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
《中药大辞典》:柿子

【出处】《滇南本草图说》
【拼音名】Shì Zi
【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果实。霜降至立冬间采摘,经脱涩红熟后,食用。
【化学成份】果实含蔗糖、葡萄糖、果糖。未熟果实含鞣质,其组成主要是花白甙。又含瓜氨酸。新鲜柿子含碘49.7毫克%。
【药理作用】口服柿子可促进血中乙醇之氧化。新鲜柿含碘量高,故可制成某种制剂(去除蛋白质及胶性物质),用于甲状腺疾患。
【性味】甘涩,寒。
①《别录》:"味甘,寒,无毒。"
②《千金·食治》:"味甘,寒,涩,无毒。"
③《本草衍义》:"性凉。"
【归经】入心、肺、大肠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大肠三经。"
②《本草汇言》:"入手太阴、阳明经。"
【注意】凡脾胃虚寒,痰湿内盛,外感咳嗽,脾虚泄泻,疟疾等症均不宜食。
②《本草经疏》:"肺经无火,因客风寒作嗽者忌之;冷痢滑泄,肠胃虚脱者忌之;脾家素有寒积及感寒腹痛、感寒呕吐者皆不得服。"
③《随息居饮食谱》:"凡中气虚寒,痰湿内盛,外感风寒,胸腹痞闷,产后、病后,泻痢、疟、疝、痧痘后皆忌之。"
【附方】①治地方性甲状腺肿:柿未成熟时,捣取汁,冲服。(江西《中草药学》)
【各家论述】①《本草经疏》:"鼻者肺之窍也,耳者肾之窍也,二脏有火上炎,则外窍闭而不通,得柿甘寒之气,俾火热下行,窍自清利矣。肺与大肠为表里,湿热伤血分,则为肠辩不足,甘能益血,寒能除热,脏气清而腑病亦除也。"
②《随息居饮食谱》:"鲜柿,甘寒养肺胃之阴,宜于火燥津枯之体。以大而无核,熟透不涩者良。或采青柿,以石灰水浸透,涩味尽去,削皮噉之,甘脆如梨,名曰绿柿。"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用柿子浸出液制成无菌水溶液(每2毫升含柿子0.6克),于膻中、定喘、肺俞、天突穴行穴位注射。每穴注0.3~0.5毫升,每次取1~2穴,交替取穴。每日或隔日1次,7次为一疗程。治疗194例,近期控制71例(36.5%),显效66例(34%),好转51例(26.2%),无效6例,总有效率96.7%。据观察,本品具有祛痰、镇咳作用,且祛痰强于镇咳。但注射时有疼痛感,去除蛋白后则疼痛轻微。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柿子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图说》。
1.《本草拾遗》:饮酒食红柿,令人心痛,亦令易醉,陶云解酒毒,失矣。
2.《日用本草》:柿,水藏者性冷,盐藏者有毒。
3.《纲目》:生柿置器中自红者,谓之烘柿;日干者,谓之白柿;火干者,谓之乌柿;水浸藏者,谓之醂柿。烘柿,非谓火烘也,即青绿之柿,收置器中,自然红熟如烘成,涩味尽去,其甘如蜜。醂,藏柿也,水收盐渍之外,又有以熟柿用灰汁澡三、四度,令汁尽,着器
【拼音名】Shì Zi
【来源】药材基源:为柿科植物柿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pyros kaki Thunb.
采收和储藏:霜降至立冬间采摘,经脱涩红熟后,食用。
【原形态】落叶大乔木,高达14m。树皮深灰色至灰黑色,长方块状开裂;枝开展,有深棕色皮孔,嫩枝有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8-20mm;叶片卵状椭圆形至倒卵形或近圆形,长5-18cm,宽2.8-9cm,先端渐尖或钝,基部阔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主脉生柔毛,下面淡绿色,有短柔毛,沿脉密被褐色绒毛。花杂性,雄花成聚伞花序,雌花单生叶腋;总花梗长约5mm,有微小苞片;花萼下部短筒状,4裂,内面有毛;花冠黄白色,钟形,4裂;雄蕊在雄花中16枚,在两性花中8-16枚,雌花有8枚退化雄蕊;子房上位,8室,花柱自基部分离。浆果形状种种,多为卵圆球形,直径3.5-8cm,橙黄色或鲜黄色,基部有宿存萼片。种子褐色,椭圆形。花期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多为栽培种。分布于华东、中南及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台湾等地。
【化学成份】果实含蔗糖、葡萄糖、果糖。未熟果实含鞣质,其组成主要是花白甙(leucoanthocyanin)。又含瓜氨酸(L-cit-rulline)。新鲜柿子含碘49.7mg%。
【药理作用】口服柿子可促进血中乙醇之氧化。新鲜柿含碘量高,故可制成某种制剂(去除蛋白质及胶性物质),用于甲状腺疾患。
【性味】甘;涩;性凉
【归经】心;肺;大肠经
【注意】凡脾胃虚寒,痰湿内盛,外感咳嗽,脾虚泄泻,疟疾等症均不宜食。
1.《本草图经》:凡食柿不可与蟹同,令人腹痛大泻。
2.《本草经疏》:肺经无火,因客风寒作嗽者忌之;冷痢滑泄,肠胃虚脱者忌之;脾家素有寒积及感寒腹痛、感寒呕吐者皆不得服。
3.《随息居饮食谱》:凡中气虚寒,痰湿内盛,外感风寒,胸腹痞闷,产后、病后,泻痢、疟、疝、痧痘后皆忌之。
【各家论述】1.《本草经疏》:鼻者肺之窍也,耳者肾之窍也,二脏有火上炎,则外窍闭而不通,得柿甘寒之气,俾火热下行,窍自清利矣。肺与大肠为表里,湿热伤血分,则为肠澼不足,甘能益血,寒能除热,脏气清而腑病亦除也。
2.《随息居饮食谱》:鲜柿,甘寒养肺胃之阴,宜于火燥津枯之体。以大而无核,熟透不涩者良。或采青柿,以石灰水浸透,涩味尽去,削皮噉之,甘脆如梨,名曰绿柿。
3.《别录》:主通鼻耳气,肠澼不足。软熟柿解酒热毒,止口干,压胃间热。
5. 崔禹锡《食经》:主下痢,理痈肿,口焦,舌烂。孟诜:主补虚劳不足。
6.《日华子本草》:润心肺,止渴,涩肠,疗肺痿,心热,嗽,消痰,开胃。亦治吐血。
7.《嘉佑本草》:红柿补气,续经脉气。醂柿涩下焦,健脾胃气,消宿血。
【摘录】《中华本草》

相关记载
柿子
- 柿子【偏方】
- 柿子《药性切用》
- 柿子《饮食须知》
- 柿子茶《茶饮保健》
- 小柿子【中药大全】
- 空腹柿子【饮食宜忌偏方】
- 小柿子叶【中药大全】
- 白酒忌柿子【饮食宜忌偏方】
- 螃蟹忌柿子【饮食宜忌偏方】
- 栗子柿子饼糊【方剂大全】
- 清热润肺话柿子【膳食养生】
- 秋食柿子五提醒【秋季养生】
- 柿子的营养价值【食物营养】
- 柿子栽培种植技术【中药种贮】
- 霜降美食——柿子【膳食养生】
- 多吃柿子胃内长结石【普外科】
- 食用柿子注意八不宜【膳食养生】
- 柿子汁牛奶方治高血压【偏方】
- 柿子汁牛奶方治高血压【循环类偏方】
柿子 知识
- 柿子的作用【中医知识】
- 柿子叶功用【中医知识】
- 柿子全身是宝【中医知识】
- 柿子入药验方【中医知识】
- 秋季忌多吃柿子【中医知识】
- 柿子通身皆是宝【中医知识】
- 吃柿子呵护心血管【中医知识】
- 秋季忌空腹吃柿子【中医知识】
- 吃柿子不当易患胃结石【中医知识】
- 秋季忌螃蟹与柿子同食【中医知识】
- 秋季忌柿子与甘薯同食【中医知识】
- 柿子汁牛奶方治高血压【中医知识】
- 秋季吃柿子预防动脉硬化【中医知识】
- 秋季缺铁性贫血患儿忌食柿子【中医知识】
柿
- 柿【本草纲目】
- 柿【本草纲目】图文版
- 柿【中药大全】
- 柿【中医食疗药食同源】
- 柿《本草便读》
- 柿《本草乘雅半偈》
- 柿《本草乘雅半偈》
- 柿《本草从新》
- 柿《本草撮要》
- 柿《本草分经》
- 柿《本草分经》
- 柿《本草分经》
- 柿《本草纲目》
- 柿《本草蒙筌》
- 柿《本草衍义》
- 柿《冯氏锦囊秘录》
- 柿《雷公炮制药性解》
- 柿《名医别录》
- 柿《千金翼方》
- 柿《新修本草》
- 柿《饮膳正要》
- 柿《证类本草》
- 柿《证类本草》
- 烘柿《得配本草》
- 红柿《医学入门》
- 柿饼【中药大全】
- 柿饼《本草易读》
- 柿饼《本草易读》
- 柿蒂【果实类中药】
- 柿蒂【中草药图片】
- 柿蒂【中药大全】
- 柿蒂《本草求真》
- 柿蒂《本经逢原》
- 柿干《本草备要》
- 柿干《医学入门》
- 柿根【中药大全】
- 柿花【中药大全】
- 柿花《滇南本草》
- 柿花《滇南本草》
- 柿皮【中药大全】
- 柿漆【中药大全】
- 柿霜【中药大全】
- 柿霜《本草易读》
- 柿霜《顾松园医镜》
- 柿霜《药笼小品》
- 柿霜《药笼小品》
- 柿霜《玉楸药解》
- 柿叶【中药大全】
- 白柿粥【方剂大全】
- 干柿膏《明目至宝》
- 干柿散【方剂大全】
- 干柿丸【方剂大全】
- 干柿粥【方剂大全】
- 红柿粥【方剂大全】
- 老鸦柿【中药大全】
- 罗浮柿【中药大全】
- 柿饼饭《保健药膳》
- 柿饼饭《保健药膳》
- 柿饼方【普外科痔疮】
- 柿饼丸【方剂大全】
- 柿蒂汤【方剂大全】
- 柿灰散【方剂大全】
- 柿寄生【中药大全】
- 柿木皮【中药大全】
- 柿钱散【方剂大全】
- 柿霜丸【方剂大全】
- 西红柿【偏方】
- 西红柿【中药大全】
- 西红柿《老年食养食疗》
- 西红柿《食物疗法》
- 西红柿《食物疗法》
- 西红柿《中医饮食营养学》
- 西红柿《中医饮食营养学》
- 野柿花【中药大全】
- 丁香柿蒂《汤头歌诀》
- 丁香柿蒂《汤头歌诀》
- 干柿煎丸【方剂大全】
- 干柿煎丸《博济方》
- 罗浮柿根【中药大全】
- 毛叶柿叶【中药大全】
- 柿〈寒〉《食疗本草》
- 西红柿汁【除雀斑偏方】
- 白果梨柿膏《食物疗法》
- 丁香柿蒂茶《茶饮保健》
- 丁香柿蒂茶《食物疗法》
- 丁香柿蒂散【方剂大全】
- 丁香柿蒂散《伤寒括要》
- 丁香柿蒂汤【方剂大全】
- 丁香柿蒂汤《冯氏锦囊秘录》
- 丁香柿蒂汤《冯氏锦囊秘录》
- 丁香柿蒂汤《妇人大全良方》
- 丁香柿蒂汤《医方论》
- 丁香柿叶汤【方剂大全】
- 干柿去斑方【黄褐斑偏方】
- 红如柿色舌《中医词典》
- 木耳柿霜茶【中医食疗内科食疗】
- 秋柿系良药【中药基础】
- 柿饼木耳羹《食物疗法》
- 柿蒂治呃逆【其他类偏方】
- 柿霜治口疮【口腔病偏方】
- 柿叶山楂茶《食物疗法》
- 柿叶速溶饮【方剂大全】
- 柿叶速溶饮【偏方】
- 柿叶速溶饮【食物解毒偏方】
- ?(音卑)柿《证类本草》
- ?(音卑)柿《证类本草》
- 灯芯草柿饼汤《保健药膳》
- 灯芯草柿饼汤《保健药膳》
- 理气药之柿蒂【中药基础】
- 漆柿(绿柿)【本草纲目】
- 柿蒂化学成份【中药化学】
- 西瓜西红柿汁《中医饮食营养学》
- 丁香柿蒂竹茹汤【方剂大全】
- 丁香柿蒂竹茹汤《医方考》
- 柿蒂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别】
- 西红柿疗疾六法【中医养生偏方】
- 西红柿汁治腋臭【美容减肥偏方】
- 多吃西红柿可防癌【妇科宫颈疾病】
- 柿蒂(附:柿霜)《中药学》
- 西红柿瘦身大推荐【中医食疗美容食疗】
- 多吃西红柿能抗衰老【抗防衰老偏方】
- 多吃西红柿有利防癌《中医饮食营养学》
- 理中汤加丁香柿蒂散【方剂大全】
- 常吃西红柿提高免疫力【偏方】
- 常吃西红柿抑郁症减半【膳食养生】
- 黄瓜、西红柿别一起吃【中医食疗药食同源】
- 黄瓜和西红柿别一起吃【偏方】
- 苹果西红柿可保肺健康【中医养生偏方】
- 前列腺患者多吃西红柿【男科前列腺炎】
- 肾虚不妨多吃点西红柿【偏方】
- 肾虚男人可多食西红柿【肾病肾虚】
- 不宜一起吃黄瓜与西红柿【中医食疗药食同源】
- 醋泡西红柿可防动脉硬化【心脑血管偏方秘方】
- 黄瓜和西红柿不能一起吃【中医食疗药食同源】
- 西红柿汁止胃痛有奇效!【消化胃痛】
- 西红柿治疗前列腺癌有效【男科前列腺癌】
- 君迁子(牛奶柿,丁香柿)【本草纲目】
- 西红柿汤能提高男性生育力【男性饮食】
- 西红柿不能“壮阳”但可益精【男性饮食】
- 闽台民俗:霜降为啥要吃鸭和柿【膳食养生】
- 西红柿治贫血方法及其它6个妙用【膳食养生】
- 镇咳祛火食疗方-百合柿饼鸽蛋汤【中医食疗儿科食疗】
柿 知识
- 柿胃石症【中医知识】
- 秋柿系良药【中医知识】
- 柿饼的药用【中医知识】
- 柿蒂治呃逆【中医知识】
- 柿树有三宝【中医知识】
- 朱元璋与柿【中医知识】
- 冰糖柿饼解肺燥【中医知识】
- 吃西红柿的学问【中医知识】
- 西红柿生津止渴【中医知识】
- 西红柿洋葱鱼扒【中医知识】
- 滋阴健脾西红柿【中医知识】
- 黄瓜西红柿送凉爽【中医知识】
- 认清催熟的西红柿【中医知识】
- 肾虚吃多点西红柿【中医知识】
- 夏季防癌吃西红柿【中医知识】
- 夏季瘦身吃西红柿【中医知识】
- 药用植物柿圆斑病【中医知识】
- 老人吃西红柿做熟好【中医知识】
- 生吃青西红柿会中毒【中医知识】
- 西红柿可防前列腺癌【中医知识】
- 西红柿可治疗十种病【中医知识】
- 夏季忌空腹吃西红柿【中医知识】
- 肠胃不好能多吃柿饼吗【中医知识】
- 木蝴蝶配柿蒂治梅核气【中医知识】
- 西红柿加绿茶美肤功效【中医知识】
- 西红柿能提高精子质量【中医知识】
- 孕妇食用西红柿要小心【中医知识】
- 黄瓜和西红柿不能一起吃【中医知识】
- 西红柿:生吃还是熟吃?【中医知识】
- 西红柿餐后吃更有利健康【中医知识】
- 夏季血压低者忌食西红柿【中医知识】
- 西红柿+西兰花抗癌力量大【中医知识】
- 西兰花加西红柿抗癌力量大【中医知识】
- 夏季忌食用未成熟的西红柿【中医知识】
- 西红柿是前列腺的“保护伞”【中医知识】
- 男性,西红柿加海产可治男性不育【中医知识】
- 西红柿食疗方-家庭药膳食疗方精选【中医知识】
- 大蒜、西红柿、绿茶防癌作用比较突出【中医知识】
- 有防癌及心梗功能专家培育紫色转基因西红柿【中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