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龙
《全国中草药汇编》:草龙

【拼音名】Cǎo Lónɡ
【来源】柳叶菜科水龙属植物草龙Jussiaea linifolia Vah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全草,洗净切段晒干。
【性味】淡,凉。
【用法用量】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草龙

【拼音名】Cǎo Lónɡ
【别名】水映草、田石梅、针筒草、水仙桃、田浮草、香须公、细叶水丁香、化骨溶、假木瓜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udwigia hyssopifalia (G .Don)Exell[Jussiaea linifolia Vahl;J,hyssopifolia G,Don;J.sup-pruticosa auct.non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60cm,全株无毛。茎直立,具3-4棱,分枝纤细。单叶互生;有柄或无柄;叶片披针形,长1-3(-9)cm,宽0.2-1.5(-3)cm,先端渐尖,基部狭楔形,侧脉11-17对,全缘。药腋生;萼片4,披针形,3脉;花瓣4,黄色,长椭圆形,长约2.5mm,短于萼片;雄蕊8;子房下位,花柱短,柱头扁球形。蒴果绿以或淡紫色,长1.2--2cm,直径1-2mm;种子多数。花期夏、秋季。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40-750m的沼泽、湿草地、田边、水沟边、河滩。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至西南各地。
【性味】味辛;微苦;性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含漱。
【摘录】《中华本草》

草龙
- 草龙胆《本草蒙筌》
- 草龙胆《本经逢原》
- 草龙胆《雷公炮制药性解》
- 草龙胆《汤液本草》
- 草龙胆《医学入门》
- 草龙胆《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草龙根【中药大全】
- 毛草龙【中药大全】
- 草龙胆散【方剂大全】
- 草龙胆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草龙胆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毛草龙根【中药大全】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剂大全】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括要》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寻源》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寻源》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伤寒论》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伤寒杂病论》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医宗金鉴》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证十四 太阳一百五《伤寒悬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