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沙
《本草求真》蚕沙

(卵生)宣皮肤风湿
蚕沙(专入肝脾。兼入胃)。即晚蚕所出之屎也。玩书所着治功。多有祛风除湿之能。所述治症。多是肢节不遂。皮肤顽痹。腰膝冷痛。冷血瘀血。肠鸣消渴。烂弦风眼。缘蚕食而不饮。其食出则气燥。燥则可以胜湿去风。凡一切皮肤等疾。因于风湿而至者。(上症俱就风湿而言。)无不得此以为调治。且味辛而兼甘。故凡水火相激而见肠鸣。得此甘以和之。燥热而见消渴不止。得此辛以润之。(燥渴仍属风邪。故辛可以得润。)是以用此炒黄。袋盛浸酒。以去风缓不随。皮肤顽痹。(冠氏曰。醇酒三升。拌蚕沙五斗。蒸热铺暖室席上。令患冷风气痹人。以患处就卧。浓覆取汗。不愈。间日再作。须防昏闷。)暨烂弦风眼。用此油浸涂患即愈。(汪昂曰。目上下胞属脾。脾有风湿则虫生弦烂。用新瓦炙为末。少加雄黄麻油调敷。又治蛇串疮。有人食乌梢蛇浑身变黑。渐生鳞甲。见者惊缩。郑奠一令日服晚蚕沙五钱。尽一二斗。久之乃愈。)昔史国公用此浸酒。(色清味美。)以治风痹。义多根此。然惟晚者为良。早蚕者不堪入药。以饲火烘。故有毒也。
引用:《本草求真》蚕沙
《本草新编》蚕沙

《本草易读》蚕沙

原蚕者良。乃第二番蚕也。
甘,辛,温,无毒。祛风除湿,散瘀破症;止崩通经,解渴消疹。炒热熨偏风瘫痪,手足不痹。炒黄浸酒亦良。
半身不遂,作二袋蒸熟,更互熨患处。(验方第一。)
瘾疹作痒成疮,水煎洗浴,避风。(第二。)
血崩,炒末,酒下三五钱。(第四。)
月经久闭,炒黄四两,酒煎沸去渣温服。(第五。)
扭伤闪出骨窍,炒黄四两,绿豆粉四两炒黄,枯矾二两为末,醋合敷之,绢包缚定,数易之。(第六。)
心痛莫忍,滚汤泡一两,去渣服清汤,即止。(第七。)
引用:《本草易读》蚕沙

蚕沙
蚕
- 蚕
- 蚕草
- 蚕豆
- 蚕茧
- 蚕砂
- 蚕退
- 蚕蜕
- 蚕蛹
- 姜蚕
- 僵蚕
- 桑蚕
- 石蚕
- 雪蚕
- 原蚕
- 白僵蚕
- 蚕豆花
- 蚕蛾散
- 蚕蛾霜
- 蚕砂散
- 草石蚕
- 牛蚕茶
- 晚蚕蛾
- 晚蚕砂
- 雄蚕蛾
- 原蚕蛾
- 原蚕砂
- 白僵蚕散
- 蚕退纸散
- 茯苓蚕茶
- 乌烂死蚕
- 辛夷蚕茶
- 雄晚蚕蛾
- 银耳蚕蛹
- 辰砂僵蚕散
- 春蚕壮阳方
- 七味僵蚕散
- 未连雄蚕蛾
沙
- 沙
- 丹沙
- 河沙
- 沙参
- 沙糖
- 沙鱼
- 沙苑
- 白沙参
- 白沙丹
- 白沙糖
- 白沙蚓
- 北沙参
- 海金沙
- 黑沙糖
- 金沙散
- 井底沙
- 空沙参
- 沙参茶
- 沙蜂叮
- 沙棘果
- 沙麦茶
- 沙苑子
- 缩沙蜜
- 夜明沙
- 紫沙糖
- 海金沙散
- 沙吉木儿
- 沙菀蒺藜
- 沙苑蒺藜
- 沙苑子茶
- 大海沙参茶
- 沙乞某儿汤
- 五味沙斛茶