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牙贯众
- 目录
- 《中华本草》马牙贯众
《中华本草》:马牙贯众

【拼音名】Mǎ Yá Guàn Zhò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华北蹄盖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thyrium pachyphlebium C.Ch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达80cm。根茎短粗而斜升,顶端与叶柄基部被棕色、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5-35cm,禾秆色,基部黑色,向上近光滑;叶片纸质,叶轴和小羽轴常带紫红色,卵圆形或椭圆形,长25-40cm,宽20-30cm,二回羽状或三回羽状深裂;羽片10-15对,互生,有柄,阔披针形,基部的较大,长13-18cm,宽4-7cm,二回羽状深裂;小羽片15-20对,稍斜上,披针形,中部的较大,长2-4cm,宽1-2cm,渐尖头,基部楔形,不对称,羽状深裂;裂片狭长圆形,钝头,边缘有小锯齿或浅裂;叶脉在裂片上为羽状,在下面隆起,侧脉单一,伸达齿端。孢子囊群短线形或钩状,沿侧脉上侧着生,靠近中脉,每裂片有4-5对,成熟时满布叶背,囊群盖浅棕色,膜质,边缘啮蚀状。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1200m的田边湿地及灌木林下岩石缝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及辽宁、陕西、山东、四川等地。
【性味】苦;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贯众
- 贯众【本草纲目】
- 贯众【本草纲目】图文版
- 贯众【中草药图片】
- 贯众【中药大全】
- 贯众《本草备要》
- 贯众《本草便读》
- 贯众《本草乘雅半偈》
- 贯众《本草乘雅半偈》
- 贯众《本草从新》
- 贯众《本草撮要》
- 贯众《本草纲目》
- 贯众《本草经集注》
- 贯众《本草蒙筌》
- 贯众《本草求真》
- 贯众《本草图经》
- 贯众《本草图经》
- 贯众《本草新编》
- 贯众《本草新编》
- 贯众《本草易读》
- 贯众《本草易读》
- 贯众《本经逢原》
- 贯众《得配本草》
- 贯众《滇南本草》
- 贯众《滇南本草》
- 贯众《冯氏锦囊秘录》
- 贯众《名医别录》
- 贯众《千金翼方》
- 贯众《神农本草经》
- 贯众《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贯众《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贯众《吴普本草》
- 贯众《新修本草》
- 贯众《药笼小品》
- 贯众《药笼小品》
- 贯众《药性切用》
- 贯众《医学入门》
- 贯众《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贯众《证类本草》
- 贯众《证类本草》
- 贯众《中药炮制》
- 贯众《中药学》
- 贯众根《本草崇原》
- 贯众根《本草崇原》
- 贯众酒【方剂大全】
- 贯众散【方剂大全】
- 贯众汤【方剂大全】
- 贯众丸【方剂大全】
- 灰贯众【中药大全】
- 毛贯众【中药大全】
- 水贯众【中药大全】
- 小贯众【中药大全】
- 小贯众【中药图谱】
- 大叶贯众【中药大全】
- 凤尾贯众【中药大全】
- 狗脊贯众【中药大全】
- 厚叶贯众【中药大全】
- 尖耳贯众【中药大全】
- 镰羽贯众【中药大全】
- 绵马贯众【根茎类中药】
- 绵马贯众【中药大全】
- 紫萁贯众【根茎类中药】
- 紫萁贯众【中药大全】
- 峨眉蕨贯众【中药大全】
- 榧子贯众汤【方剂大全】
- 贯众五物散【方剂大全】
- 黄连贯众散【方剂大全】
- 黄连贯众散《儒门事亲》
- 荚果蕨贯众【中药大全】
- 淋谍贯众汤【方剂大全】
- 乌毛蕨贯众【中药大全】
- 大贯众平胃散【方剂大全】
- 贯众叶溪边蕨【中药大全】
- 识别真假贯众【中药鉴别】
- 贯众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