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甘草

目录
《中药大辞典》苦甘草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大辞典》:苦甘草

【出处】《内蒙古中草药》

【拼音名】Kǔ Gān Cǎo

【别名】苦豆根(《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苦豆子的根。夏、秋采挖,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产内蒙古。

【性状】干燥根呈长圆柱形,稍弯曲,一般切成长约15~20厘米的小段,径约0.8~2厘米。表面棕黄色至褐色,粗糙,有明显的纵皱纹及裂纹,具横向皮孔,有时有支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淡黄色。平整的切面木质部作放射状排列,有裂隙。气微弱,味苦。

【性味】苦,寒。

药性查药:寒性热性温性凉性平性

药味查药:甘味苦味辛味酸味咸味涩味淡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附方】①治赤痢:苦豆子根、蒲公英各五钱。水煎服

②治湿疹皮肤瘙痒:苦豆子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或熏洗患处。

③治牙痛:苦豆子根二钱。水煎服。

④治烫伤:苦豆子根适量。研末,油调外敷。(性味以下出《内蒙古中草药》)

⑤治痢疾黄疸热病,狂躁:苦豆子根二至三钱。煎汤服。(《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药拼音索引:k
打赏中医宝典
中药功效分类

甘草

中药功效分类

甘草 知识

中药功效分类

相关中药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主治

相关方剂


閸忓秷鐭楅悽铏閿涳拷閺堫剛鐝幍鈧張澶婂敶鐎归€涚矌娓氭稑寮懓鍐跨礉婵″倹鐏夐幃銊╂付鐟曚浇袙閸愬啿鍙挎担鎾绘6妫版﹫绱濆楦款唴閹劌鎸╃拠銏㈡祲閸忔娊顣崺鐔剁瑩娑撴矮姹夋竟顐犫偓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