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根

目录
《中药大辞典》茄根
《中华本草》茄根
《本草备要》茄根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大辞典》:茄根

【出处】《开宝本草》

【拼音名】Qié Gēn

【别名】茄母(《摘元方》)。

【来源】为茄科植物茄的根和茎。9~10月间,全植物枯萎时连根拔起,除去干叶,洗净泥土,晒干。

【生境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性状】干燥的茎多已切成小段,根为须状,通常弯曲错综,主根不明显,质坚实,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心为木质部。茎圆柱形或扁压状圆柱形,有分枝,切断的枝条长12~20厘米,表面棕灰色,光滑,除具细密的细纵皱纹外,并散布黄白色的点状皮孔,叶痕半月形,微隆起,每个叶痕上有残存的枝条或枝痕。质轻而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不平坦,纤维性,中央有空穴,气微弱。以干燥、无叶者为佳。

【药理作用】根的提取物有某些抗菌作用。

【性味】甘辛,寒。

①《滇南本草》:"性寒,味甘微苦。"

②《医林纂要》:"辛咸,寒。"

③《陆川本草》:"性寒,味甘,有小毒。"

【功能主治】久痢便血脚气齿痛冻疮

①《开宝本草》:"主冻,可煮作汤渍之良。"

②《日用本草》:"烧灰冻疮穿烂处。"

③《滇南本草》:"行肝气,洗皮肤瘙痒、游走引,祛妇人下阴湿痒,阴浊。""根、叶,蒸热治瘫痪。"

④《纲目》:"散血消肿,治血淋下血血痢,阴挺,齿匿,口蕈。"

⑤《医林纂要》:"散热消肿,治风痹。"

⑥《分类草药性》:"治风湿筋骨瘫痪洗痔疮。"

⑦《天宝本草》:"去下焦湿热,痰火,脚气。"

⑧《岭南采药录》:"有收敛性。治赤白下痢。"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或入散剂。外用:煎水洗、捣汁涂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附方】①治久痢不止:茄根烧灰)、石榴皮等分。为末。以沙糖水服之。(《简便单方》)

②治牙齿龋痛:㈠茄根捣汁,频涂之。㈡陈茄根烧灰敷之,先以露蜂房煎汤漱过。(《海上名方》)

③治牙痛:茄科以马尿浸三日,晒炒为末,每用点牙即落。(《鲍氏小儿方》)

④治女阴挺出:茄根烧存性,为末,油调在纸上,卷筒安入内,一日一上。(《乾坤生意》)

⑤治夏月趾肿,不能行走者:九月收茄根悬檐下,逐日煎汤洗之。(《简便单方》)

⑥治口中生蕈:用醋漱口,以茄母烧灰,飞盐等分,米醋调稀,时时擦之。(《摘元方》)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将茄子根制成每毫升含生药2克之糖浆,每次50毫升,日服2~3次,10天为一疗程,连服三疗程。试治68例,近期控制22例,显效21例,好转19例,无效6例。本药祛痰作用较好,平喘作用较差,对肺部罗音消失不够满意。服药后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对肝、肾功能未发现明显的影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药功效分类

《中华本草》:茄根

【出处】出自《开宝本草》。

【拼音名】Qié Gēn

【英文名】Root of Garden Eggplant, Root of Eggplant

【别名】茄母、茄子根

【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茄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lanum melongena L.

采收和储藏:9-10月间,全植物枯萎时连根拔起,除去干叶,洗净泥土,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至亚灌木,高60-100cm。茎直立、粗壮,上部分枝,绿色或紫色,无南海或有疏刺,全体被星状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2-4.5cm;叶片卵状椭圆形,长8-18cm,宽5-11cm,先端钝尖,基部不相等,叶缘常波状浅裂,表面暗绿色,两面具星状柔毛。能孕花单生,不孕花蝎尾状与能孕花并出;花萼钟形,顶端5裂,裂片披针形,具星状柔毛;花冠紫蓝色,直径约3cm,裂片三角形,长约1cm;雄蕊5,花丝短,着生于花冠喉部,花药黄色,分离,先端孔裂;雌蕊1,子房2室,花柱圆球形,柱头小。浆果长椭圆形、于形或长柱形,溶紫色、淡绿色或黄白色,光滑,基部有宿存萼。花期6-8月,花后结实。

【性状】性状鉴别 商品多已切成小段。主根通常不明显,有的略呈短圆锥表,具侧根及多数错缩综弯曲须根,表面浅灰黄色。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茎近圆柱形,直径1-2cm,有分枝,表面黄白色至浅灰黄色,有细密纵争皱纹和点状皮孔;叶痕半月形,并有枝条残基或枝痕。体轻,质坚硬,断面不平坦,纤维性,共同白色,中央有淡灰绿色髓部或呈空洞状。气微,味微咸。

以身干、色灰黄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黄切面:木栓层2-3列木栓细胞。皮层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偶邮方晶。韧皮部狭窄,韧皮纤维断续成环。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占大部分,木射线宽1-3列细胞。

粉末特征:黄白色。①草酸下砂晶细胞众多,内充满草酸钙砂晶。②韧皮纤维多断碎,完整者长1768-3536μm,直径40-57μm,壁厚约16μm,或更厚,胞腔大的有的含有的含草酸钙小方晶,纤维一侧壁可见波状弯曲。③草酸钙方晶直径7-17μm。④导管为具缘纹孔,常与木纤维并存。

【化学成份】根皮中含薯蓣皂甙元(diosgenin)[1],根含得草醛(vanillin),异东莨菪素(isoscopoletin),对-氨基苯甲醛(P-aminobenzaldehyde),咖啡酸乙酯(ethylcaffeate),N-氢基苛一甲醛(P-aminobenzaldehyde),咖啡酸乙酯(ethyl caffeate),N-反式阿魏酰基酪胺(N-trans-feruloyltyramine),N-反式-阿魏酰基酪胺(N-trans-feruloyltyramine),N-反式阿魏酰基去甲辛弗林(N-trans-feruloyloctopamine),-N反式-对-香豆酰基酪胺(N-trans-p-coumaroyltyramine),N-反式-对-香豆酰基去甲辛弗林(N-trans-p-coumaroyloctopamine),反式-阿魏酸(trans-ferulic acid)[2]。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外,防蛀。

【药理作用】根的提取物有某些抗菌作用。

【性味】味甘;辛;性寒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清热止血。主风湿热痹;脚气;血便血痔血血淋;妇女阴痒;皮肤瘙痒;冻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8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煎水洗;捣汁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1.《开宝本草》:主冻疮,可煮作汤渍之良。

2.《日用本草》:烧灰敷冻疮穿烂处。

3.《滇南本草》:行肝气,洗皮肤瘙痒之风、游走引风,祛妇人下阴湿痒、阴浊疮。根、叶,蒸热治瘫痪。

4.《本草纲目》:散血消肿,治血淋,下血血痢,阴挺,齿NI,口蕈。

5.《医林纂要》:散热消肿,治风痹

6.《分类草药性》:治风湿筋骨瘫痪,洗痔疮

7.《天宝本草》:去下焦湿热,痰火,脚气。

8.《岭南采药录》:有收敛性。治赤白下痢

【摘录】《中华本草》

中药拼音索引:q
打赏中医宝典

相关记载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功效分类

相关中药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主治

相关方剂

拼音:Q 相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