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蟹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蟹

【拼音名】Shí Xiè
【别名】石螃蟹
【来源】节肢动物弓蟹科石蟹Macreophtalmus Latreilli Edw.或Telphusa sp.及其他近缘动物的化石。全年可采,洗净晾干。
【性味】咸,寒。
【用法用量】0.5~2钱。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石蟹

【出处】《日华子本草》
【拼音名】Shí Xiè
【别名】蟹化石(《药材学》)。
【来源】为古生代节肢动物石蟹及其他近缘动物的化石。全年均可采收,捞起后,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产于台湾、四川及南洋群岛等地。
【性状】全角似蟹,但多残缺不全,通常为扁椭圆形,或留有脚数只而呈不规则形。长3~5厘米,宽3~13厘米,厚约1.8厘米。背面土棕色至深棕色,光滑或有点状小突起,有时尚留有蟹背上之纹理,凹陷处多留有泥土。腹面色较淡,表面多巳破坏,或留有节状的脚,凹陷处及脚断处常填有泥土。质坚硬如石,不易碎,互击之,声如击瓷器。断面灰棕色,石质。气微,味微咸。以体完整、色青、质坚者佳。
【化学成份】主要为碳酸钙。
【炮制】洗净泥土,捣碎或水飞用。或煅烧醋淬,晾干,研成细末亦可。
【性味】咸,寒。
①《日华子本草》:"凉。"
②《开宝本草》:"咸,寒,无毒。"
③《玉楸药解》:"味苦咸,性寒。"
【归经】入肝、胆经。
①《玉楸药解》:"入手少阴心、足少阳胆经。"
②《得配本草》:"入足厥阴经。"
【用法用量】外用:研细点眼或以醋磨涂。内服:用水磨汁,2~3钱;或入丸散。
【注意】《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附方】①退翳明目,去肝热:石蟹三两,地骨皮一两,枳壳一两(麸炒),牛藤三两(酒浸),防风一两,破故纸半两(炒),甘草半两,木贼半两,枸杞子半两,甘菊花半两,生地黄半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热汤送下。(《卫生家宝方》石蟹丸)
②治喉痹水浆不入:石蟹,冷水磨饮之,兼涂喉上。(《圣济总录》)
③治妊娠子淋,日夜频数涩痛:石蟹(碎)一枚,乳香一分,滑石一两半。上三味研细为散。每服一钱匕,煎灯心汤调下。(《圣济总录》石蟹散)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石蟹


【出处】石蟹始载于《日华子》。
1.《开宝本草》曰:“石蟹生南海。又云是寻常蟹尔,年月深久,水沫相着,因化成石,每遇海潮即飘出。又一般入洞穴年深者亦然。”2.《本草图经》曰:“今岭南近海州郡皆有之。体质石也,而都与蟹相似。”以上本草之记载,清楚地指出石蟹即古代蟹类动物的化石,与现今药用石蟹相符。
【拼音名】Shí Xiè
【别名】蟹化石、大石蟹、灵石蟹、石螃蟹
【来源】药材基源:为古生代节肢动物弓蟹科石蟹及其近缘动物的化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采收和储藏:挖出后,去尽表面附着泥土。
【生境分布】主产台湾、四川、广东。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全角似蟹,扁椭圆形或近六边椭圆形,极少数为梭形,长3.5-8cm,宽3-6cm,厚1-2cm,灰色或浅灰棕色至浅棕褐色。背部稍隆起,有的较光滑,有光泽,有的留有蟹背上的纹理,有的尚附着其他生物残壳;腹部多略低凹,表面有时已破坏;节状足大多数残缺不全;全体凹陷处及足断处常填满泥岩。体较重,质坚硬;可砸碎,断面蟹壳部分呈薄层状,灰棕色,中间似石灰岩,灰色,较粗糙。气微,味淡。以体完整、色青灰、质坚者为佳。
显微鉴别 透射偏光镜下:薄片中为方解石晶粒。旋旋旋旋光性特征参见“方解石”条。
【化学成份】主要为碳酸钙(CaCO3);还含锰、铝、钛等20余种微量元素。
【鉴别】(1)取本品粉末约1g,滴加稀盐酸5ml,即泡沸,发生二氧化碳气;将此气体通入氢氧化钙试液中,即产生白色沉淀。(检查碳酸盐)(2)取上述反应后的液体,滴加氢氧化钠试液中和后,滤过,滤液加草酸铵试液,即发生白色沉淀。(检查钙盐)
【炮制】1.石蟹《开宝本草》:“细研,水飞过。”《本草衍义》:“凡用,须去其泥并粗石,止用蟹。”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捣碎或碾成粉末。
2.煅石蟹:取净石蟹置适宜的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煅至红透,取出放凉。
3.醋淬石蟹:取净石蟹,置适宜的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煅至红透后趁热投入米醋中淬酥,取出晾干,捣碎或碾成粉末。每石蟹100kg,用醋20kg。
饮片性状:石蟹为不规则的碎块状或粉末。灰白色或土棕色,光滑而有点状小突起,或偶见蟹壳样纹理,质坚硬如石。断面灰棕色。气微,味微咸。煅石蟹形如石蟹,质酥松。醋石蟹为不规则细粒或粗粉,瓦灰色或灰棕色,质酥松。贮干燥容器内,置干燥处,防尘。
【性味】咸;寒;无毒
【归经】肝;胆;肾;胃;膀胱经
【用法用量】内服:用水磨汁,6-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细点眼;或以醋磨涂。
【注意】体虚无热者及孕妇慎用。《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各家论述】1.《本草衍义》:“石蟹,直是今之生蟹,更无异处,但有泥与粗石相着。凡用,须去其泥并粗石,止用蟹、磨合他药,点目中,须水飞。”2.《纲目》:“按顾玠《海槎录》云:崖州榆林港内半里许,土极细腻,最寒,但蟹入则不能运动,片时成石矣。人获之名石蟹,置之几案,云能明目也。”

- 《本草备要》石蟹
- 《本草便读》石蟹
- 《本草从新》石蟹
- 《本草撮要》石蟹
- 《本草分经》石蟹
- 《本草蒙筌》石蟹
- 《本草图经》石蟹
- 《本草衍义》石蟹
- 《本草易读》石蟹
- 《本经逢原》石蟹
- 《得配本草》石蟹
- 《海药本草》石蟹
- 《中药炮制》石蟹
- 《药性切用》石蟹
- 《玉楸药解》石蟹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石蟹
- 《证类本草》石蟹
- 《冯氏锦囊秘录》石蟹
- 《医学入门》石蟹
相关记载
- 《中药炮制》:石蟹
- 《海药本草》:石蟹
- 《本草衍义》:石蟹
- 《本草备要》:石蟹
- 《本草蒙筌》:石蟹
- 《冯氏锦囊秘录》:石蟹
- 《医学入门》:石蟹
- 《本草图经》:石蟹
- 《证类本草》:石蟹
- 《得配本草》:石蟹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石蟹
- 《本草分经》:石蟹
- 《本草撮要》:石蟹
- 《药性切用》:石蟹
- 《本草便读》:石蟹
- 《本经逢原》:石蟹
- 《本草从新》:石蟹
石蟹
- 石蟹【本草纲目】
- 石蟹【本草纲目】
- 石蟹《本草备要》
- 石蟹《本草便读》
- 石蟹《本草从新》
- 石蟹《本草撮要》
- 石蟹《本草分经》
- 石蟹《本草蒙筌》
- 石蟹《本草图经》
- 石蟹《本草图经》
- 石蟹《本草衍义》
- 石蟹《本草易读》
- 石蟹《本草易读》
- 石蟹《本经逢原》
- 石蟹《得配本草》
- 石蟹《冯氏锦囊秘录》
- 石蟹《海药本草》
- 石蟹《药性切用》
- 石蟹《医学入门》
- 石蟹《玉楸药解》
- 石蟹《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石蟹《证类本草》
- 石蟹《证类本草》
- 石蟹《中药炮制》
- 石蟹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别】
- 石蟹的炮制方法【中药炮制】
石蟹 知识
蟹
- 蟹【本草纲目】
- 蟹【本草纲目】图文版
- 蟹【中药大全】
- 蟹《本草备要》
- 蟹《本草便读》
- 蟹《本草崇原》
- 蟹《本草崇原》
- 蟹《本草从新》
- 蟹《本草撮要》
- 蟹《本草分经》
- 蟹《本草纲目》
- 蟹《本草经集注》
- 蟹《本草衍义》
- 蟹《本草易读》
- 蟹《本草易读》
- 蟹《本经逢原》
- 蟹《滇南本草》
- 蟹《滇南本草》
- 蟹《顾松园医镜》
- 蟹《雷公炮制药性解》
- 蟹《名医别录》
- 蟹《千金翼方》
- 蟹《神农本草经》
- 蟹《食疗本草》
- 蟹《食物疗法》
- 蟹《食物疗法》
- 蟹《新修本草》
- 蟹《医学入门》
- 蟹《饮膳正要》
- 蟹《证类本草》
- 蟹《证类本草》
- 方蟹【中药大全】
- 河蟹《药性切用》
- 螃蟹《本草蒙筌》
- 螃蟹《本草求真》
- 螃蟹《本草新编》
- 螃蟹《本草新编》
- 螃蟹《得配本草》
- 螃蟹《冯氏锦囊秘录》
- 螃蟹《饮食须知》
- 掐蟹《幼科推拿秘书》
- 掐蟹《幼科推拿秘书》
- 青蟹【中药大全】
- 山蟹【中药大全】
- 伤蟹《中医词典》
- 蟹睛【五官科术语解释】
- 蟹睛【中医名词术语】眼科病症
- 蟹睛《中医词典》
- 蟹睛《中医名词词典》
- 蟹壳【本草纲目】
- 蟹壳【中药大全】
- 蟹壳《本草崇原》
- 蟹目《圣济总录》
- 蟹目《圣济总录》
- 蟹目《中医词典》
- 蟹爪【本草纲目】
- 蟹爪【中药大全】
- 蟹爪《痘疹心法要诀》
- 蟹爪《痘疹心法要诀》
- 蟹爪《医宗金鉴》
- 蟹爪《医宗金鉴》
- 蟹珠《中医词典》
- 病蟹叉《中医词典》
- 擘蟹毒《中医词典》
- 海蟹壳【中药大全】
- 寄居蟹【中药大全】
- 解蟹毒《奇方类编》
- 馒头蟹【中药大全】
- 螃蟹甲【中药大全】
- 螃蟹脚【中药大全】
- 螃蟹酒【方剂大全】
- 螃蟹七【中药大全】
- 螃蟹散【方剂大全】
- 螃蟹饮《保健药膳》
- 螃蟹饮《保健药膳》
- 山螃蟹【中药大全】
- 山螃蟹《滇南本草》
- 山螃蟹《滇南本草》
- 石螃蟹【中药大全】
- 梭子蟹【中药大全】
- 蟹睛翳《中医词典》
- 蟹睛症《中医眼科学》
- 蟹睛症《中医眼科学》
- 蟹爪兰【中药大全】
- 蟹爪汤《备急千金要方》
- 蟹子瘟《松峰说疫》
- 蟹子瘟《松峰说疫》
- 盐蟹汁【本草纲目】
- 中蟹毒《奇效简便良方》
- 中蟹毒《奇效简便良方》
- 中蟹毒《外科证治全书》
- 糙壳菱蟹【中药大全】
- 锯齿溪蟹【中药大全】
- 皮肉蟹走《古今医统大全》
- 食蟹中毒《中医词典》
- 泄如蟹渤《中医词典》
- 蟹睛横出《目经大成》
- 蟹睛横出《目经大成》
- 蟹睛横出《中医词典》
- 蟹睛疼痛《银海精微》
- 蟹睛疼痛《银海精微》
- 蟹眼睛疼《明目至宝》
- 蝇头蟹眼《中医词典》
- 鱼鳖蟹积《中医词典》
- 花蟹粉丝煲【膳食养生】
- 螃蟹忌柿子【饮食宜忌偏方】
- 生地螃蟹汤【偏方】
- 生蟹足敷方【方剂大全】
- 食蟹中毒候《诸病源候论》
- 蟹睛疼痛歌《眼科心法要诀》
- 蟹睛疼痛歌《眼科心法要诀》
- 蟹睛疼痛歌《医宗金鉴》
- 蟹睛疼痛歌《医宗金鉴》
- 蟹壳(附)《本草崇原》
- 羊毛绒球蟹【中药大全】
- 掌裂蟹甲草【中药大全】
- 治食蟹反恶《是斋百一选方》
- 中蟹毒秘方《华佗神方》
- 秋风起蟹入膳【秋季养生】
- 蟹非人人适宜【膳食养生】
- 蟹睛疼痛外障《秘传眼科龙木论》
- 蟹睛疼痛外障《秘传眼科龙木论》
- 蟹睛疼痛外障《中医词典》
- 孕妇忌吃螃蟹【饮食宜忌偏方】
- 食蟹中毒治之方《金匮悬解》
- 食蟹中毒治之方《医宗金鉴》
- 跌伤疼痛—河蟹酒【偏方】
- 寒露美食——螃蟹【膳食养生】
- 螃蟹壳的炮制方法【中药炮制】
- 蟹膏投漆中化为水《证类本草》
- 蟹黄二冬防老抗衰【偏方】
- 蟹壳酒(乳腺癌)【偏方】
- 解误食毒蟹毒门主方《疡医大全》
- 全蟹贴敷治疥疮皮癣【中医疗法自然疗法】
- 食牛马猪犬鱼蟹中毒《圣济总录》
- 食牛马猪犬鱼蟹中毒《圣济总录》
- 死螃蟹有毒谨防误食【中毒食物中毒】
- 贪吃螃蟹 诱发痛风【风湿免疫晶体性关节炎】
- 吃螃蟹 要用姜水暖胃【膳食养生】
- 健康吃蟹注意七“不”【偏方】
- 食蟹不得法警惕胃肠炎【肛肠科肠炎】
- 食蟹中毒治之方 又方《金匮悬解》
- 蟹(《神农本草经》)《中医饮食营养学》
- 常练螃蟹步,健康又快乐【运动养生】
- 吃螃蟹、蝲蛄得的寄生虫病【传染病】
- 心血管病人为何忌吃螃蟹?【中医养生偏方】
- 癌痛食疗方七 蟹壳乌梢蛇散【肿瘤癌痛知识】
- 食用不熟螃蟹易感染肺吸虫病【胸外科肺部疾患】
蟹 知识
- 蟹睛症【中医知识】
- 忌食死蟹【中医知识】
- 食蟹的禁忌【中医知识】
- 蟹疗治漆毒【中医知识】
- 猪骨煲香辣蟹【中医知识】
- 螃蟹的药用价值【中医知识】
- 秋季吃蟹防中毒【中医知识】
- 秋季忌食生河蟹【中医知识】
- 吃螃蟹“七不宜”【中医知识】
- 教你怎样选好螃蟹【中医知识】
- 健康吃蟹注意七不宜【中医知识】
- 全蟹贴敷治疥疮皮癣【中医知识】
- 食用螃蟹的8大注意【中医知识】
- 重感冒老人不宜食蟹【中医知识】
- 吃蟹蘸姜末解毒又散寒【中医知识】
- 大闸蟹怎么吃才健康?【中医知识】
- 快速鉴别螃蟹四大秘笈【中医知识】
- 螃蟹正肥时进食需适度【中医知识】
- 秋吃螃蟹你不一定适合【中医知识】
- 秋季忌螃蟹与茶水同食【中医知识】
- 秋季忌螃蟹与柿子同食【中医知识】
- 秋季忌食未洗净的河蟹【中医知识】
- 孕妇应该少食甲鱼螃蟹【中医知识】
- 虾皮蟹壳精深加工用途广【中医知识】
- 秋季哪些疾病患者忌吃螃蟹【中医知识】
- 虾蟹壳提取物愈合口腔溃疡【中医知识】
- 啖蟹小三样 姜茶 紫苏 蟹醋【中医知识】
- 哺乳期母亲吃蟹或可诱发婴儿奶癣【中医知识】
- 健康原料新成员虾皮蟹壳派上用场【中医知识】
- 死蟹蟹黄被做成汤包食用可致肾脏中毒【中医知识】
- 北京:大闸蟹未检出硝基呋喃等有害物质【中医知识】
- 上海市食药监管局:大闸蟹抽检未发现异常【中医知识】
- 蟹黄蟹膏过度易致病专家建议安全吃蟹记住三不【中医知识】
- 专家提醒:食大闸蟹饮啤酒会寒上加寒易致腹泻【中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