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脚

目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螃蟹脚
《中药大辞典》螃蟹脚
《中华本草》螃蟹脚
中药功效分类

《全国中草药汇编》:螃蟹脚

【拼音名】Pánɡ Xiè Jiǎo

【来源】灯心草螃蟹脚Juncus diastrophanthus Buchen.,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四川。

【性味】苦,凉。

药性查药:寒性热性温性凉性平性

药味查药:甘味苦味辛味酸味咸味涩味淡味

【用法用量】主治宿食内停,小便赤热等症。

【注意】1~2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大辞典》:螃蟹脚

【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拼音名】Pánɡ Xiè Jiǎo

【来源】为灯芯草科植物扁杆灯芯草的全草。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茎短,白色,须根多数。茎扁平,2~3丛生,直立,翼状二锐棱。叶互生;长剑状线形,扁平,长8~15厘米,宽1.5~3毫米,先端渐锐尖,全缘;叶鞘不联合。聚伞花序丛生茎顶;总苞片叶状;小花聚成球状,花疏生,星状,直径1~1.4厘米;花被片6,披针形,绿色或带赤褐色,先端锐尖,等长;雄蕊3,花药长椭圆形,花丝短;子房3室,胚珠多数。蒴果三棱状柱形,3瓣裂。种子倒卵形,长约0.6毫米。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布】生于低山丘陵的水田边、溪沟或小河边润湿草丛中。分布于四川。

【性味】苦,凉。

药性查药:寒性热性温性凉性平性

药味查药:甘味苦味辛味酸味咸味涩味淡味

【功能主治】清热消食利尿。治宿食内停,小便赤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药功效分类

《中华本草》:螃蟹脚

【出处】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

【拼音名】Pánɡ Xiè Jiǎo

【英文名】crab feet

【来源】药材基源:为灯心草科植物扁杆灯芯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uncus diastrophanthus Bushen.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扁杆灯芯草,多年生草本,高20-30cm。秆微扁平,上部两侧略具狭翅,秆后有纵条纹。基生叶为鞘状,几全部抱茎,先端几天叶片;茎生叶长7-10cm,宽2.5-3mm,直立,具不明显的间隔,叶鞘边缘膜质,长1.5-3.5cm。花序宽大,约占植物体的1/2,2-3次或多次分歧,具披针形而带芒尖的苞片,花7-15朵聚生成星芒状的花簇;花被片狭披针形,长约4.5mm,几等长,具显着中脉,先端具刺状芒尖;雄蕊3;子房三棱形。果实长圆状三棱形,长4-5mm。种子倒卵状椭圆形,褐色,两端有小尖头。花、果期4-6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长于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性味】苦;凉

药性查药:寒性热性温性凉性平性

药味查药:甘味苦味辛味酸味咸味涩味淡味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消食。主小便赤涩热痛;宿食不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可用至60g。

【摘录】《中华本草》

中药拼音索引:p
打赏中医宝典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功效分类

蟹 知识

中药功效分类

相关中药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主治

相关方剂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