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
《中药大辞典》:苦丁

【出处】《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Kǔ Dīnɡ
【别名】小山萝卜、龙喳口(《草木便方》),叉头草(《四川中药志》,蛾子草(《中草药通讯》(3):58,1972)。
【原形态】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80~120厘米。全体均含有白色乳汁。主根数个,圆锥形。茎单一,直立,圆柱形,疏生长毛,上部多分枝。叶互生,通常无柄,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7~10厘米,宽3~5厘米,羽状分裂,裂片边缘复作齿牙状,先端裂片较大,两侧裂片略下倾,先端尖锐或渐尖、或钝,基部呈耳廓状抱茎,耳缘具锯齿,上面绿色,下面浅绿,主脉上具有长毛。头状花序顶生,排列成圆锥花丛,总苞圆筒状;苞片覆瓦状排列,内列苞片披针形,较长,外列苞片短小;花淡黄色,全部舌状;雄蕊5,着生花冠管上;子房下位,花柱纤细,柱头2裂。瘦果卵圆形,扁平,黑色,先端具喙,冠毛白色,细软。花期5~9月。
【生境分布】生于路边及荒野。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四川、江西、湖南、福建、台湾等地。
【性味】①《草木便方》:"苦。"
②《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苦,无毒。"
閹革拷閸旂喐鏅�閸掑棛琚敍锟�鐟欙綀銆冮懡锟�閵嗭拷濞撳懐鍎归懡锟�閵嗭拷濞夎绗呴懡锟�閵嗭拷缁佹盯顥撳﹢鑳祩閵嗭拷閼烘娊顩鹃崠鏍ㄧ畭閼斤拷閵嗭拷閸掆晜鎸夊〒妤佺畭閼斤拷閵嗭拷濞撯晠鍣烽懡锟�閵嗭拷閻炲棙鐨甸懡锟�閵嗭拷濞戝牆顕遍懡锟�閵嗭拷妞硅精娅曢懡锟�閵嗭拷濮濄垼顢呴懡锟�閵嗭拷濞叉槒顢呴懡锟�閵嗭拷閸栨牜妫稿銏犳尭楠炲啿鏋犻懡锟�閵嗭拷鐎瑰顨i懡锟�閵嗭拷楠炲疇鍊介悢鍕棑閼斤拷閵嗭拷瀵偓缁愬秷宓�閵嗭拷鐞涖儳娉懡锟�閵嗭拷閸ョ儤璁㈤懡锟�閵嗭拷婢舵牜鏁ら懡锟�閵嗗倶鈧偓閺囨潙顦块崝鐔诲厴娑撶粯涓�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临床应用】治疗扁桃体炎:采用蛾子草未抽薹幼苗的主根,鲜者3~5钱,干者1~3钱,水煎两次,混合,分3次服;或制成丸、散剂服用,每次0.5~1钱。据100例的随访观察,一般服药1~2日即获痊愈。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苦丁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Kǔ Dīnɡ
【英文名】all-grass of Taiwan Lettuce
【别名】小山萝卜、龙喳口、叉头草、蛾子草大叶蜈蚣草、杨梅蒜、羊奶草、野苦麻、高脚蒲公英、丁萝卜、双股金钗、乳浆草、九刀参、八楞麻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台湾莴苣的干燥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ctuca taiwaniana Maxim.
采收和储藏:春、夏间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80-120cm。全株均有白色乳汁。主根数个,圆锥形。茎单一,直立,上部多分枝。叶互生;能常无柄;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6-14cm,宽3-5cm,羽状分裂,先端裂片较大,两侧裂片略下倾,先端尖锐或渐尖、或钝,分裂片端裂片较在两侧裂片略下倾,先端尖锐或渐尖、或钝,基部呈耳状抱茎,边缘复作齿牙状,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主脉上具长毛。头状花序顶生,排列成圆锥花丛;总苞圆筒状,苞片覆瓦状排列;花淡黄色,全部舌状;雄蕊5,着生花冠管上;子房下位,花柱纤细,柱头2裂。瘦果卵圆形,扁平,黑色,先端具喙,冠毛白,细软。花期5-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路边及荒野。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味苦;性寒
閹革拷閸旂喐鏅�閸掑棛琚敍锟�鐟欙綀銆冮懡锟�閵嗭拷濞撳懐鍎归懡锟�閵嗭拷濞夎绗呴懡锟�閵嗭拷缁佹盯顥撳﹢鑳祩閵嗭拷閼烘娊顩鹃崠鏍ㄧ畭閼斤拷閵嗭拷閸掆晜鎸夊〒妤佺畭閼斤拷閵嗭拷濞撯晠鍣烽懡锟�閵嗭拷閻炲棙鐨甸懡锟�閵嗭拷濞戝牆顕遍懡锟�閵嗭拷妞硅精娅曢懡锟�閵嗭拷濮濄垼顢呴懡锟�閵嗭拷濞叉槒顢呴懡锟�閵嗭拷閸栨牜妫稿銏犳尭楠炲啿鏋犻懡锟�閵嗭拷鐎瑰顨i懡锟�閵嗭拷楠炲疇鍊介悢鍕棑閼斤拷閵嗭拷瀵偓缁愬秷宓�閵嗭拷鐞涖儳娉懡锟�閵嗭拷閸ョ儤璁㈤懡锟�閵嗭拷婢舵牜鏁ら懡锟�閵嗗倶鈧偓閺囨潙顦块崝鐔诲厴娑撶粯涓�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1.《草木便方》:解毒,散热,清火,利筋骨。治中恶,羊疔,同蕌用。蛇伤起疱,捣涂。
【摘录】《中华本草》

苦丁
- 苦丁茶【叶类中药】
- 苦丁茶【叶类中药】
- 苦丁茶【中药大全】
- 苦丁茶【中医食疗内科食疗】
- 苦丁茶《中药炮制》
- 苦丁香《滇南本草》
- 苦丁香《滇南本草》
- 四川苦丁茶【中药大全】
- 竹叶苦丁茶【中医临床中医五官科】
- 独效苦丁香散【方剂大全】
- 苦丁茶真假识别【中药鉴别】
- 苦丁茶治高血压【循环类偏方】
- 苦丁茶并非人人宜【药茶注意】
- 苦丁茶质量安全要求【质量管理】
- 丁香与苦丁香并非一物【中药鉴别】
- 苦丁茶的历史记载和传说【药茶文化】
苦丁 知识
- 苦丁茶的作用【中医知识】
- 喝苦丁茶降血压【中医知识】
- 苦丁茶质量安全要求【中医知识】
- 失之毫厘 谬以千里——苦丁茶与苦丁香【中医知识】
- 苦丁茶混淆品(1)——牛矢果(Niushiguo)【中医知识】
- 苦丁茶混淆品(2)——毛叶黄牛木(Maovehuangniumu)【中医知识】
- 苦丁茶(Kudingcha)FoliumI1idsKudingchae【中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