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头
《全国中草药汇编》:酱头

【拼音名】Jiànɡ Tóu
【来源】蓼科蓼属植物酱头Polygonum aubertii Henry [Bilderdykia aubertii (Louis Henry)Moldeuke],以块根入药。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苦、涩,凉。
【用法用量】2~3钱,研粉吞服0.5~1钱,用酒送服。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酱头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拼音名】Jiànɡ Tóu
【别名】赤地胆
【来源】为蓼科植物酱头的块根。秋季采挖。切片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缠绕草本,长3~8米。块根肥大,直径可达10~20厘米,横切面酱红色。茎绿色至淡紫绿色,光滑无毛,有紫色斑点。叶互生,宽卵形成卵圆状三角形,长4~10厘米,宽3~6厘米,先端尖,基部截形至浅心形,两面近于无毛,上面有紫斑纹或无;叶鞘干虞质,叶柄长2~4厘米。花小,白色;总状花序腋生咸顶生。瘦果卵形,包被于宿存花被内,具3棱。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山沟、向阳的灌木丛中。分布云南等地。亦有栽培。
【性味】涩,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研末。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酱头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拼音名】Jiànɡ Tóu
【别名】赤地胆、绛头、血地胆、大红药、朱砂莲、九节节
【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齿叶蓼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denticulatum Huang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块根,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缠绕草本。块根肥大,近球形,表面棕褐色,直径达10cm,常有瘤状结节并生出多数具分枝、弯曲、线状而长的小根。茎中空,长达1m或更长,基部稍木质,散生棕色、甚小而明显的斑点,分枝多,枝梢纤细,小枝灰黄色,有细槽纹,一侧被极短的微柔毛,其余无毛,茎中部的节间长5-9cm,最下及顶部的较短;托叶鞘干膜质,棕色,长4-6mm,先端斜而渐尖,无毛。叶互生;叶柄长2-6cm,茎顶部的叶柄较短;叶片柔嫩,长卵状三角形,先端渐尖,长2-11cm,宽1.5-6cm,茎中部的叶基部心形,顶部的叶基截平,鲜叶片的中央有深色色晕,两面无毛,但密生细小的乳头状突体,叶缘有甚小的裂齿。总状花序,2-7个(稀单个)总状花序组成腋生及顶生的圆锥花序,总花梗长1-4cm,无毛;花梗约与苞片等长或稍长;苞片阔卵形,干后玫瑰红色,长约2mm;花被白色,裂瓣5,基部合生,花蕾期为阔卵形,盛花时伸长,长达4mm,宽约2mm;雄蕊8枚,花药球形;子房长约1mm,花柱3枚,合生至中部,长约1mm,柱头头状。瘦果卵形,具3棱,包干宿存的花被内。花期8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山沟、向阳的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贵州和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块根肥大,圆球形,或略呈葫芦形,长10-20cm,直径8-18cm。表面棕褐色或红棕色,凹凸不平,有明显的不规则皱纹,顶部有残余茎基。质坚硬,不易折断。
横断面绎红色,具粉性,可见同心环。气微,味苦、涩。
【性味】苦;涩;性凉
【归经】心;脾;胃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研粉,2~3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酱
- 酱【本草纲目】
- 酱【本草纲目】
- 酱【本草纲目】图文版
- 酱【中药大全】
- 酱《本草从新》
- 酱《本草撮要》
- 酱《本草分经》
- 酱《本草纲目》
- 酱《本草蒙筌》
- 酱《本草图经》
- 酱《本草图经》
- 酱《本草衍义》
- 酱《冯氏锦囊秘录》
- 酱《海药本草》
- 酱《雷公炮炙论》
- 酱《雷公炮炙论》
- 酱《名医别录》
- 酱《千金翼方》
- 酱《千金翼方》
- 酱《食疗本草》
- 酱《食物疗法》
- 酱《食物疗法》
- 酱《新修本草》
- 酱《新修本草》
- 酱《医学入门》
- 酱《饮膳正要》
- 酱《饮食须知》
- 酱《证类本草》
- 酱《证类本草》
- 败酱【本草纲目】
- 败酱【本草纲目】图文版
- 败酱【中药大全】
- 败酱《本草便读》
- 败酱《本草乘雅半偈》
- 败酱《本草乘雅半偈》
- 败酱《本草崇原》
- 败酱《本草崇原》
- 败酱《本草从新》
- 败酱《本草撮要》
- 败酱《本草分经》
- 败酱《本草分经》
- 败酱《本草纲目》
- 败酱《本草经集注》
- 败酱《本草蒙筌》
- 败酱《本草图经》
- 败酱《本草图经》
- 败酱《本草易读》
- 败酱《本草易读》
- 败酱《本草择要纲目》
- 败酱《本草择要纲目》
- 败酱《得配本草》
- 败酱《冯氏锦囊秘录》
- 败酱《雷公炮炙论》
- 败酱《雷公炮炙论》
- 败酱《名医别录》
- 败酱《千金翼方》
- 败酱《神农本草经》
- 败酱《汤液本草》
- 败酱《吴普本草》
- 败酱《新修本草》
- 败酱《药性切用》
- 败酱《药征续编》
- 败酱《药征续编》
- 败酱《医学入门》
- 败酱《长沙药解》
- 败酱《长沙药解》
- 败酱《证类本草》
- 败酱《证类本草》
- 豆酱《本草求真》
- 豆酱《本草求真》
- 酱瓜【中药大全】
- 酱瓜《本草求真》
- 酱瓜《本草求真》
- 蒟酱【中药大全】
- 酸酱《神农本草经》
- 酸酱《医学入门》
- 甜酱《药性切用》
- 败酱草【全草类中药】
- 败酱草【中药大全】
- 败酱草《本经逢原》
- 败酱草《中药学》
- 败酱茶《茶饮保健》
- 败酱散【方剂大全】
- 败酱汤【方剂大全】
- 败酱汤《备急千金要方》
- 败酱饮【方剂大全】
- 豆酱散【方剂大全】
- 隔酱灸《中医词典》
- 酱归茶《茶饮保健》
- 酱明茶《茶饮保健》
- 蒟酱叶【中药大全】
- 芜荑酱【本草纲目】
- 芜荑酱【中药大全】
- 岩败酱【中药大全】
- 榆仁酱【本草纲目】
- 榆仁酱【中药大全】
- 白花败酱【中药图谱】
- 败酱冰茶《茶饮保健》
- 败酱草膏【方剂大全】
- 败酱草散【方剂大全】
- 败酱治病《趣味中医》
- 败酱治病《趣味中医》
- 灌耳酱汁【方剂大全】
- 黄花败酱【中药图谱】
- 酱〈温〉《食疗本草》
- 酱蜜涂方【方剂大全】
- 狭叶败酱【中药大全】
- 香菇豆酱《保健药膳》
- 香菇豆酱《保健药膳》
- 异叶败酱【中药图谱】
- 御酱铁雀《保健药膳》
- 御酱铁雀《保健药膳》
- 败酱草简介【中药基础】
- 败酱归芍茶《茶饮保健》
- 败酱秦皮茶《茶饮保健》
- 苓薏败酱汤【方剂大全】
- 木耳红枣酱《保健药膳》
- 木耳红枣酱《保健药膳》
- ?(音矩)酱《证类本草》
- ?(音矩)酱《证类本草》
- 花生酱治失眠【其他类偏方】
- 菊花京酱肉丝【膳食养生】
- 开盐酱服药方《回生集》
- 败酱草治扁平疣【中药偏方秘方】
- 寒凉药之败酱草【中药基础】
- 金钱败酱茵陈茶《保健药膳》
- 金钱败酱茵陈茶《保健药膳》
- 霉酱色苔舌总论《伤寒舌鉴》
- 霉酱色苔舌总论《伤寒舌鉴》
- 蒜酱来消除蛲虫【中药用法】
- 薏苡附子败酱散【方剂大全】
- 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悬解》
- 薏苡附子败酱散《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银翘红酱解毒汤【方剂大全】
- 败酱草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别】
- 败酱草的炮制方法【中药炮制】
- 橘皮酱预防多种病【中医食疗药食同源】
- 咽部苹果酱样结节【症状大全】
- 养生酱菜风行日本【中医养生偏方】
- 薏苡附子败酱散方《伤寒杂病论》
- 薏苡附子败酱散方《医宗金鉴》
- 薏苡仁附子败酱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油盐酱醋也可养生【膳食养生】
- 黑米酱排的养生做法【膳食养生】
- 尿色酱红或呈酱油色【症状大全】
- 番茄制酱更适合老人食用【老年饮食】
- 糖米油盐酱醋茶美容之谜【中医食疗美容食疗】
- 吃酱油会使疤痕颜色加深?【皮肤病痤疮】
- 过半数酱腌菜含高倍致癌物【肿瘤癌症常识】
- 麻酱拌茄子治疗“少白头”【中医食疗美容食疗】
- 孕前食芝麻酱可防胎儿畸形【准备怀孕】
- 据媒体报道养生酱菜风行日本【中医养生偏方】
- 薏苡附子败酱散证治本位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薏苡附子败酱散证治本位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大黄牡丹汤薏苡附子败酱散证治推论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大黄牡丹汤薏苡附子败酱散证治推论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酱 知识
- 败酱片【中医知识】
- 蒟酱的功效【中医知识】
- 乌梅败酱方【中医知识】
- 紫草败酱汤【中医知识】
- 花生酱治失眠【中医知识】
- 菊花京酱肉丝【中医知识】
- 如何购买酱油【中医知识】
- 败酱草治病验方【中医知识】
- 酱油优劣的判断【中医知识】
- 夏季忌生食酱油【中医知识】
- 小儿拉“果酱”【中医知识】
- 怎样选购酱卤肉【中医知识】
- 酱菜能调理肠道吗?【中医知识】
- 油盐酱醋亦影响药效【中医知识】
- 自制红果酱能降血脂【中医知识】
- 凉拌菜最好用佐餐酱油【中医知识】
- 品味鱼子酱享受尊贵美食【中医知识】
- 糖米油盐酱醋茶美容之谜【中医知识】
- 重用败酱草治前列腺增生【医案心得】
- “少白头”麻酱拌茄子治疗【中医知识】
- 酱油真的是不健康食品吗?【中医知识】
- 麻酱拌茄子治疗“少白头”【中医知识】
- 鱼油酱油可降低心脏病风险【中医知识】
- 据媒体报道养生酱菜风行日本【中医知识】
- 每天三碗酱汤驱除乳癌利健康【中医知识】
- 烧烫伤应急不能依赖牙膏和酱油【中医知识】
- 含植物固醇的蛋黄酱能降低胆固醇【中医知识】
- 彩印托盘纸有毒直接蘸酱吃薯条不安全【中医知识】
- 美研究表明花生酱混合物可治儿童营养不良【中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