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巴
《中国药典》:葫芦巴

【拼音名】Hú Lú Bā
【英文名】SEMEN TRIGONELLAE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胡芦巴 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 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性状】本品略呈斜方形或矩形,长3~4mm,宽2~3mm,厚约2mm。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平滑,两侧各具一深斜沟,相交处有点状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种皮薄,胚乳呈半透明状,具黏性;子叶2,淡黄色,胚根弯曲,肥大而长。气香,味微苦。
【鉴别】(1)本品横切面:表皮栅状细胞1 列,外壁及侧壁上部较厚,有细密纵沟纹,下部胞腔较大,光辉带位于细胞外侧1/3 处,外被角质层。支持细胞1 列,略呈哑铃状,上端稍窄,下端较宽,垂周壁显条状纹理。内胚乳细胞主为黏液细胞,壁甚厚。子叶细胞含糊粉粒及脂肪油滴。
(2) 取本品粉末5g,加石油醚(60~90℃)3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弃去,药渣挥干,再加乙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胡芦巴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无水乙醇-丙酮-盐酸(10:6: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三氯化铁试液(2:1)混合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炮制】胡芦巴: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盐胡芦巴: 取净胡芦巴,照盐水炙法(附录Ⅱ D)炒至鼓起,有香气。用时捣碎。
【性味】苦,温。
【归经】归肾经。
【用法用量】4.5~9g。
【贮藏】置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全国中草药汇编》:葫芦巴

【拼音名】Hú Lu Bā
【别名】芦巴子、香草子、小木夏
【来源】豆科葫芦巴属植物葫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的种子。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打下种子,生用或微火炒至微黄,用时打碎。
【性味】苦,温。
【用法用量】1~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葫芦巴

【拼音名】Hú Lu Bā
【英文名】Semen Trigonellae
【别名】苦豆、香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戎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的种子。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打下种子,晒干。生用或微炒用。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80cm,全株有香气。茎直立,多丛生,被疏毛。三出复叶互生;小叶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3.5cm,宽0.5~1.5cm,两边均生疏柔毛;叶柄长,托叶与叶柄连合。花无梗,1~2朵腋生;花萼筒状;花冠蝶形,白色,后渐变淡黄色,基部微带紫色;雄蕊10,二体;子房线形,荚果细长,扁圆筒状,略弯曲,长6~11cm,宽0.5cm,具网脉及柔毛,先端有长喙。种子10~20粒,棕色,有香气。花期4~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多栽培。主产安徽、四川、河南。
【性状】种子略呈斜方形,长3~5mm,宽2~3mm,厚约2mm。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微有灰色短毛,两侧各有一深斜沟,两沟相接处为种脐。质坚硬。气香,味微苦。
【化学成份】含葫芦巴碱(trigonellinelline)、薯蓣皂甙元葡萄糖甙(diosgenin-B-D-blucoside)、牡荆素(vitexin)、异牡荆素(saponaretin)、异荭草素(isoorientin)、牡荆素-7-葡萄糖甙(vitexin-7-glucoside)、葫芦巴甙Ⅰ、∏(vicenin Ⅰ, ∏)。
【性味】性温,味苦。
【摘录】《中药大辞典》

相关记载
- 《中药学》:葫芦巴
- 《雷公炮制药性解》:葫芦巴
- 《本草衍义》:葫芦巴
- 《汤液本草》:葫芦巴
- 《本草蒙筌》:葫芦巴
- 《冯氏锦囊秘录》:葫芦巴
- 《证类本草》:葫芦巴
- 《得配本草》:葫芦巴
- 《本草择要纲目》:葫芦巴
- 《本草便读》:葫芦巴
葫芦巴
- 葫芦巴【本草纲目】
- 葫芦巴【中草药图片】
- 葫芦巴《本草便读》
- 葫芦巴《本草蒙筌》
- 葫芦巴《本草衍义》
- 葫芦巴《本草择要纲目》
- 葫芦巴《本草择要纲目》
- 葫芦巴《得配本草》
- 葫芦巴《冯氏锦囊秘录》
- 葫芦巴《雷公炮制药性解》
- 葫芦巴《汤液本草》
- 葫芦巴《证类本草》
- 葫芦巴《证类本草》
- 葫芦巴《中药学》
- 葫芦巴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葫芦巴丸《冯氏锦囊秘录》
- 葫芦巴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葫芦巴丸《外科理例》
- 葫芦巴圆【方剂大全】
- 壮阳中药-葫芦巴【体贴男人】
- 葫芦巴高产栽培技术【中药种贮】
- 治气攻头痛葫芦巴散《苏沈良方》
- 治气攻头痛葫芦巴散《苏沈良方》
- 葫芦巴子标准化种植技术【中药种贮】
葫芦巴 知识
葫芦
- 葫芦【偏方】
- 葫芦【中药大全】
- 葫芦【中药图谱】
- 葫芦《本草分经》
- 葫芦《滇南本草》
- 葫芦《滇南本草》
- 葫芦《药性切用》
- 葫芦《医学入门》
- 葫芦《饮膳正要》
- 大葫芦【中药大全】
- 葫芦茶【中药大全】
- 葫芦茶【中药图谱】
- 葫芦丹【方剂大全】
- 葫芦丹《中医词典》
- 葫芦酒【方剂大全】
- 葫芦壳《中药学》
- 葫芦七【中药大全】
- 葫芦散【方剂大全】
- 葫芦汤【方剂大全】
- 葫芦藓【中药大全】
- 葫芦叶【中药大全】
- 葫芦饮【方剂大全】
- 葫芦粥【方剂大全】
- 葫芦粥【偏方】
- 实葫芦【中药大全】
- 树葫芦【中药大全】
- 水葫芦【中药大全】
- 抽葫芦酒【方剂大全】
- 抽葫芦酒《医林改错》
- 葫芦茶根【中药大全】
- 葫芦根散【方剂大全】
- 葫芦花汤【方剂大全】
- 实葫芦根【中药大全】
- 水葫芦根【中药大全】
- 水葫芦苗【中药大全】
- 水葫芦七【中药大全】
- 水葫芦丸【方剂大全】
- 水葫芦丸《是斋百一选方》
- 葫芦化毒丹【方剂大全】
- 葫芦双皮汤【方剂大全】
- 葫芦双皮汤【偏方】
- 葫芦双皮汤【食物解毒偏方】
- 葫芦双皮汤《食物疗法》
- 小儿葫芦散【儿科中成药】
- (疒颓)葫芦《中医词典》
- 葫芦糯米酒散【方剂大全】
- 长葫芦万安散【方剂大全】
- 子宫呈葫芦状【症状大全】
- 冰糖葫芦益养生【膳食养生】
- 葫芦瓜栽培技术【中药种贮】
- 葫芦酒(鼻窒)【百病药酒】
- 泻利药之抽葫芦【中药基础】
- 西葫芦的营养秘密【中医食疗药食同源】
- 东至洋湖发展野葫芦【中药资源】
- 抽葫芦酒(水肿臌胀)【百病药酒】
- 葫芦—中医行医的招牌【医药典故】
- 中医行医的招牌 葫芦【中医文化中医典故】
- 中医行医的招牌-—葫芦【中医常识偏方】
葫芦 知识
- 葫芦文化漫谈【中医知识】
- 冰糖葫芦益养生【中医知识】
- 西葫芦的营养秘密【中医知识】
- 葫芦酒——(鼻窒)【中医知识】
- 中医行医的招牌葫芦【中医知识】
- 中医行医的招牌——葫芦【中医知识】
- 从“悬壶济世”谈葫芦药用【中医知识】
- 嫩绿春天:清素爽口油焖西葫芦【中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