅掌柴【中药大全】
- 乳鹅喉癣方《冯氏锦囊秘录》
- 双子美味鹅【膳食养生】
- 穗序鹅掌柴【中药图谱】
- 西南鹅掌柴【中药大全】
- 小叶鹅掌柴【中药大全】
- 中鹅鸭血毒《奇效简便良方》
- 鹅的营养价值【食物营养】
- 鹅口(胎症)《冯氏锦囊秘录》
- 鹅口(胎症)《冯氏锦囊秘录》
- 鹅口疮的诊断【五官口腔科口炎】
- 鹅口疮门主方《疡医大全》
- 鹅口疮门主论《疡医大全》
- 鹅口疮门主论《疡医大全》
- 鹅鸭疫病秘方《华佗神方》
- 鹅掌风浸泡方【方剂大全】
- 鹅掌风门主方《疡医大全》
- 鹅掌风门主论《疡医大全》
- 鹅掌风门主论《疡医大全》
- 红糖治鹅口疮【口腔病偏方】
- 小儿鹅口秘方《华佗神方》
- 治鹅口疮验方【中药偏方秘方】
- 鹅口疮(雪口)【五官科术语解释】
- 鹅口疮(雪口)【中医名词术语】耳鼻喉科病症
- 鹅口疮(雪口)《中医名词词典》
- 鹅口疮辨证论治【中医临床中医五官科】
- 鹅口疮怎么治疗【中医临床中医外科】
- 鹅去氧胆酸胶囊【中药】
- 鹅掌风、灰指甲【其他类偏方】
- 鹅掌楸栽培技术【中药种贮】
- 小儿鹅口疮病因【五官口腔科口炎】
- 小儿鹅口燕口方《外台秘要》
- 益气补虚鹅肉好【膳食养生】
- 治疗鹅口疮便方【口腔病偏方】
- 鹅不食草真假鉴别【中药鉴别】
- 鹅管石的炮制方法【中药炮制】
- 鹅掌风的发病机理【皮肤病】
- 鹅掌风的临床症状【皮肤病】
- 孕前食谱-烧鹅肉【准备怀孕】
- 鹅不食草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别】
- 鹅不食草的炮制方法【中药炮制】
- 鹅掌柴的繁殖与栽培【中药种贮】
- 小儿鹅口燕口方六首《外台秘要》
- 鹅口疮(又名雪口疮)《理疗学》
- 鹅肉(《名医别录》)《中医饮食营养学》
- 红糖治鹅口疮儿科单方【儿科偏方】
- 要慎重走鹅卵石路健身【中医养生偏方】
- 鹅掌风的辅助检验和治疗【皮肤病】
- 鹅掌风应该做哪些检查?【皮肤病】
- 哪些人不宜走鹅卵石健身【运动养生】
- 手癣 (鹅掌疯) 概述【皮肤病】
- 癣湿药水(鹅掌风药水)【方剂大全】
- 治小儿鹅口口疮一捻金散《仁术便览》
- 鹅掌风、灰指甲偏方 秘方【皮肤病灰指甲】
- 口疮、鹅口、重第三十七问《婴童百问》
- 口疮、鹅口、重第三十七问《婴童百问》
- 手癣(鹅掌风)的诊断要点【皮肤病】
- 痿痹(附:鹅掌风鹤膝风)《文堂集验方》
- 痿痹(附:鹅掌风鹤膝风)《文堂集验方》
- 中医认为吃鹅肉四季不咳嗽【中医食疗药食同源】
- 鹅掌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皮肤病】
- 鹅掌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皮肤病】
- 鹅掌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皮肤病】
- 毒蘑菇鹅膏菌中毒预防和治疗知识【中毒草木毒菌】
- 鹅口(一名噤口风.又名雪口.)《幼科释谜》
- 小儿鹅口疮食疗方-食疗药膳精选【中医食疗儿科食疗】
- 胆道结石鹅蛋大腹中“孕育”25年【普外科】
- 疣 甲疽 代指 天蛇头 鹅掌风 红丝疮《医学入门》
- 疣 甲疽 代指 天蛇头 鹅掌风 红丝疮《医学入门》
鹅 知识
- 鹅管石【中医知识】
- 鹅口疮【中医知识】
- 鹅掌风【中医知识】
- 双子美味鹅【中医知识】
- 红塘治鹅口疮【中医知识】
- 什么是鹅口疮【中医知识】
- 治鹅掌风验方【中医知识】
- 如何防治鹅口疮【中医知识】
- 益气补虚鹅肉好【中医知识】
- 鹅口疮的外治方法【中医知识】
- 鹅掌金星草的功效【中医知识】
- 细辛敷脐治鹅口疮【中医知识】
- 王羲之与[鹅掌戏]【中医知识】
- 红糖治鹅口疮儿科单方【中医知识】
- 解毒消肿良药鹅不食草【中医知识】
- 鹅不食草治疗过敏性鼻炎【中医知识】
- 哪些人不宜走鹅卵石健身【中医知识】
- 婴幼儿鹅口疮是怎么回事【中医知识】
- 羚羊角与鹅喉羚羊角的鉴别【中医知识】
- 新生儿鹅口疮有哪些表现?【中医知识】
- 小儿鹅口疮食疗方-食疗药膳精选【中医知识】
- 鹅卵石足疗——糖尿病人“不可行”【中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