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蓣

薯蓣
目录
《本草纲目》薯蓣
《本草乘雅半偈》薯蓣
《本草崇原》薯蓣
《本草经集注》薯蓣
《本草蒙筌》薯蓣
《本草图经》薯蓣
《本经逢原》薯蓣
《长沙药解》薯蓣
《得配本草》薯蓣
《雷公炮炙论》薯蓣
《名医别录》薯蓣
《食疗本草》薯蓣
《新修本草》薯蓣
《药征续编》薯蓣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薯蓣
《证类本草》薯蓣
《千金翼方》薯蓣
《侣山堂类辩》薯蓣
《医学入门》薯蓣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纲目》薯蓣

《本草纲目》

「释名」薯,土薯、山薯、山山药延。

「气味」()甘、温、平、无毒。

「主治」

1、心腹虚胀,手足厥逆,不思饮食。用薯蓣半生半炒为末。每服二钱,米汤关定。一天服二次。

2、禁口痢。治方同上。

3、小便数多。用薯蓣(矾水煮过)、白茯苓,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水送下。

4、痰风喘急。用生薯蓣(捣烂)半碗,加甘蔗汁半碗,和匀,一次饮服。

5、脾胃虚弱,不思饮食。用薯蓣、白术各一两,人参七钱半,共研为末,加水和糊做成丸子,如小大。每服四十至五十丸,汤送下。

6、湿热虚泄。用薯蓣、苍术等分,加饭做成丸子米汤送服。

7、肿毒初起。用带泥的薯蓣、蓖麻子糯米等分,水泡过,研细敷涂即散。

8、手足冻疮。有薯蓣一截,磨泥敷上。

引用:《本草纲目》薯蓣

下载:《本草纲目》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乘雅半偈》薯蓣

《本草乘雅半偈》

(本经上品)

肥遁则无不利。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强阴。久服目聪明,不饥延年。

】曰∶薯蓣,古名也。避唐代宗讳,改作薯药;又避宋英宗讳,改作山药。后世惟名山药,不知薯蓣名矣。生嵩山山,及临朐、钟山、南康、蜀道、北都、四明、山东、江南、怀庆诸处。入药野生者为胜。供馔,家种者为良。春生,蔓延篱落。紫茎绿叶。叶有三尖,似白牵牛叶,更浓而光泽。五六月开成穗,淡红色。结成簇,三棱合成,坚而无仁。其子别结叶旁,状似雷丸,大小不一,皮色土黄,内清白,煮食甘滑。春冬采根,生时掷地如,干则内实不虚,其色洁白如玉。黑者不堪入药,种植甚易。截作薄片者亦生,随所杵之窍而像之也。南中一种,生山中,根细如指,极紧实,刮磨入汤煮之,作块不散,味更甘美,食之尤益于人,胜于家种者。江中闽中一种,根如、芋,皮紫,极大者重数斤。

煮食虽美,但气寒于北地者。修治勿用平田生二三纪者,须要山中生经十纪者。其皮赤,四有须者良。采得以刀刮去赤皮,洗去涎,蒸过,。曝干用。六芝为之使。恶甘遂

【 】曰∶效所杵之窍以赋形,如预备署所,故称薯蓣。假微薄之种,充气沦结,建立中央,故治伤中。以致虚羸,而为寒热邪气者,乃若益气力,长肌肉,即治伤中虚羸之验也。

而伤中之因,皆因阴气萎蘼。薯蓣入土便生,阴森肥遁,宁不强阴,且其赋形效窍,则有窍处,宁不周到,虽假故物为胎,亦属气化所钟,是与六交相为使。

引用:《本草乘雅半偈》薯蓣

下载:《本草乘雅半偈》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崇原》薯蓣

《本草崇原》

气味甘平,无毒。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强阴。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

(薯蓣即今山药,因唐代宗名预,避讳改为薯药,又因宋英宗名署,避讳改为山药。始出嵩高山谷,今处处有之,入药野生者为胜。种薯蓣法,以杵打穴,截块投于杵穴之中,随所杵之窍而成形,如预备署,所因名薯蓣也,今时但知山药,不知薯蓣矣。)

山药气味甘平,始出中岳,得中土之专精,乃补太阴脾土之药,故主治之功皆在中土。

治伤中者,益中土也。补虚羸者,益肌肉也。除寒热邪气者,中土调和,肌肉充足,则寒热邪气自除矣,夫治伤中,则可以补中而益气力。补虚羸,则可以长肌肉而强阴。阴强,则耳目聪明。气力益,则身体轻健,土气有余,则不饥而延年。

凡柔滑之物,损即腐坏,山药切块,投于土中,百合分瓣种之,如种法,地黄以根节多者,寸断埋土中,皆能生长。所以然者,百合得太阴之天气,山药、地黄得太阴之地气也。

引用:《本草崇原》薯蓣

下载:《本草崇原》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经集注》薯蓣

《本草经集注》

味甘,温、平,无毒。主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主头面游风,风头目眩下气,止腰痛补虚劳羸瘦,充五脏,除烦热,强阴。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一名山芋,秦楚名玉延,郑越名土薯。生嵩山山谷。二月、八月采根,曝干。(紫芝为之使,恶甘遂。)

今近道处处有,东山、南江皆多掘取食之以充粮。南康间最大而美,服食亦用之。(《大观》卷六,《政和》一六○页)

引用:《本草经集注》薯蓣

下载:《本草经集注》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蒙筌》薯蓣

《本草蒙筌》

(即山药,又名山芋。) 味甘,气温、平。无毒。南北州郡俱产,惟怀庆者独良。秋采曝干,藏不蛀。(柴灰同藏罐内,则不蛀坏。)性恶甘遂,共剂不宜。使天麦门冬紫芝,入手足太阴两脏。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益气力润泽皮肤,长肌肉坚强筋骨。除寒热邪气,烦热兼除;却头面游风,风眩总却。羸瘦堪补,肿硬能消。开心孔聪明,涩精管泄滑。理脾伤止泻参苓白术散频加;逐腰痛强阴,六味地黄丸当用。捣筛为粉,作糊甚粘。

久服不饥,延年耐老。

(谟)按∶山药能消肿硬,因能益气补中故尔。经曰∶虚之所在,邪必凑之。着而不去,其病为实。非肿硬之谓乎?

故补其气,则邪滞自不容不行。丹溪云∶补阳气生者,能消肿硬,正

引用:《本草蒙筌》薯蓣

下载:《本草蒙筌》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图经》薯蓣

《本草图经》

薯蓣图片,生嵩高山山谷,今处处有之,以北都、四明者为佳。春生苗,蔓延篱援;茎紫,叶青有三尖,似牵,更浓而光泽;夏开细白花,大类花;秋生实于叶间,状如铃。二月、八月采根,今人冬春采,刮之白色者为上,青黑者不堪,曝干用之。法取粗根,刮去黄皮,以水浸,末白矾少许糁水中,经宿取净,洗去涎,焙干。近都人种之极有息。春取宿根头,以黄和牛粪作畦种。苗生,以梢作援,援高不得过一、二尺,夏月频溉之。当年可食,极肥美。南中有一种,生山中,根细如指,极紧实,刮磨入汤煮之,作块不散,味更珍美,云食之尤益人,过于家园种者。又江湖、闽中出一种,根如姜、芋之类而皮紫。极有大者,一枚可重斤余,刮去皮,煎、煮食之俱美。但性冷于北地者耳。彼土人单呼为 (音若殊),亦曰山 。而《山经》云∶景山,北望少泽,其多 (音与薯预同)。郭璞注云∶根似芋,可食。今江南人单呼 (音储),语或有轻重耳。据此注,则薯蓣与 乃一种。南北之产

引用:《本草图经》薯蓣

下载:《本草图经》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经逢原》薯蓣

《本经逢原》

即山药,因唐代宗名蓣,宋英宗名薯,改名山药

甘平无毒。同面食动气,微焙用。

《本经》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强阴。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

发明 山药入手足太阴。色白归肺。味甘归脾。大补黄庭,治气不足而清虚热。故《本经》治伤中寒热邪气,补而不滞,温而不热。又能益气力,长肌肉,强阴固肾,止泄小便频数。肺为肾之上源,源既有滋,流岂无益,《匮》八味丸用以强阴也,薯蓣丸以之为君。而主虚劳不足,风气百病,甘温平补而不碍久积之邪也。其鲜者,和生鲫鱼脑捣敷肿,又捣烂和白糖涂乳癖结块及诸痛日久坚硬不溃。但涂上奇痒不可忍,忍之良久渐止,不过数次即愈。子名零余子补虚损,强腰脚,益肾。一种曰甘薯,色较薯蓣稍紫,味较薯蓣稍甜,质较薯蓣稍腻,性较薯蓣稍温,补脾强肾之功较薯蓣稍胜。广人以之代粮,今徽宁亦多种之,名曰薯,音孺与薯字形切音并相类,传久之讹耳。

引用:《本经逢原》薯蓣

下载:《本经逢原》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长沙药解》薯蓣

《长沙药解》

【本经】味甘温。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一名山芋,生山谷。

味甘,气平,入足阳明胃、手太阴肺经。养戊土而行降摄,补辛金而司收敛,善熄风燥,专止疏泄。

《金匮》薯蓣丸,薯蓣三十分,麦冬六分,桔梗五分,杏仁六分,当归十分,阿胶七分,干地黄十分,芍?药六分,芎六分,桂枝十分,大枣百枚为,人参七分,茯苓五分,白六分,甘草二十分,神曲十分,干姜三分,柴胡五分,白蔹二分,豆黄卷十分,防风六分。丸,弹子大,空腹服一丸。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以虚劳之病,率在厥阴风木一经,厥阴风木,泄而不敛,百病皆生。肺主降敛,薯蓣敛肺而保精,冬清金而宁神,桔梗、仁,破壅而降逆,此所以助辛金之敛也。肝?主升发,归、胶滋肝而养血,地、芍润木而清风。芎、枝,疏郁而升陷,此所以辅乙木之升发也。升降金木,职在中气,大枣补己土之精,人参补戊土之气,苓、术、甘草,培土而泻湿,神、干姜,消滞而驱寒,此所以理中而运升降之枢也。贼伤中气,是惟木邪,柴胡、白蔹,泻火而疏甲木,黄卷、防风,燥湿而达乙木,木静而风息,则虚劳百病瘳矣。

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语。四时之气,木火司乎生长,金水司乎收藏,人于秋冬之时,而行收藏之政。宝涩精神,以秘阳根,是谓圣人。下此于蛰藏之期,偏多损失,坎阳不密,木郁风生,木火行疏泄之令,金水无封闭之权,于是惊悸吐衄崩带、淋遗之病,种种皆起。是以虚劳之证非一,无不成于乙木之不谧,始于辛金之失敛。究之总缘土败,盖坎中之阳,诸阳之根,坎阳走泄,久而癸水寒增,己土湿旺,脾不能升而胃不能降,此木陷金逆所由来也。法当温燥中脘,左达乙木而右敛辛金。薯蓣之性,善入肺胃而敛精神,辅以调养土木之品,实虚劳百病之良药也。

引用:《长沙药解》薯蓣

下载:《长沙药解》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得配本草》薯蓣

《得配本草》

一名山药

紫芝为之使。恶甘遂。

甘,平。入手足太阴经血分,兼入足少阴经气分。补脾阴,调肺气。治虚热干咳,遗精泄泻,游风眼眩,惊悸健忘。生者捣敷疮毒,能消肿硬。(合蓖麻子更效。)得菟丝子,止遗泄。配人参,补肺气。佐羊肉,补脾阴。佐熟地,固肾水。合米仁,治泄泻。

补脾药,微炒。入补肺药,乳拌蒸。治阴火,生用。恐气滞,佐以陈皮。力薄须倍用。

阴虚火动者,久必脾气衰败,泄泻不止,用白术、米仁以燥土,肾水益致干涸,惟此同芡实莲子以实之,则补土不妨于水,乃为善治。

引用:《得配本草》薯蓣

下载:《得配本草》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雷公炮炙论》薯蓣

《雷公炮炙论》

雷公云∶凡使,勿用平田生二、三纪内者,要经十纪者,山中生,皮赤,四面有髭生者妙。

若采得,用铜刀削去上赤皮,洗去涎,蒸用。

引用:《雷公炮炙论》薯蓣

下载:《雷公炮炙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名医别录》薯蓣

《名医别录》

平,无毒.主治头面游风、风头、眼眩,下气,止腰痛,补虚劳、羸瘦,充五脏,热,强阴.秦楚名玉延,郑越名土 .生嵩高.二月、八月采根,曝干.(紫芝为之使甘遂.)

《本经》原文∶薯蓣,味甘,温.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

引用:《名医别录》薯蓣

下载:《名医别录》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食疗本草》薯蓣

《食疗本草》

治头疼,利丈夫,助阴力。和面作 ,则微动气,为不能制面毒也。熟煮和蜜,或为汤煎,或为粉,并佳。干之入药更妙也。〔证〕

引用:《食疗本草》薯蓣(山药)

下载:《食疗本草》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新修本草》薯蓣

《新修本草》

味甘,温、平,无毒。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主头面游风、风头眼眩,下气,止腰痛,补虚劳羸瘦,充五脏,除烦热,强阴。久服耳目聪明,轻身秦楚名玉延,郑越名土薯。

生嵩高山谷。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紫芝为之使,恶甘遂。今近道处处有,东山、南江皆多掘取食之以充粮。南康间最大而美,服食亦用之。

〔谨案〕薯蓣,晒干捣细,筛为粉,食之大美,且愈疾而补。此有两种∶一者白而且佳;一者青黑,味亦不美。蜀道者尤良。

引用:《新修本草》薯蓣

下载:《新修本草》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药征续编》薯蓣

《药征续编》

八味丸、栝蒌瞿麦丸

上二方。

引用:《药征续编》薯蓣

下载:《药征续编》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薯蓣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味甘,温、平,无毒。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主头游风,风头眼眩,下气,止腰痛,补虚劳羸瘦,充五脏,除烦热,强阴。《药性论》云∶能补五劳七伤,去冷风,止腰疼,镇心神,安魂魄,补心气不足。日华子云∶助五脏,骨,长志安神,主泄精。紫芝为使。恶∶甘遂。

引用:《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薯蓣

下载:《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证类本草》薯蓣

《证类本草》

(薯蓣_图片

味甘,温,平,无毒。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主头面游风,风头眼眩,下气,止腰痛。补虚劳羸瘦,充五脏,除烦热,强阴。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一名山芋,秦、楚名玉延,郑、越名土薯(音除。)生嵩高山谷。二月、八月采根,曝干。紫芝为之使,恶甘遂。

陶隐居云∶今近道处处有,东山、南江皆多掘取食之以充粮。南康间最大而美,服食亦用之。唐本注云∶薯蓣,日干捣细,筛为粉,食之大美,且愈疾而补。此有两种∶一者白而且佳。一者青黑,味亦不美。蜀道者尤良。臣禹等谨按吴氏云∶薯蓣,一名诸署,齐、越名山羊,一名修脆,一名儿草。神农∶甘,小温。君、雷公∶甘,无毒。或生临朐钟山,始生赤茎细蔓,五月华白,七月实青黄,八月熟落,根中白,皮黄,类芋。药性论云∶薯蓣,臣。能补五劳七伤,去冷风,止腰疼,镇心神,安魂魄,开达心孔,多记事,补心气不足,患人体虚羸,加而用之。异苑云∶薯蓣,野人谓之土薯。若欲掘取,嘿然则获,唱名便不可得。人有植之者,随所种之物而像之也。日华子云∶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主泄精,健忘。干者功用同前。

图经曰∶薯蓣,生嵩高山山谷,今处处有之,以北都、四明者为佳。春生苗,蔓延篱援。

茎紫叶青,有三尖角似牵牛更浓而光泽。夏开细白花,大类枣花。秋生实于叶间,状如铃。二月、八月采根,今人冬春采,刮之白色者为上,青黑者不堪,曝干用之。法取粗根,刮去黄皮,以水浸,末白矾少许掺水中,经宿取,净洗去涎,焙干。近都人种之极有息。春取宿根头,以黄沙和牛粪作畦种。苗生以竹梢作援,援高不得过一、二尺,夏月频溉之。当年可食,极肥美。南中有一种,生山中,根细如指,极紧实,刮磨入汤煮之,作块不散,味更珍美,云食之尤益人,过于家园种者。又江湖、闽中出一种,根如姜、芋之类而皮紫。极有大者,一枚可重斤余,刮去皮,煎煮食之俱美,但性冷于北地者耳。彼土人为单呼为薯(音若殊),亦曰山薯。而《山海经》云∶景山北望少泽,其草多薯 (音与薯蓣同)。郭璞注云∶根似芋可食。今江南人单呼薯(音储),语或用轻重耳。据此注,则薯蓣与薯乃一种。南北之产或有不同,故其形类差别。然字音殊、储不同,盖相传之讹也。一名山芋。

食疗∶治头疼,利丈夫,助阴力。和面作 ,则微动气,为不能制面毒也。熟者和蜜,或为汤煎,或为粉,并佳。干之入药更妙也。雷公云∶凡使,勿用平田生二、三纪内者,要经十纪者,山中生,皮赤,四面有髭生者妙。若采得,用铜刀削去上赤皮,洗去涎,蒸用。圣惠方∶补虚损,益颜色。用薯蓣于盆中细研,然后下于铫中,先以一大匙熬令,次旋添酒一盏煎,搅令匀,空心饮之。食医心镜主下焦虚冷,小便数,瘦损无力。生薯蓣半斤。刮去皮,以刀切碎,研令细烂,于铛中着酒,酒沸下薯蓣,不得搅,待熟着少葱白,理添酒,空腹饮三、二杯,妙。

衍义曰∶山药,按本草,上一字犯英庙讳,下一字曰蓣,唐代宗名预,故改下一字为药,今人遂呼为山药。如此则尽失当曰本名,虑岁久,以山药为别物,故书之。此物贵生干,方入药,其法∶冬月以布裹手,用竹刀子剐去皮,于檐下风迳处,盛竹筛中,不得见日色。一夕干五分,俟全干收之,唯风紧则干速。所以用干之意,盖生湿则滑,不可入药。熟则只堪啖,亦滞气。余如《经》。

引用:《证类本草》薯蓣

下载:《证类本草》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千金翼方》薯蓣

《千金翼方》

味甘,温,平,无毒。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面游风,风头眼眩,下气,止腰痛,补虚劳羸瘦,充五脏,除烦热,强阴。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一名山芋,秦楚名玉延,郑越名土薯。生嵩高山谷。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引用:《千金翼方》薯蓣

下载:《千金翼方》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侣山堂类辩》薯蓣

《侣山堂类辩》

薯蓣,古名也,避唐宋帝讳,改名山药。种植之法,切作薄片,随所杵之窍而长之。(卢子由先生治一血利,久久不愈,曰∶此肠内有血管矣。山药随所杵之窍而长满,性能塞管,用山药为君,配血药而愈。此乃意度之妙用。)又百合之白花者,摘碎埋于土中,一瓣即生百瓣,而成一。夫凡物切碎,皆成腐秽,二品所生之异,盖得本体之精,感气化而生长。山药肉内多涎,仲景用百合汤,以水浸一宿,出其白沫。涎沫,乃其精也。气生于精,二品得精气之盛,故主补中益气,长肉强阴。元如曰∶凡物多精汁者,皆主养精补血,益气生肌

引用:《侣山堂类辩》薯蓣

下载:《侣山堂类辩》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医学入门》薯蓣

《医学入门》

薯蓣甘温气最平,能补荣卫治湿凝,腰疼梦失虚羸热,又止头风眼眩睛。

薯,署色明也;蓣,形如芋也。俗名山药。无毒。手太阴经药也。凉而能补,凡脾胃中气不足,久泄者必用之。补心气,开达心孔。安魂多记。补肺津,润皮毛干燥,除烦热或寒热邪气,下逆气。补肾阳气,强阴,涩梦泄,止腰疼。东垣云∶山药而腰湿能医。丹溪云∶生者消肿硬。盖补气血则留滞自不容不行也,补肝坚筋骨及头面游风、头风眼眩。久服益颜色,长肌肉。病患虚羸,加而用之。怀庆者佳。熟则滞气,湿则滑,惟干实者入药。二门冬、紫芝为使,恶甘遂。

引用:《医学入门》薯蓣

下载:《医学入门》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拼音索引:s
打赏中医宝典
中药功效分类

薯蓣

中药功效分类

相关中药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主治

相关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