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鞍藤
【拼音名】Mǎ ān Ténɡ
【来源】旋花科番薯属植物二叶红薯Ipomoea pescarpae (L.)Sweet [I. biloba Forsk.],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晒干。
【性味】辛、微苦,湿。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患处。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马鞍藤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拼音名】Mǎ ān Ténɡ
【别名】鲎藤、二叶红薯、狮藤,马蹄金,马蹄草(《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旋花科植物鲎藤的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蔓性草质藤本。茎叶有白色乳汁,植物体微带紫红色。根茎甸甸状。茎光滑、细瘦。叶互生,广椭圆形或圆形,长与阔约3厘米,先端2裂,全缘,基部圆形或微尖,两面光滑无毛;叶柄长2~3厘米,基部微具鞘,多具腋芽。花腋生;萼片5,绿色;花冠漏斗状,白色或紫红色;雄蕊5。蒴果卵圆形,内含黄褐色种子。花期夏、秋。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田岸或沟边。分布福建、台湾等地。
【性味】《闽南民间草药》:"辛苦,微寒。"
【归经】《泉州本草》:"入肝、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2两。外用: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附方】①治关节炎:二叶红薯一两五钱,酌加酒水各半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痈疽疔疮:二叶红薯一握,红糖(或冬蜜)适量,捣烂外敷。(《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痈疽疔疮,无名肿毒:二叶红薯一至二两,洗净,煎汤调红糖内服。(《泉州本草》)
④治痔疮漏血:二叶红薯一两,猪大肠一斤,炖服。(《泉州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马鞍藤
【出处】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拼音名】Mǎ ān Ténɡ
【英文名】Herb of Beach Morningglory, Two-leaves Morning Glory
【别名】鲎藤、二叶红薯、狮藤、马蹄金、马蹄草、海薯、走马风、马六藤、白花藤、海薯藤、沙藤、沙灯心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鲎藤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pomoea pescaprae(L.) Sweet[Con-volvulus pes-caprae l.;I.biloba Forsk.]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夏、秋季节性采收,除去杂质,切段或片,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全体均等民。茎平卧,有时缠绕。单叶互生;叶柄长2-10cm;叶片肉质干后厚纸质,卵形、椭圆形、圆形、肾形或长圆形,长3.5-9cm,宽3-10cm,先端微缺或2裂,裂片圆,裂缺浅或深,有时具小突尖,基部阔楔形、截平至浅心形,在背面近基部中脉两侧各有1覆腺体;侧脉8-10对。多岐聚伞花序腋生,有时仅1朵花发育,花序梗粗壮;苞片小,阔三角形,早落;萼片5,厚纸质,卵形,内萼片稍长;花冠紫色或深红色,漏斗状,长4-5cm,先端5浅裂;雄蕊5,不等长,雄蕊和花柱均内藏。蒴果球形,果皮革质,4瓣裂。种子三棱状圆形,长7-8mm,密被褐色茸毛。花期几全年,尤以夏、秋季最盛。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多生长在海滨沙滩上及路边向阳外。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
【化学成份】马鞍藤含马鞍藤脂酸甙(pescaproside)A、B、E,叶中挥发油含2-羟基-4,4,7-三甲基-(4H)-萘酮(2-hy-droxy-4,4,7-trimethyl-1(4H)-naphthalenone),丁香油酚(eugen-ol),E-植醇(E-phytol),10R-及 10S-猕猴桃醇(10R、10S-actinidol),左旋峰蜜曲菌素[-mellein],4-乙烯基-愈创木酚(4-vinylguaiacol),β-突厥蔷薇酮(β-damascenone),种子含赤霉素(gibbereline)A1、A3、A5、A19、A20、A23。
【药理作用】干燥叶中含一种挥发性酯类,对海蛰刺伤所引起的风疹、瘙痒有良好的解毒作用;在离体豚鼠回肠标本上,此挥发性部分(6xl0M)有拮抗组织胺(2xl0M)的作用,与苯海拉明、Antistine相似。口服7。5g/kg对小鼠无毒性反应。外用其叶,据云有止痛、防止褥疮之效,提取物无甚药理作用。
【性味】辛;苦;微寒
【归经】肝;脾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30-60g外用:适量,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福建民间草药》:消痈散结,祛风除湿,解毒益气。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