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地丁

目录
《中药大辞典》黄花地丁
《滇南本草》黄花地丁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大辞典》:黄花地丁

【出处】《滇南本草

【拼音名】Huánɡ Huā Dì Dīnɡ

【别名】野豌豆、马口铃、猴丝草(《广西药植名录》),小响铃、狗响铃(《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为豆科植物响铃豆全草。夏、秋采集,洗净,晒干。

【原形态】木状草本,高15~100厘米基单一或分枝,枝条细弱,略被短毛。单叶互生,叶倒披针形,大小不一,上面光滑,绿色,下面略被柔毛,青灰色,几无叶柄。托叶极微细,如刚毛状,肉眼不易察见。总状花序顶生或同时腋生,有花6~20朵;苞片与小苞片甚细小,线形或丝状;小苞片着生于花萼基部;花萼长6~8毫米,深裂,萼齿矩形或线形,先端狭尖,略被丝光质短柔毛;花冠蝶形,淡黄色;旗瓣先端浑圆,至基部渐狭,边沿略被毛;翼瓣倒卵形;龙骨瓣曲折,均具短爪。雄蕊10枚,合生成单体,花药异型;花柱长,柱头细小,斜生,荚果无毛,圆柱形,伸出于花萼之外;种子6~12颗。花果期5~11月。

【生境分布】生长于山坡荒地。分布我国南部、东南及西南部各省。

【化学成份】含响铃豆碱。

【性味】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

药性查药:寒性热性温性凉性平性

药味查药:甘味苦味辛味酸味咸味涩味淡味

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凉,苦涩。"

【归经】《滇南本草》:"入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治久咳痰喘尿道炎膀胱炎痈疽疔疮

①《滇南本草》:"治痈疽疮肿消痰定喘止咳嗽。"

②《广西药植名录》:"叶:治黄疸乳疮疳积。"

③《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撵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附方】①治年久咳嗽痰喘,气阻喉内,如拽锯之声,不得安眠:黄花地丁(蜜炒)二钱,响铃草(蜜炒)二钱。煎汤服。(《滇南本草》)

②治尿道炎膀胱炎:小响铃一两至一两五钱。水煎服白酒引。(《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药拼音索引:h
打赏中医宝典

相关记载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功效分类

地丁

中药功效分类

地丁 知识

中药功效分类

相关中药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主治

相关方剂


鍏嶈矗鐢虫槑锛�鏈珯鎵€鏈夊唴瀹逛粎渚涘弬鑰冿紝濡傛灉鎮ㄩ渶瑕佽В鍐冲叿浣撻棶棰橈紝寤鸿鎮ㄥ挩璇㈢浉鍏抽鍩熶笓涓氫汉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