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芋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芋

【拼音名】Yě Yù
【别名】野芋头
【来源】天南星科芋属植物野芋Colocasia antiquorum Schott,以全草及块茎入药。夏秋采收,分别晒干。
【性味】辛,寒。有小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野芋

【出处】《本草经集注》
【拼音名】Yě Yù
【别名】老芋(陶弘景),野芋艿、野芋头(《纲目拾遗》),红芋荷、野芋荷(《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球状,上生褐色的纤毛。叶基生,有肉质长柄;叶片大而厚,呈卵状广椭圆形,先端较尖,基部耳形,全缘,带波状。花单性,黄白色,成肉穗花序,雌花生于下部,外有佛焰苞。浆果橙红色,内有坚硬的种子2颗。花期夏季。
本植物的叶(野芋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布】生于林阴、溪边等处。
【药理作用】块根可食;但因含草酸钙,故刺激性强,煮熟即无。据云以此作食品者,肾炎发病率高;茎能使甲状腺肿大。某些亚种的野芋含皂素毒甙,有人报告从其中提出的酸性皂素毒甙0.1毫克注射于大鼠,可立即致死。死后解剖除有溶血现象外,肾上腺有明显的郁血。各人对此毒甙的敏感性有所不同,一般如食入量不大,不致中毒。
【性味】辛,寒,有毒。
①《纲目》:"辛,冷,有大毒。"
②《江西民间草药验方》:"辛涩,寒,有毒。"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磨汁涂。
【注意】江西《草药手册》:"供外用,切勿内服。"
【附方】①治乳痈:野芋头和香糟捣敷。(《纲目拾遗》)
②治风热痰毒(急性颈淋巴腺炎):野芋根-个,对称切开,用一块(切面向内),贴于患处,布条扎紧,初起者,可以消散。如局部发生红疹、灼热、发痒等反应,以龙胆紫药水涂搽,便可消散。(《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③治毒蛇咬仿:鲜野芋根捣烂如泥,或同井水磨糊状药汁,敷或涂搽于伤口周围及肿处。(江西《草药手册》)
④治黄蜂、蜈蚣咬伤:野芋根适量,磨水外搽;或以鲜野芋根适量捣烂涂搽。(《江西草药》)
⑤治土鳖咬伤:野芋鲜根和芝麻子共研碎敷患处。(江西《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野芋

【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
【拼音名】Yě Yù
【英文名】rhizome of Taro
【别名】老芋、野芋艿、野芋头、红芋荷、野芋荷、野山芋、土芝、麻芋子、石芋
【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野芋的块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ocasia antiquorum Schott [Aum colocasia L.;C.esculentum(L.)Schott var. antipuorum (Schott)Hubbard et Rehd]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野芋,湿生草本。块茎球形,有多数须根;匍匐茎常从块茎基部外,伸,长或短,具小球茎。叶基生,叶柄肥厚,直立,长可达1.2m;叶片盾状,卵状,薄革质,表面略发亮,长达50cm以上,先端较尖,基部耳形,2裂,前裂片宽卵形,锐尖,后裂片卵形,钝,全缘,呈波状。花序柄比叶柄短;佛焰苞苍黄色,长15-25cm,管部淡绿色,长圆形,为檐部长的1/2-1/5;檐部狭长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肉穗花序短于佛焰苞;雌花序与不育雄花序等长;能育雄花序和附属器各长4-8cm;子房具极短的花柱。花期8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我国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亦有栽培。
【化学成份】块茎中含4个植物凝聚素(lectins),还含多糖(polysaccharide),包括:中性糖(neutral sugars),如半乳糖(galactose),甘露糖(mannose),鼠李糖(rhamnose),阿拉伯糖(arabinose)等,还有约40%的阴离子糖,如半乳糖醛酸(galacturonic acid),甘露糖醛酸(mannuronic acid)等。从块茎中还分得-20-二十四碳烯-1,18-二醇(tetracos-20-en-1,18-diol),25-甲基三十烷酮(25-methyltriacontone),10-二十八碳烯-1,12-二醇(octacos-10-en-1,12-diol),三十五碳-1,7-二烯-12醇(pentatriacone-1,7-dien-12-en-1,9,11-triol),二十九烷(nonacosa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矢车菊素-3-葡萄糖甙(cyanidin-3-glucoside)。
【药理作用】块根可食;但因含草酸钙,故刺激性强,煮熟即无。据云以此作食品看,肾炎发病率高;茎能使甲状腺肿大。某些亚种的野芋含皂素毒甙(Sapotoxin),有人报告从其中提出的酸性皂素毒甙0.1mg注射于大鼠,可立即致死。死后解剖除有溶血现象外,肾上腺有明显的郁血。各人对此毒甙的敏感性有所不同,一般如食入量不大,不致中毒。
【性味】味辛;性寒;大毒
【归经】心;肝经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磨汗涂。
【注意】本品有毒,禁生服,一般不作内服。《本草经集注》:“根杀人,人不识而食之,垂死者,以土浆及粪汁饮之,得活。”
【附方】①治乳痈: 野芋头和香糟捣敷。(《纲目拾遗》)②治风热痰毒(急性颈淋巴腺炎): 野芋根一个,对称切开,用一块(切面向内),贴于患处,布条扎紧,初起者,可以穗散。如局部发生红疹、灼热、发痒等反应,以龙胆紫药水涂搽,便可捎散。(《江西民间草药验方》)③治毒蛇咬伤: 鲜野芋根捣烂如泥, 或同井水磨糊状药汁,敷或涂搽于伤口周围及肿处。(江西《草药手册》)④治黄蜂、蜈蚣咬伤: 野芋根适量,磨水外搽;或以鲜野芋根适量捣烂涂搽。 (《江西草药》)⑤治士鳖咬伤: 野芋鲜根和芝麻子共研碎敷患处。(江西《草药手册》)
2.《纲目拾遗》:葛祖遗方:合麻药,治跌打损伤,痔瘘麻风,敷肿毒,止痛,治疮癣,捣敷肿伤。
3. 江西《草药手册》:解毒,止痛,消肿。治内外痔疮,小儿脱肛。
【摘录】《中华本草》

野芋
芋
- 芋【本草纲目】图文版
- 芋【中药大全】
- 芋《本草从新》
- 芋《本草撮要》
- 芋《本草纲目》
- 芋《本草衍义》
- 芋《名医别录》
- 芋《千金翼方》
- 芋《新修本草》
- 芋《医学入门》
- 芋《饮膳正要》
- 芋《证类本草》
- 芋《证类本草》
- 刺芋【中药大全】
- 海芋【本草纲目】
- 海芋【根茎类中药】
- 海芋【中药大全】
- 红芋【中药大全】
- 蕉芋【中药大全】
- 菊芋【中药大全】
- 魔芋【中药大全】
- 魔芋【中药图谱】
- 魔芋《减肥新法与技巧》
- 魔芋《老年食养食疗》
- 糯芋【中药大全】
- 水芋【中药大全】
- 土芋【本草纲目】
- 土芋《本草从新》
- 土芋《本草撮要》
- 土芋《药性切用》
- 土芋《证类本草》
- 乌芋【本草纲目】
- 乌芋【本草纲目】图文版
- 乌芋《本草纲目》
- 乌芋《本草求真》
- 乌芋《本草求真》
- 乌芋《本草衍义》
- 乌芋《本经逢原》
- 乌芋《名医别录》
- 乌芋《千金翼方》
- 乌芋《新修本草》
- 乌芋《证类本草》
- 乌芋《证类本草》
- 香芋【中药大全】
- 香芋《本草分经》
- 香芋《饮食须知》
- 洋芋【中药大全】
- 茵芋【本草纲目】
- 茵芋【本草纲目】图文版
- 茵芋【中药大全】
- 茵芋《本草备要》
- 茵芋《本草从新》
- 茵芋《本草分经》
- 茵芋《本草纲目》
- 茵芋《本草经集注》
- 茵芋《本草求真》
- 茵芋《本草图经》
- 茵芋《本草图经》
- 茵芋《本草易读》
- 茵芋《本草易读》
- 茵芋《本经逢原》
- 茵芋《滇南本草》
- 茵芋《滇南本草》
- 茵芋《名医别录》
- 茵芋《千金翼方》
- 茵芋《神农本草经》
- 茵芋《吴普本草》
- 茵芋《新修本草》
- 茵芋《药性切用》
- 茵芋《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茵芋《证类本草》
- 茵芋《证类本草》
- 芋梗【中药大全】
- 芋艿《本草分经》
- 芋艿《得配本草》
- 芋艿《药性切用》
- 芋艿《饮食须知》
- 芋头【中药大全】
- 芋头《滇南本草》
- 芋头《滇南本草》
- 芋头《食物疗法》
- 芋头《食物疗法》
- 芋叶【中药大全】
- 芋子《本草求真》
- 芋子《本草求真》
- 竹芋【中药大全】
- 紫芋【中药大全】
- 独角芋【中药大全】
- 葛芋膏【方剂大全】
- 红水芋【中药大全】
- 黄水芋【中药大全】
- 鸡爪芋【中药大全】
- 记食芋《苏沈良方》
- 记食芋《苏沈良方》
- 尖尾芋【中药图谱】
- 枇杷芋【中药大全】
- 山芋面【方剂大全】
- 山芋丸【方剂大全】
- 小毒芋【中药大全】
- 茵芋酒【偏方】
- 茵芋酒《备急千金要方》
- 茵芋酒《备急千金要方》
- 茵芋散【方剂大全】
- 茵芋汤《备急千金要方》
- 茵芋丸《备急千金要方》
- 茵芋丸《普济本事方》
- 茵芋丸《普济本事方》
- 茵芋叶《医学入门》
- 芋儿七【中药大全】
- 芋艿丸【方剂大全】
- 芋头花【中药大全】
- 芋头瘟《松峰说疫》
- 芋头瘟《松峰说疫》
- 大山芋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花叶竹芋【中药大全】
- 黄水芋草【中药大全】
- 芋〈平〉《食疗本草》
- 鬼芋,鬼头【本草纲目】
- 山芋忌白酒【饮食宜忌偏方】
- 茵芋萆薜酒【偏方】
- 茵芋天麻酒【偏方】
- 茵芋乌头酒【偏方】
- 茵芋细辛酒【偏方】
- 芋头食疗方【膳食养生】
- 增损茵芋酒《妇人大全良方》
- 增损茵芋酒《普济本事方》
- 芋头粥治便秘【泌尿类偏方】
- 2款芋头花美食【膳食养生】
- 清热凉血话菊芋【中药基础】
- 食药兼优话芋头【膳食养生】
- 芋头热敷治虫螯【中医疗法自然疗法】
- 魔芋高产栽培技术【中药种贮】
- 养生保健—山芋酒【偏方】
- 芋(蹲鸱,土芝)【本草纲目】
- 肝脏风—茵芋薏苡酒【偏方】
- 茵芋酒方二(癞病)【百病药酒】
- 芋艿:秋补素食一宝【偏方】
- 肌肉干燥—增损茵芋酒【偏方】
- 香芋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中药种贮】
- 茵芋浸酒方一(痹证)【百病药酒】
- 茵芋酒三(筋骨诸病)【百病药酒】
- 芋头白米粥增白的妙法【美容减肥偏方】
- 肢体麻木—茵芋狗脊酒【偏方】
- 中秋食芋头 辟邪祭神【节日养生】
- 茨(乌芋、荸荠)〈冷〉《食疗本草》
- 海芋的露地大田种植技术【中药种贮】
- 香芋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中药种贮】
- 增损茵芋酒(半身不遂)【百病药酒】
- 杜仲山芋酒——原名“杜仲酒”【偏方】
芋 知识
- 芋头糯香甜【中医知识】
- 魔芋中毒与解救【中医知识】
- 清热凉血说菊芋【中医知识】
- 秋来芋艿糯又香【中医知识】
- 调中补气说芋艿【中医知识】
- 消食化积话芋头【中医知识】
- 芋头好吃花味美【中医知识】
- 芋头巧解皮肤痒【中医知识】
- 芋头热敷治虫螯【中医知识】
- 药用植物菊芋锈病【中医知识】
- 十月养生吃“三芋”【中医知识】
- 药用植物魔芋白绢病【中医知识】
- 芋艿:秋补素食一宝【中医知识】
- 芋头烧牛肉防皮肤老化【中医知识】
- 改性魔芋胶的特性及应用【中医知识】
- 冬季胃肠不适宜吃萝卜和芋头【中医知识】
- 茵芋的副作用-茵芋中毒解救【中医知识】
- 茵芋酒方(二)——(癞病)【中医知识】
- 几种当令种子药材采收加工(吴茱萸、吴芋、茶辣)【中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