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

目录
《中华本草》竹荪
《食物疗法》竹荪
中药功效分类

《中华本草》:竹荪

【出处】1。本品以竹蓐之名始载于《食疗本草》,云:“慈竹林夏月逢雨,滴汁着地生蓐,似鹿角,白色,可食。”2.《酉阳杂俎》云:“江淮有竹肉,大如弹丸,味如白树鸡。”以上所述“竹肉”当指本品,“大如弹丸”是指该菌的菌蕾。

【拼音名】Zhú Sūn

【别名】竹蓐、竹肉、竹菰、竹蕈

【来源】药材基源:为鬼笔科真菌竹称、短裙竹荪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ctyophora indusiata (Vent.ex Pers.)Fisch.

采收和储藏:菌蕾破壳开伞至成熟约2.5-7h,成熟后即开始萎缩,所以,当竹荪开伞,待菌裙下沿伸至菌托,孢子胶质将开始自溶时(子实体已成熟),即可采收。用手指握住菌托,将子实体轻轻扭动拔起,小心地放进篮子,切勿损坏菌裙,影响质量。竹荪子实体采得后,随即除去菌盖和菌托,不使黑褐色的孢子胶汁污染柄、裙。然后将子实体插到晒架的竹签上进行日晒或烘烤。

【原形态】1.竹荪 菌蕾球形至倒卵形,污白色,具包被,成熟时包被开裂,柄伸长外露,包被遗留柄基部形成菌托。成熟的子实体高12-20cm。菌托白色,直径3-5.5cm。菌柄白色,中空,基部粗2-3cm,向上渐细,壁海绵状。菌盖钟形,高宽各3-5cm,有明显网格,顶端平,具穿孔,上有暗绿色、微臭的粘性孢体。菌裙白色,从菌盖下垂达10cm以上,具多角形网眼,直径0.5-lcm。孢子光滑,椭圆形,(2.8-3.5)μm×(1.5-2.3)μm。

2.短裙竹荪 菌蕾卵圆形,污白色,内含白色胶质。菌柄圆柱形,长8-13cm,径2-3cm,白色,海绵质,中空。菌盖钟形,顶端有穿孔,四周具网络。橄榄色,有臭味,(3.5-5)cm×(3.4-4)cm。柄上的网状菌裙较短,下垂仅达柄的中上部,网眼呈不规则多角形。孢子椭圆形,(3.8-4.5)μm×(1.5-2)μm。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竹荪 生于竹林或阔叶林下,枯枝落叶多、腐殖质的厚层土中,也兼生于腐木上。夏、秋季单生或群生。

2.短裙竹荪 生于竹林下及混交林下。多在7-9月单生或群生。

资源分布:1.竹荪 分布于华南、西南及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台湾等地。

2.短裙竹荪 分布于西南及黑龙江、吉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栽培】1.生物学特性 竹荪是一种腐生性菌类。它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营养,来自竹类或其他树木的根、叶腐烂后形成的腐殖质和其他有机物质。竹荪菌丝体生长温度以15-25℃较为适宜;子实体在15-28℃均可发生,但以20-24℃为适宜。空气相对湿度在75%以下时,子实体生长缓慢;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子实体生长速度加快,菌裙能达到最大的张开度。竹荪生长处土壤的pH以5-6为宜。竹荪菌丝体在完全黑暗的环境里生长正常,光照对其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培育技术 模拟竹荪自然生长条件,将人工培育的纯菌种接种在培养料上后,再把菌料放到能生长野生竹荪的自然环境中,通过精心管理,便可收获。凡有野生竹荪生长的林地,郁闭度在80%以上的各种竹林和常绿阔叶林均可用作栽培场。原料以竹类的死体以及各种边材发达的落叶树等均可做栽培的原料。砍伐段木,将树龄在10-20年,胸径7-20cm的树木及树的枝梢在发叶前砍伐,在接种前20-60d进行。一般在12月底砍伐,2-4月接种。在枯死的枫香、光皮桦等阔叶树及竹类上打孔或凿槽,将柱形或长方形木块栽培种塞于孔或槽中,或将长满竹荪菌索的老菌材紧贴竹木,用富含腐殖质的土壤覆盖。置22℃下培养,经常保持湿润。从接种到出现子实体,均需1年时间才能收获。

【性状】性状鉴别 1.竹荪 子实体压扁长条形,海绵状,长10-20m,表面白色至黄白色。菌盖钟形,长宽各3-5cm,白色,有明显多角形网格,顶端平,具穿孔。菌裙从菌盖下垂达10m以上,黄白色具多角形网眼,网眼直径0.5-1m。菌柄压扁圆柱状,基部直径2-3m,向上渐细,白色。菌托白色。体轻,质泡松,柔韧不易折断,断面中空,壁海绵状。气香,味淡。

2.短裙竹荪 子实体长条形,长10-18cm,表面白色至黄白色。菌盖钟形,白色,长宽各3-5cm,顶端平,有穿孔。有明显的网眼。菌裙伞状,长3-5cm,黄白色,网眼圆形,直径1-4mm。菌柄白色,中部较粗,直径约3cm,向两端渐细。菌托灰色。体轻,质泡松,柔韧不易折断,断面中空,壁海绵状。气香,味淡。

【化学成份】竹荪子实体含(1→3)-β-D-葡聚糖[(1→3)-β-D-glucan〕:T-3-G,T-4-N,T-5-N,T-2-A,T-2-HN,T-3-Ad,T-3-M,T-3-GM。苏氨酸(threonine),缬氨酸(va-line),蛋氨酸(methion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赖氨酸(lysine),色氨酸(tryptophane)等人体必需氨基酸及其他氨基酸,蛋白质,及钾、钙、磷、锌、锰、硒等。

【药理作用】1. 抗癌作用 竹荪提取物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60%,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为70%。从竹荪中分离得到1种甘露聚糖和2种水溶性葡聚糖,对小鼠移植肉瘤S180有抑制作用。

2.促进有丝分裂作用 竹荪中提出了2种多糖(T-3-Ad和T-4-N)和1种结合多糖组分(T-2-A),具有明显的有丝分裂和集落刺激因子诱导功能。

【性味】甘;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补气养阴润肺止咳清热利湿。主肺虚热咳;喉炎痢疾白带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抗肿瘤的辅助治疗;一般养食品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

【各家论述】1.《菌谱》:“生竹根,味极甘,当与笋通谱,而菌为北阮矣。”2.《纲目》:“此即竹荪也。生朽竹根节上。状如木耳,红色。味如白树鸡,即此物也。惟苦竹生者有毒耳。”

【摘录】《中华本草》

中药拼音索引:z
打赏中医宝典

相关记载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功效分类

竹荪 知识

中药功效分类

相关中药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主治

相关方剂

拼音:Z 相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