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

目录
《中药大辞典》栀子花
《中华本草》栀子花
《滇南本草》栀子花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大辞典》:栀子花

【出处】《滇南本草

【拼音名】Zhī Zi Huā

【别名】山栀花(《纲目》),野桂花、白蟾花、雀舌花(《滇南本草》整理本)。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花。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栀子"条。

【化学成份】含挥发油。

【性味】《滇南本草》:"性寒,味苦。"

药性查药:寒性热性温性凉性平性

药味查药:甘味苦味辛味酸味咸味涩味淡味

【功能主治】清肺凉血。治肺热咳嗽鼻衄

滇南本草》:"泻肺火,止肺热咳嗽,止衄血消痰。"

【附方】①治伤,肺有实痰、实火,肺热咳嗽栀子花三朵。蜂蜜少许同煎服。(《滇南本草》)

②治鼻血不止:栀子花数片,焙干为末,吹鼻。(《滇南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药功效分类

《中华本草》:栀子花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拼音名】Zhī Zi Huā

【英文名】flower of Capa Jasmine

【别名】薝卜花、山栀花、野桂花、白蟾花、雀舌花、玉瓯花、玉荷花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山栀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2.Gardenia jasminlides Ellis var. fortuniana (lindl.) Hara。6-7月采摘,鲜用或晾干。

【原形态】1.山栀 原植物详栀子条。

2.重瓣栀子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状,高达2m。花萼简倒圆锥形,顶端6深裂,裂片条状披针形,长3.5-4.5cm;花冠简长4-8cm,重瓣,花瓣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5-6.5cm,宽1.2-3.5cm;雌雄蕊退化。花期6-7月。

【生境分布】华东、中南各地栽培。产于浙江、江西、湖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不规则团块或类三角锥形。表面淡棕色或棕色。萼简卵形或倒卵形,先羰5-7裂,裂片线状披针形。花冠旋卷,花冠下部连成简状,裂片多数,倒卵形至倒披针形。雄蕊6,花丝极短。质轻脆。昀碎。气芳香,味淡。

【化学成份】含挥发油。

【性味】寒;苦

药性查药:寒性热性温性凉性平性

药味查药:甘味苦味辛味酸味咸味涩味淡味

【归经】肺;肝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或焙研吹鼻。

【附方】①治伤风,肺有实痰、实火,肺热咳嗽: 栀子花三朵。蜂蜜少许同煎服。(《滇南本草》)②治鼻血不止: 栀子花数片,焙干为末,吹鼻。(《滇南本草》)

【各家论述】《滇南本草》:泻肺火,止肺热咳嗽,止衄血消痰

【摘录】《中华本草》

中药拼音索引:z
打赏中医宝典

相关记载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功效分类

栀子花 知识

中药功效分类

栀子

中药功效分类

栀子 知识

中药功效分类

相关中药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主治

相关方剂

拼音:Z 相关书籍

    【中医宝典】网站地图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