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贯众

目录
《中药大辞典》凤尾贯众
《中华本草》凤尾贯众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大辞典》:凤尾贯众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拼音名】Fènɡ Wěi Guàn Zhònɡ

【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刺叶耳蕨的全草。全年可采。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3~17厘米。根茎直立,具叶柄残基,表面被膜质鳞片,鳞片披针形,浅棕色,先端尖,边缘具齿;根丛生,纤细坚韧,黑棕色。1回羽状复叶簇生;叶柄长4~5厘米,基部具鳞片,阔卵形,浅棕色,边缘有不明显细齿1叶轴下端被有狭细鳞片;小叶互生,菱状卵形,先端渐尖,边缘具刺,大小不一,以基部上侧1枚显着增大,耳状,叶顶及齿端均呈刺状,叶片基部阔楔形,偏斜,不对称,两面均被短毛。孢子囊近圆形,散生,棕色。

【生境分布】喜生阴处石上。

【性味】性平,味辛微苦涩。

药性查药:寒性热性温性凉性平性

药味查药:甘味苦味辛味酸味咸味涩味淡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药功效分类

《中华本草》:凤尾贯众

【出处】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拼音名】Fènɡ Wěi Guàn Zhònɡ

【英文名】Herb of Acanthophyllous Shield Fern

【别名】贯众耳蕨

【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刺叶耳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stichum acanthophyllum(Franch.)Christ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挖出后洗净,鲜用或切碎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8-50cm。根茎短而直立,连叶柄密被深棕色、卵圆形大鳞片,先端长钻状,常扭曲,边缘有锯齿。叶片披针形,先端渐尖头,基部不变狭,一回深羽裂;羽片4-7对,披针形,长约2cm,近羽裂,有羽片3-4对,或下部数对羽片为羽状,向上的羽片仅基部上侧有1片分离的小羽片;裂片近圆形或椭圆形,全缘,先端有1长刺状硬尖头,叶上面光滑,下面被棕色、纤维状鳞毛;叶轴密被红棕色、钻形小鳞片,脱落后留有痕迹。孢子囊群每裂片有2-4个;囊群盖深棕色,边缘有不整齐的小齿,早落。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2800m的山坡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平;辛;微苦;涩;寒

药性查药:寒性热性温性凉性平性

药味查药:甘味苦味辛味酸味咸味涩味淡味

【归经】肝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临床应用】凤尾贯众投入水缸,可解水毒。

【摘录】《中华本草》

中药拼音索引:f
打赏中医宝典
中药功效分类

贯众

中药功效分类

贯众 知识

中药功效分类

相关中药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主治

相关方剂


鍏嶈矗鐢虫槑锛�鏈珯鎵€鏈夊唴瀹逛粎渚涘弬鑰冿紝濡傛灉鎮ㄩ渶瑕佽В鍐冲叿浣撻棶棰橈紝寤鸿鎮ㄥ挩璇㈢浉鍏抽鍩熶笓涓氫汉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